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使命 全力争先 奋力在“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中建功立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5:10 1

摘要: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吹响了“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的冲锋号,对孝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旗定向、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9月22日,孝南区委书记张全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孝南区作为主城崛起主力军,将对标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狠抓落实,以1.5倍的系数加压奋进,奋力建设引领区

全媒体记者王德强 通讯员李明亮

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吹响了“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的冲锋号,对孝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旗定向、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9月22日,孝南区委书记张全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孝南区作为主城崛起主力军,将对标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狠抓落实,以1.5倍的系数加压奋进,奋力建设引领区、打造主引擎,为孝感“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作出孝南贡献。

张全民表示,孝南区将聚力建设能级跃进跃升的副中心城市引领区。正视总量不大、能级不足是最大短板,坚定不移把项目投资作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抓手,不断做大发展底盘。发扬“321”精神,做实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创新基金招商和场景招商,招引更多50亿级、百亿级项目夯实发展硬支撑;坚持以“双百”工程项目为牵引,打好项目建设大会战,确保127个年度“双百”工程项目硬账硬结、全面纳统;做实“十五五”项目谋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700个以上、总投资1万亿元以上,以高效益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700亿元以上,孝南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跻身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在中小城市研究院全国百强区榜单争先进位。

聚力建设产业向强向优的副中心城市引领区。立足实体经济根基,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主城创新资源整合和政策协同,依托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搭建一批基于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年均科技成果转化占全市的五分之一以上;扎实推进工业经济“赋能挺脊”,聚焦“优纸拓卫壮食向新”产业发展新思路,加快洁伶卫品、天娇卫品、美家欣、埃克塞尔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恒安、维达、丽邦、金博士等企业“智改数转”,依托首衡城、麦当劳等供应链平台擦亮麻糖米酒“中华老字号”招牌,推动抹茶制品、休闲食品、快餐食品、绿色食品等细分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力争到2030年,打造千亿产值纸卫品、千亿营收食品2个引领产业集群和产值500亿元的商贸流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聚力建设枢纽提能提效的副中心城市引领区。锚定提高资源要素的通道承载能力和转运效率,坚定不移落实区域联动和枢纽提能战略,不断提升主城首位度和竞争力。全面融入孝感“123+X”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好武汉枢纽直通线、京港澳高速改扩建、都市圈环线北段、孝天高速、硚孝高速西延线等大通道项目建设,实施好陈天大道、S109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格局;坚持主城向东向南发展,深化汉孝交通快联、产业协作、科创协同、民生共享,推动毛陈片区与东城片区深度融合、与南城片区集中连片,带动老城片区更新重塑,不断提升汉孝一体、主城协同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首衡城、中国邮政华中处理中心、麦当劳供应链产业园等骨干项目,打造华中地区重要商贸物流基地,推动形成以枢纽带资源、以资源活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聚人气的良好局面。力争到2030年,将主城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Ⅱ型大城市。

聚力建设文化焕新焕彩的副中心城市引领区。围绕弘扬孝文化、楚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坚定不移落实文化创新战略,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旅影响力。深化“五孝”品牌建设,打造以文昌阁、春云公园、“槐荫船说”等为代表的孝文化特色原创IP,激发文化资源新活力;积极放大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办好楚剧节、百姓春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孝感天仙城、朱湖国家湿地公园争创4A级旅游景区,天紫湖、金卉庄园等景区打造文旅新名片,同步依托“孝爱之城、甜蜜之地”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夜经济,推动吃住游养购娱全产业链发展,以优质消费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力争到2030年,助力孝感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华孝文化名城。

聚力建设环境宜居宜业的副中心城市引领区。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让主城更美丽、生活更美好、市民更幸福。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综合施策抓好燃煤锅炉、秸秆焚烧、油烟扬尘治理,动态清零黑臭水体,彻底扭转环境改善被动局面;打好文明城市创建主动战,统筹推进环城路和解放街改造,靶向发力64个重点社区和1167个考察点位,确保全国文明城市今年提名、2028年创成;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打好矛盾纠纷化解和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抢抓城市更新机遇,加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补齐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职教集团、周垸学校、董永学校、董永医院、市一医院门诊急诊楼等民生工程建设,让群众在主城生活得更加安全舒心。力争到2030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50%以上,主城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城市品质更加优越,基本建成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