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投会不仅是个展示窗口,更是一个生态加速器。”粤财中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财中垠”)副总经理王政表示,“我们通过文投会链接头部企业、创新项目和同行机构,推动被投企业在IP开发、技术融合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加速成长。”
南方财经记者 孙静芳 见习记者叶卓铮 广州报道
“文投会不仅是个展示窗口,更是一个生态加速器。”粤财中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财中垠”)副总经理王政表示,“我们通过文投会链接头部企业、创新项目和同行机构,推动被投企业在IP开发、技术融合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加速成长。”
在王政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文化产业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简称“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的核心价值在于“前瞻趋势洞察、精准资源匹配和高效生态协同”。他指出,通过这一平台,粤财中垠能够第一时间捕捉“文化+”领域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趋势把握、资源链接、生态赋能”三重收获。
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召开前夕,南方财经记者专访了粤财中垠副总经理王政。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国有资本平台,粤财中垠在文化领域的投资注重三大核心要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内容创造力和科技融合力。
“文化企业不能只是空中楼阁,必须要有清晰的商业化路径。”王政强调,“尤其是创业者对商业运营的嗅觉、策略和执行力,是实现‘文化—商业—文化’闭环的关键。”
在赋能被投企业上,粤财中垠除了注入资金,更注重在被投企业之间创造共同的业务增量机会,帮助企业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文投会及时捕捉“文化+”领域新趋势
南方财经:粤财中垠连续多年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并持续加大投资。你认为文投会这一平台最独特的价值和吸引力是什么?
王政: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文化产业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文化科技融合的前沿阵地。文投会为文化企业、政府机构和投资方搭建了一个高效聚合的资源对接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前瞻趋势洞察、精准资源匹配和高效生态协同。通过这一窗口,我们能第一时间捕捉“文化+”领域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模式。
粤财中垠作为深耕文化科技赛道的投资机构,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连续两年参会收获很大,与头部文化企业、创新项目及同行机构深度对话,发掘了优质标的并促成合作;借助平台势能,推动被投企业在IP开发、技术融合和商业化落地上加速发展。
例如,在去年文投会上,我们发现一家做3D打印的文化科技企业。他们的3D打印技术非常先进,可以实现手办和个性化产品的快速制作,哪怕是一个单品也可以做,这就避免了传统制造业开模、铸造带来的材料浪费,既环保又大幅降低成本。市场反响非常好,市场规模不断攀升,营收及利润大幅增长,近期该公司已完成上亿元融资,粤财中垠是其中重要投资方。
南方财经:本届文投会聚焦未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投资领域,请问粤财中垠对“未来生活方式”作何理解和预判?
王政:“未来生活方式”的本质是科技、文化与新生代需求的深度共振。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的这个市场,尤其在大湾区,最重要的还是科技引领。因为未来世界一定是个高科技的世界,包括我们日常的生活,包括车生态,科技在改造我们的生活。还有就是需求的变革,年轻的群体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崇尚自我表达。
这两个方面一直是我们比较看重的,我们会往这些方向去进行一些项目的投资。包括AIGC应用,技术工具层及垂类场景落地(如虚拟内容生成);新健康消费,提供情绪价值的文化产品、身体心理健康服务;虚拟现实生态,包括数字孪生、车生态等前沿领域。
在被投企业之间创造共同的业务增量机会
南方财经:粤财中垠近年来在文化及相关领域投资活跃,请问你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最看重企业的哪些核心要素?
王政:作为市场化的国资平台,我们在文化领域的投资主要关注企业以下几点:
首先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看这家公司从创意到规模化落地的路径是否清晰,能否构建闭环,必须要有的商业化落地能力,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都不是空中楼阁。此外,文化企业创业者对于商业运营的嗅觉、策略和执行力也是能让一家文化企业最终完成“从文化到商业,再反哺到文化内容/创意”闭环的关键能力。
第二是内容创造力,看能否精准捕捉消费者心理变化,打造差异化、高共鸣的文化产品,如IP孵化能力、国漫、谷子产品等。
第三是科技融合力。过往文化是内容、科技是载体,科技带来传播手段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这一点仍旧没有变,而出现巨大变化的是随着AI技术突破性发展,科技也成为了内容创造的引擎,怎么利用、怎么融合以及怎么生产,这是文化企业的内核竞争力。
基于上述考虑,这些年我们投资主要侧重于三大领域。第一个是文化内容领域,我们投资了全国最大的图书出版机构“磨铁图书”,国内头部的影评自媒体“毒舌电影”;在技术基础设施上,我们2016年就投了全球最大的游戏引擎Unity,后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了;在数字营销领域,我们投了钛动科技、茉莉数科等,钛动科技如今已成为AI驱动的出海营销巨头,3年GMV超130亿元。
南方财经:除了资金,粤财中垠如何为被投企业提供流量、技术、渠道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文投会今年首创“3天峰会+365天服务”机制,粤财中垠如何借助这一全周期平台提升项目筛选效率?
王政:就拿我们的被投企业钛动科技来举例,在我们投资后3年,钛动科技跃居为行业前三。3年营收利润均翻倍,2023年公司GMV就达到130亿元,营收超8亿元,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80000家中国企业出海。今年我们也很荣幸地凭借对钛动科技的股权投资案例,入选由人行以及南方财经共同评选的《广东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
在我们看来,首先是在被投企业之间创造共同的业务增量机会。文化企业和TMT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轻资产,业务合作更容易。所以我们积极在他们业务的交叉点上去创造共同的业务增量。钛动科技非常擅长为消费品牌、文化IP和游戏做出海和全球增量,基于此,我们会给被投的文化类企业与钛动科技牵线,让钛动科技为他们做文化出海IP赋能,相当于给这些文化企业打造规模化的第二增长曲线。反过来看,这些企业又为钛动科技扩大了业务量,可以说是双向赋能。
其次是借助我们股东的资源为被投企业提供银行、信托、担保等金融服务,另外还包括我们和中国银行以及旗下南粤银行合作的投贷联动业务、选择权贷款这些业务。对于有些还在观察中的项目,中国银行也可以提供选择权贷款,先给债权,然后由我们来投股权释放债权。
文投会打造的“全周期平台”不仅大幅提升了我们的投研精准度,更通过常态化资源对接机制,让我们能够精准捕捉高潜力项目,在估值谈判中把握先机,为投资退出铺设更优化的路径。
打造“金字塔式组合”投资策略挖掘风口
南方财经:尽管文化产业潜力巨大,但也面临市场波动大、变现周期长等挑战。粤财中垠在投资决策中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
王政:一是作为国资,我们会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支持被投企业去度过艰难的前期或者下行周期;二是在资产组合挑选上,我们拿出一定比例给到有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的早期潜力企业,以及部分具备清晰的规模化路径的成长型企业。但更多的权重会挑选“高确定性”的压舱石资产,也就是已经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平台型公司、技术工具型公司或头部内容公司。
总的来说,我们的投资策略是“金字塔式组合”——塔基60%:布局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如Unity、磨铁),提供收益保障;塔身30%:投资成长型技术工具或内容平台,追求规模化增长;塔尖10%:押注早期颠覆性项目,捕捉爆发性机会。
南方财经:作为大湾区文化投资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粤财中垠希望通过资本力量为大湾区文化产业生态带来怎样的改变?
王政:粤财中垠致力于通过资本的力量,成为大湾区文化产业生态的价值发现者和产业赋能者。我们认为资本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提供资金支持,更在于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
大湾区强大的消费品制造业、科技能力和商贸网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融合和变现土壤。比如像泡泡玛特的超强爆品IP运营与打造能力,它和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了高效量产、个性化定制与敏捷的供应链响应。这种“创意-技术-制造”一体化的能力,让企业能够迅速构建出极其丰富的IP产品矩阵,去精准满足新一代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情感诉求和消费期待。
我们一直对于机构间的交流是保持极为开放的态度的,一级市场的特点更多的是合作而非零和竞争。在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的组织下,我们可以去做很多的基金方面合作,比如与大湾区的文化类资金共同设立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系统性扶持区域内具有高成长性的文化创新企业,推动科技能力和文化创意IP的深度融合,从而为大湾区的文化投资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