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超100万份,全网浏览量过15亿,他们又造出一个现象级爆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5:34 1

摘要:打开B站,某幻的实况视频登上了每期必看,播放量超千万;打开微博,玩家们讨论吃了几碗桂花羹和俊男美女的选角;打开小红书,玩家说「皇帝你的儿子女儿老婆江山我都笑纳了」「皇帝你我就不笑纳了」,玩家都成了资深老衲。

《盛世天下》太火了。

火到葡萄君打开什么软件都能看到。

打开B站,某幻的实况视频登上了每期必看,播放量超千万;打开微博,玩家们讨论吃了几碗桂花羹和俊男美女的选角;打开小红书,玩家说「皇帝你的儿子女儿老婆江山我都笑纳了」「皇帝你我就不笑纳了」,玩家都成了资深老衲。

又比如,「真是让朕开了个龙眼」,原本是皇帝在夜宴上的一句赞赏。桃黑黑吐槽「我还开了个桂圆呢」之后,这句话随即衍生出表情包,以及一系列吐槽,比如「皇帝老儿竖起你的龙耳好好听着」「皇帝能不能动动你的龙脑」。甚至还有玩家呼吁产品和龙眼茶联动。

这可能不仅仅是算法监控的效果了,即使没有刻意关注相关话题,普普通通上网冲浪也很难不碰到这款火出圈的产品。

在上线后短短两周内,New One Studio的互动影视新作《盛世天下》媚娘篇已经在全平台卖了100万份,并贡献了大批产品二创梗,全网热搜话题数量多达270多个,浏览量破15亿。

产品设计层面,葡萄君过往已经有不少文章聊过,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宣发的方面,为什么《盛世天下》能火到这种程度?为什么在《隐形守护者》之后,他们还能延续成功?

01

由内容生发而出

从热搜聊起。当前《盛世天下》相关热搜主要分为剧情、角色、二创三类。

先说剧情和制作层。

除了「开龙眼」外,另一个大火的梗莫过于「桂花羹」了。

在剧情推进中,所有玩家都躲不掉姨母的桂花羹,只是喝多喝少的问题。姨母递过来桂花羹十次,九次都把伍元照毒死。

张大仙说「我对桂花羹过敏」,黄子弘凡说「我说我饿了想喝汤你们信吗」,更是进一步助推了这个梗的热度,甚至有人将其和不久前的梗「丝瓜汤」相提并论。在外网,也有网友吐槽桂花羹真的喝饱了。

这类的抽象衍生还有很多

衍生开来,甚至有人给杨舒妃做了一款桂花羹流麻,配上一个勺子可以上下梭动的机关。玩家可以一遍遍复仇,让姨母喝桂花羹喝个够。

这个梗之所以出圈,或许是因为它和产品里的生存挑战密切绑定了。一旦选错,一碗碗桂花羹就接连不断地递过来。近似喜剧的重复效果,让桂花羹这个意象变得越来越鲜明,也跃升为产品的一个符号。甚至你会进一步想,这是不是制作组故意的?

实际上,这种刻意埋梗的做法在《盛世天下》里再寻常不过了。

比如女主在韦贵妃的威逼利诱下,需要选择是否接下毒药去毒死姨母杨舒妃。这无非是接受还是拒绝的两难,制作组却生生造出了「自己喝下毒药」的选择——没有哪个玩家看到这个选项不手痒吧?

这时候产品会打破第四面墙,女主直面镜头,吐槽「你们怎么能如此过分…这游戏怎么玩!」

制作人Demi告诉葡萄君,其实最初的剧本没有这句话。剧本快定稿的时候,天天熬夜,突然有一种借这个角色抒发自己的发癫冲动……同时,中后期玩家正在面临各种生存压力,放松一下也不错,最后就把它加了进去。

这些内容成为了传播的起点。生存挑战的紧张感、剧情梗的巧思,再配合精致的服化道,共同把这款产品推向了一个自带话题和二创土壤的状态。

从宣发角度来看,产品可能自制作起,就在考虑利用互动产品和短剧的节奏来制造讨论点。内容创作也不只是面向传统游戏玩家,而是面向泛化受众,比如喜欢宫斗爽感和爱看剧情反转的人群。

再说角色和演员层。

这部分话题由角色演出延伸开来。主角和公主的故事让玩家很容易移情演员,俊男美女的选角则让玩家想要统统笑纳。

演员的个人账号在各种社交平台发布了很多幕后照片。

这些照片没有产品里的细致打光,往往是一个闪光灯的拍立得氛围。熟悉的场景和演员配上幕后花絮的分享感,直接拉近了角色和玩家的距离,带来一种「活人感」。

实话说,这个操作不像游戏,更接近影视。《盛世天下》主动把演员推到前台,用影视化宣传方式制造人物代入。这种做法也进一步放大了话题:角色热度带动对演员的讨论,产品的热度也变成了事件的热度,而这些可能会吸引更多非核心玩家关注。

接下来说二创层。

一方面,精品化制作本身就容易衍生出优质的二创。作为一款真人演绎的互动影视作品,它的二创囊括了绘画、写文、手作、仿妆等多个领域,产粮的太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播力自然不错。

另一方面,产品也吸引了散人、桃黑黑、某幻等知名直播,他们的实况让作品变得更有梗更有趣,实况切片也几乎成为《盛世天下》二创力不可忽视的一支。

因为桃黑黑和散人的选项思路完全不同,被玩家们称为「灵珠与魔丸」「一个是宫斗不高兴,一个是权谋没头脑」。实况的切片经过粉丝二次剪辑,还会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这样的传播效果或许和宣发的考虑分不开。选择调性契合的头部内容创作者,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产品的外围叙事,让产品进一步扩圈。

这么看下来,你会发现《盛世天下》在宣发方面的整体策略几乎是一条层层递进的链路:先在剧情和制作里埋下梗点和精品化的基础,让玩家忍不住讨论;再通过演员自发的联动,放大代入感,给玩家带来更多外围可消费的内容;最后借助优质二创和契合的头部创作者,让这些梗、角色和讨论不断循环,快速扩圈,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

02

结语

回到开头的问题,《盛世天下》为什么会这么火?能取得这样的传播效果,除了本身制作优良,或许还因为它并没有把自己限定在游戏这个范畴,而是同时借用了短剧的节奏、影视的演员运营和社交平台的扩散逻辑。

在更长远的视角里,团队显然并不满足于阶段性的热度。制作人Demi曾告诉葡萄君,「这个赛道才刚刚起步,我们也才刚刚走出新手村,不该思考哪里是天花板。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是先把鞋子穿上,跑起来。只有真正上了赛道,你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

而且,葡萄君发现《盛世天下》带来的讨论还有更多。

比如有人说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知竹导演拍出了女演员们最美的样子。有人在呼唤「产品界需要更多女性主创」,关注女性叙事的价值。

又比如,在某幻君的实况视频的评论区下,玩家们感慨「太可怕了,中国的那位女皇帝一次都没选错啊」,还有人回复,女皇帝做的可不是选择题,而是要实操的主观大题。互动影视作品带来的代入感让玩家们关注起来真实的故事,并以一种新的目光回看过去。

有人发帖寻求科普,有人以《盛世天下》互动的结构做成猫猫memes视频,这类相对深入的内容,热度丝毫不逊于产品二创。

甚至有女性朋友体验完产品,看了很多二创,又去搜了更多相关记载,和葡萄君发来这样的感慨:

这些讨论意味着《盛世天下》或许不再只是一款互动影视作品,它已经被看作一种新的文化文本,被不同圈层的玩家、观众和创作者不断再解读、再创造、再传播。

在专注精品化制作的同时,找到跨圈层的表达方式,这或许也是国产单机在传播上的另一种可能。

来源:游戏葡萄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