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十三充电宝大战长沙”,到深圳湖南人请战湘超;从郴州队大喊“我家有矿”的土豪式挑衅,到长沙门将数草皮的孤独;从“米粉德比”到“输了的,炒菜不准放辣椒”,观赛,不再是紧张的胜负博弈,而是成为全民玩梗、互动狂欢的日常。
时下,湘超正在沸腾,但它的魅力,早已超越了一场场90分钟的比赛,而是构建了一个充满烟火气、人情味和戏剧性的“江湖”。
【在这个江湖里,有最纯粹的“热爱”】
对家乡的爱—— 98场比赛,串联起一场场“足球巡礼”。14城齐齐共舞,因足球而流动、对话、碰撞。
城市联赛,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四面八方的人们聚在一起,在这个能肆意呐喊的公共空间,表达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足球的爱—— “湘超”第二轮比赛门票一经开售便“秒光”,两轮比赛现场观赛人数已达28万余人,再次证明了“金牌球市”的含金量。
这份热爱,它沉淀在夜宵摊的酒杯碰撞声里,铭刻在儿时用瓶罐当足球的巷战中,更回荡在每一个为我们主队嘶声呐喊的瞬间。
【在这个江湖里,有最火辣直率的“气息”】
从“十三充电宝大战长沙”,到深圳湖南人请战湘超;从郴州队大喊“我家有矿”的土豪式挑衅,到长沙门将数草皮的孤独;从“米粉德比”到“输了的,炒菜不准放辣椒”,观赛,不再是紧张的胜负博弈,而是成为全民玩梗、互动狂欢的日常。
还有,各地“书信CP”的“文斗”。长沙振臂高呼《致各市州书》,株洲秒回《致长沙书》,郴州跟评《致沙哥》;张家界、永州的相互致信,连结一场南北对话;郴州、常德用两封情真意切的赛后“情书”续写情谊……这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创新的公共对话,以足球为媒,以“公开信”为体,城市在对抗中滋长出情感共鸣。
或许,这才是“湘超”最动人的部分——不是城市在办比赛,而是人民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城市;足球也不再是孤立赛事,而是城市文化输出的载体。
【在这个江湖里,有最独特的“存在”】
在湘超的江湖里,每个门派(赛区)都有自己独门的“武功”和“暗号”。益阳可能有他们的“擂茶助威团”,长沙有他们的“口号震天响”。而永州,就用这张独一无二的“挂票”,宣告了自己在江湖中的存在感和鲜明个性。
从云监工“最野球场”,到《湘超永州主场“树上挂票”使用指南》,以及新出炉的“砖票”。这张“票”,带着一种湖南人特有的霸蛮和乐观,一下子就把湘超这个“江湖”的草根性、狂热感和那种略带“野性”的生命力给点活了。
永州是懂得玩梗的,也是听劝的。体育场提质改造,让“野生球场”变成专业赛场;志愿者,保障后勤供给不缺位,本地企业也积极行动,捐助球衣、训练器材等等。这一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操作,丝滑顺畅。
沿着“以赛谋城”的发展逻辑,我们同时也见证着,这一场场赛事,塑造着一个个湖湘城市的骨骼,将城市的形象、精神、文化对外传播。
【在这个江湖里,让你重新认识湖南】
说起湖南,人们的脑中或许会浮现出“娱乐之都”、辣椒、伟人故里、洞庭湖、南岳衡山,这些是湖南的“静态”名片,而湘超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拼搏、现代感和凝聚力的湖南。
湘超一开赛,整个湖南文旅都“卷”起来了。“跟着湘超去旅行”,成为时下大热的出游方式。14个市州“体育+文旅+消费”的超级联动,将城市核心文化元素与特色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围绕赛事热点精心设计经典旅游产品,让“票根经济”撬动起“链式消费”。
“看一场球,游一座城”,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湖南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让球迷说走就走。想象一下:一个长沙球迷,周末开车去衡阳看球,顺道打卡南岳里的古风古韵、吃一碗鱼粉;一个湘潭球迷,去湘西观赛,住一晚民宿,顺路去德夯苗寨逛一逛;一个娄底球迷,追着赛程来到张家界,朋友圈晒出“奇峰秀水”。
追着赛程,锦绣潇湘,自然而然趁着比赛的东风入脑入心。
当体育赛事与文旅活动高度紧密联系时,人流动了,资源流动了,消费也就活了,体育成长为“体育+”,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应与文化价值。
【所以,湘超的江湖有什么?】
有球员的每一次拼搏,有球迷的每一次呐喊,有管理者的每一次抉择,有城市治理的每一次提升......大家在赛场上你追我赶,又在资源共享、文化交流上相互成就,从不同维度丰富和充盈湖南文旅体产业的内涵,激荡起三湘大地昂扬奋发的精、气、神,一起“笑看江湖”。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