摘要:转型契机出现在2011—2012年。公司研发的无侧边袋子生产设备在2012年底实现稳定生产。2013年恰逢团购与外卖爆发期,这验证了牛耕雷对“更卫生、质量更安全、设计更精美、材质更环保”四要素是未来连锁餐饮刚需的判断。
在某个高级别宴会上,味来雨田定制的筷套让某个大明星爱不释手;2022年开始与胖东来合作;与息县产投集团合作,参与《息游记之桃花夫人》IP项目……
接触到味来雨田的产品时,很难认为这是一家主打“餐包四件套”(筷子+勺子+餐巾纸+牙签)的企业,它更像是一个文化企业。
味来雨田创始人牛耕雷的说法更宏大:“未来让全世界都用筷子吃牛排!”听上去有点不切实际,但他很坚定地认为这是“文化自信”。
创业之始:坚定差异化道路
2007年刚创业时,公司只是在各大专业市场做一些单页、画册印刷的小生意。牛耕雷敏锐地意识到,印刷行业巨头早已垄断了传统包装市场,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
转型契机出现在2011—2012年。公司研发的无侧边袋子生产设备在2012年底实现稳定生产。2013年恰逢团购与外卖爆发期,这验证了牛耕雷对“更卫生、质量更安全、设计更精美、材质更环保”四要素是未来连锁餐饮刚需的判断。
果断放弃红海厮杀,深耕高频使用的餐饮耗材,这种“小而美”的定位,为味来雨田成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埋下伏笔。
在转型之初,牛耕雷遇到了一个困扰:连续做了几个月的SEO关键词搜索,都没有收效。这个东西的叫法很多,有叫筷子包的,有叫厨房用品的,在搜索的时候很容易跟“床上用品”混在一块,导致目标用户搜索时“找错门”。于是,他将其改名叫“餐包四件套”,这个名字直接锚定了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商家在搜索时一看就明白,有需求时能第一时间联想到味来雨田。
进入餐包这个细分品类后,味来雨田在差异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决。看上去餐具包是个标准化的产品,但味来雨田把差异化做到了极致,既有堂食的餐包,也有外卖的餐包,还有小龙虾的餐包、烧烤的餐包、火锅的餐包……比如小龙虾的餐包,手套就要具备一定的防刺功能,免得客人吃得两手油。
而定制化,是味来雨田比较擅长的。为不同的品牌定制,为不同的场景定制,为不同的品类定制……为品牌定制的时候,味来雨田会考虑到品牌调性、企业文化、消费场景、产品品类等多方面因素,对餐包进行个性化定制,而不是拿着VI手册照猫画虎。
超预期满足客户要求,让味来雨田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差异化道路。
不断精进:攻克多个技术难关
进入餐饮耗材行业时,味来雨田是带着技术来的。
2010年,牛耕雷发现粘接餐盒的胶水有一股气味。深入了解后他发现,传统餐饮包装为了粘合牢固,普遍使用含甲醛的胶黏剂,高温下可能释放致癌物质,部分产品还违规添加荧光剂增白。这些看不见的“健康杀手”,让这位在印刷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创业者下定决心:必须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防线。
面对这样的行业痛点,牛耕雷决定用技术创新撕开突破口。他带领团队耗时近两年攻关,终于研发出300度高温淋膜工艺——通过物理高温融合替代化学胶黏剂,让包装膜与基材在高温高压下分子重组,不仅剥离强度远超传统胶水黏合,更从源头杜绝了甲醛、荧光剂等隐患。
安全,只是味来雨田的底线;功能,则是味来雨田打动胖东来等大品牌的硬功夫。
比如筷子,味来雨田坚持使用三年生毛竹。与普通毛竹相比,其纤维经过更长时间的自然生长,细胞壁更厚、纤维排列更紧密,韧性提升30%以上,不仅能避免使用中因断裂产生的木刺风险,还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化学处理剂的使用量。
2017年,味来雨田引入PLA聚乳酸颗粒,成为环保升级的里程碑。这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可降解材料,完美替代了传统塑料膜,在自然环境中6个月即可完全降解,而传统塑料膜的分解周期长达200年。
安全、功能、环保,味来雨田的产品让人放心。2022年,味来雨田与胖东来正式开始合作,还与东来顺等多个知名餐饮品牌持续合作。
文化自信:将日用品做成艺术品
味来雨田认为,好用只是产品的基础,想要做出打动顾客,甚至让顾客惊喜的产品,就要好看,能够提供情绪价值。
为客户提供的定制化产品,除了功能方面的考虑,文化更是重中之重。味来雨田相信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愿意和其他品牌雷同。他们会与餐饮品牌深入沟通,了解品牌定位、目标顾客的审美偏好等因素,进行针对性地设计。这样的产品与餐厅的装修、装饰浑然一体,甚至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让顾客充分感受到品牌的温度。
味来雨田特邀文化学者来华强教授担任品牌文化顾问,旨在提升产品的审美高度与文化内涵。此外,品牌还携手多位画家,共同创作了“十二花神”系列与“白蛇传”爱情主题筷子套。其中,“十二花神”系列融入了年轻人喜爱的动漫风格,清新灵动;而“白蛇传”系列则通过“游湖借伞”“仙山盗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四个经典情节,细腻呈现了传奇的爱情故事。
文化赋能理念源于牛耕雷的深刻洞察:“年年改进机器设备,接触大量自动化和机械设备专家后发现,我们有大规模制造,但缺乏文化觉醒。如果精神世界里的华夏文化不给制造业赋能,子孙后代就会永远‘996’下去。”因此,他坚持聘用画师,用系统文化观还原优秀地方文化,传播给每个中餐使用者,让大众“接受美,认识美,追随美”。
客户至上:千方百计为客户解决问题
“比客户想得更多,比客户想得更深,比客户想得更远,千方百计为客户解决问题。”牛耕雷认为这是味来雨田的生存之本。
有个客户研发了一种调料包,只能当天食用。之前客户的办法是用透明胶带将其粘在餐具包上。这种做法有个弊端,顾客使用时体验很差,总是搞得满手油。味来雨田得知后,专门研发了一种子母袋,直接把调料包嵌入即可,无需胶粘,大大地改善了顾客的体验。
曾有一个三亚做烧烤的客户,对品质要求比较高,一直找不到合格的供应商。跟味来雨田接触后,发现设计确实很精美,但是设计师不了解材质、工艺这些具体技术,等于是空中楼阁。经过多次调整,味来雨田拿出了让客户满意的产品。不巧的是,第一批10万套货由于客户疏忽被台风吹走了。了解情况后,味来雨田又及时补发了一批。客户实在过意不去,又增加了一笔费用。
还有很多客户是味来雨田陪伴着成长起来的,比如“西塔老太太烧烤”。这个品牌的餐具包是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审美价值很高,但制作工艺却比较复杂。仅仅模具,味来雨田就制作了3套,最终达到了客户的要求。如今“西塔老太太”门店已经超过400家,上海门店的客单价已经突破110元,比其他烤肉店高出约30%。
把客户的问题当作自己的机会。为主营小龙虾的品牌解决了防穿刺手套,为专用调料包的客户设计子母袋,为注重审美的客户将产品完美呈现……味来雨田想得很多,做得更多。
展望未来:让全世界都用筷子吃牛排
在餐饮耗材行业多年摸爬滚打,味来雨田对餐饮行业有清晰的认知,经常能发现一些餐饮行业的趋势。比如外卖行业整体慢增长,但大店的单数在增加、夫妻店的单数在减少。
如何应对趋势?味来雨田想得很清晰,主动应对。他们开拓了欧美、东南亚的市场,开拓了高校的市场。他们还主动研究了无人餐厅,并为无人餐厅研制专用餐具包。
牛耕雷总把事情想在前面,不过最超前的可能是这个事:让全世界都用筷子吃牛排。这是他心里的企业愿景。背后是他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通过合作发现餐饮品牌都在出海,我们不缺管理、设计和美。相比日本餐饮,做品牌只需重拾先辈审美与骨子里的内涵,结合民间或官方的中国餐饮史,用外国人理解的塔罗文化、本地传说等链接起来,一定能满足全球80亿人用餐需要。”
他很自信。大家或许会看到这一天。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