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不良出清: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手段全景解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5:40 1

摘要:2025 年银行业不良处置进入加速期: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仅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规模达 370.4 亿元,同比激增 7 倍,信用卡透支不良占比 14%,部分银行单批次转让信用卡不良规模超 107 亿元。消费金融公司更呈现 “量大价低” 处置特征,捷信、招联

一、行业背景与处置核心目标​

2025 年银行业不良处置进入加速期: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仅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规模达 370.4 亿元,同比激增 7 倍,信用卡透支不良占比 14%,部分银行单批次转让信用卡不良规模超 107 亿元。消费金融公司更呈现 “量大价低” 处置特征,捷信、招联等 10 家机构转让不良价低至 0.3 折 - 1 折。​

核心目标:通过 “风险出清(降低不良率)、资本释放(减少资本金占用)、效率提升(平衡处置成本)” 三维驱动,助力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二、传统处置手段:基础工具与实操要点​

(一)催收处置:合规前提下的前端清收​

适用场景:逾期 3 个月内、借款人有还款意愿但短期偿债困难的小额不良(如个人消费贷、信用卡透支)。​

操作分级:​

初级:短信 / 电话催收(需留存通话录音,避开 22:00-6:00 禁忌时段);​

中级:上门协商(双人到场并录像,禁止暴力、骚扰行为);​

委托催收:交由持牌机构处理,签订《委托清收协议》明确责任边界(避免违规催收追责)。​

2025 年新要求:需符合《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催收成本上升推动部分机构转向批量转让。​

(二)司法处置:通过法律程序强制追偿​

适用场景:借款人恶意逃废债、有可执行财产(房产 / 车辆)的大额不良(如对公经营贷、抵押贷)。​

核心流程:

关键风险点:​

诉讼时效:需在主债务诉讼时效 3 年内起诉(可通过催收中断时效);​

执行困境:无财产可供执行时,需追加保证人责任(需在保证期间内主张,参考此前时效梳理逻辑)。​

(三)呆账核销:财务层面的风险出表​

适用场景:符合 “债务人破产清算完毕”“失踪满 2 年”“诉讼无果超过 3 年” 等法定条件的不良。​

操作规范:​

凭证要求:需提供破产裁定书、失踪证明、诉讼终结文书等 “硬核证据”;​

账销案存:核销后仍需跟踪债务人财产线索,未来收回款项计入 “营业外收入”。​

监管红线:禁止 “虚假核销”(如未达条件违规出表),需接受银保监会专项核查。​

三、创新处置手段:规模化与市场化突破​

(一)批量转让:中小银行的主流选择​

核心逻辑:将多笔小额不良打包(如信用卡坏账、个人消费贷),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AMC)。​

2025 年典型案例:​

某股份制银行:以 0.23 折转让 107.89 亿元信用卡不良包,回收资金 2.45 亿元;​

招联消费金融:单批次转让 46 万笔逾期超 3 年的个人贷,未偿本息 10.69 亿元。​

定价影响因素:信用贷款占比(占比高则折价率高)、逾期天数(超 3 年的不良折价常低于 1 折)、客户下沉程度(下沉客群处置难度大)。​

(二)债转股:对公不良的 “以股抵债”​

适用场景:债务人(如制造业企业)暂时困难但有发展前景、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大额对公不良。​

操作流程:​

银行与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将债权转为股权;​

委托 AMC 或子公司持股,约定 5-7 年后通过股权转让、上市退出。​

政策支持:2025 年《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 AMC 参与债转股,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化险。​

(三)资产证券化(ABS):市场化融资处置​

适用场景:未来有稳定回收现金流的不良(如按揭不良、信用卡分期不良)。​

产品结构:​

基础资产:筛选逾期 6-12 个月、回收率可预测的不良贷款;​

增信设计:通过优先级 / 次级分层,优先向投资者兑付(次级由银行自持)。​

优势与局限:能快速回笼资金,但对资产质量要求高,2025 年多用于头部银行的优质不良包处置。​

四、各类手段对比与场景适配

五、2025 年处置新趋势:技术赋能与合规升级​

(一)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智能催收:AI 系统自动识别借款人风险等级,对高意愿客户推送还款方案,对低意愿客户触发司法预警;​

区块链应用:实现不良资产权属穿透式管理,批量转让时可实时核验资产真实性(减少 “虚假转让” 风险);​

大数据定价:通过历史回收率、区域经济数据建模,精准测算批量转让折价率(如某银行通过模型将定价误差缩小至 5% 以内)。​

(二)监管强化合规边界​

禁止性规定:结构化交易需 “资产真实洁净转让”,不得为银行掩盖不良、美化报表提供支持;​

AMC 准入:仅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可参与批量转让,禁止无资质机构介入;​

信息披露:银登中心需公示转让资产笔数、逾期天数、定价依据等核心信息(2025 年已实现转让公告 “要素标准化”)。​

六、银行处置策略建议​

分层处置:小额短期不良用 “催收 + 批量转让” 组合,大额对公不良用 “司法 + 债转股” 组合;​

提前布局:对逾期 90 天以上的资产启动 “处置预案”,避免拖至长期逾期导致折价率骤降;​

能力建设:搭建 “不良处置中台”,整合法务、风控、科技团队,对接 AMC、司法机构资源;​

源头防控:通过精准客户画像(如大数据排查过度授信)降低新增不良,从前端减少处置压力。

来源:信贷风险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