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的自媒体圈子,真是平地起惊雷,好几号大 V 的账号突然被限制了,网友们都炸了锅,各种猜测满天飞。
最近的自媒体圈子,真是平地起惊雷,好几号大 V 的账号突然被限制了,网友们都炸了锅,各种猜测满天飞。
有人说户晨风和张雪峰被限制还好理解,可旅游博主蓝战非也突然“翻车”,就真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了。
不少网友在问:这胖子到底咋了?不就拍点旅游视频吗?
没看过蓝战非视频的可能不知道,在他的视频里,从来没什么越界的言论,大部分时候都在夸中国发展快、进步大,还经常说国外这儿那儿不如咱的。
按说挺“正能量”的。
但要是仔细扒一扒,就会发现这三位最近有个惊人的共同点——都明里暗里提到了自己的收入,而且数额惊人。
户晨风前阵子透露自己月入能到30万;张雪峰更猛,说打仗愿意捐5000万,意思就是这笔钱对他来说是毛毛雨;蓝战非在直播里更狠,直言自己年收入至少9位数,也就是过亿。
这么一看,他们触的第一个红线,似乎就是“炫富”。
可为啥现在连说自己真实收入都不行了?搁以前可能没啥,但现在的风向标变了,那就是不能放大阶层对立,更不能引发社会焦虑。
这几位,算是撞枪口上,那真是没办法了。
不过,要是再往深了想,就会发现,事情远不是“炫富”这么简单。光晒个收入,还不至于让平台出手。
先说说户晨风。 他的说话风格,总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美国被枪击的辩论家柯克。这柯克靠什么成名?就是靠在大学里各种激化矛盾,专门找那些最敏感、最容易吵起来的话题,比如种族、性别,挑动不同群体对立,自己就成了焦点。
户晨风也深谙此道,他找的对立点特别巧妙——苹果用户和安卓用户。
你不得不佩服他是真聪明,因为这两个身份标签太鲜明了,几乎人人都能立刻对号入座。他就用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这种细微的差别放大成群体对立。他的视频风格就是干脆、粗暴,喜欢他的人觉得特别爽,打破了日常的虚伪和客套。
但问题就在于,在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忙着赚钱,心态乐观,这种对立顶多算个乐子;但在经济下行、大家心里都憋着火的时候,你再刻意去制造对立,那就非常危险了。
这恐怕才是他被限制的最深层原因。
再说说张雪峰。 好多人觉得他是因为说“打仗捐5000万”惹了麻烦,其实那顶多算个导火索。张雪峰的真正问题,在于他核心的商业模式就是“制造焦虑”。
户晨风制造对立,张雪峰制造焦虑。
张雪峰最出名的那件事,就是劝一个想学新闻的学生别做梦了,现实点。他惯用的套路就是“先否定,再给出路”,不管你啥情况,他都会告诉你:认清现实,别谈理想,有什么条件就干什么事。
说实话,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家境也一般,听着他一遍遍“打鸡血”似的让你现实现实再现实,内心能不焦虑吗?
所以他的争议也一直很大:你到底是在指导人生,还是在浇灭年轻人的希望之火?在经济下行的时期,这种持续放大现实困境、加剧集体焦虑的行为,显然是不被鼓励的。
最后看蓝战非,他这事看着最无厘头,一个拍旅游视频的,一年能赚一个亿?
这巨大的收入差距本身,在当下就构成了一种最直观的“焦虑”。
会让很多人觉得,我辛辛苦苦一辈子,还不如人家拍几个视频?这会让年轻人怎么看待价值创造和收入分配?
所以,赚大钱可以,但在这个节骨眼上高调说出来,就不行了。
回过头看,这几位大V的“翻车”,说到底都违背了一个古老的生存智慧——“中庸”。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老古董,但它可不是书本里的空谈,而是渗透在我们社会运行里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规则。
从古至今,无论是当官的、做企业的,还是现在的网红,太过高调、总是站在风口浪尖上,迟早要付出代价。
这叫“枪打出头鸟”。
你可以不喜欢“中庸”,但你没法忽视它的存在。
来源:洞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