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艺术创作的时代激流中,青年人才恰似源头活水,以蓬勃的生命力与鲜活的创造力,为艺术长河注入绵延不绝的动力。他们不仅是艺术创作领域承前启后的新生力量,更往往是推动潮流前进的先锋军,蕴藏着无可估量的创作潜能。
在艺术创作的时代激流中,青年人才恰似源头活水,以蓬勃的生命力与鲜活的创造力,为艺术长河注入绵延不绝的动力。他们不仅是艺术创作领域承前启后的新生力量,更往往是推动潮流前进的先锋军,蕴藏着无可估量的创作潜能。
当代青年在大众文艺蓬勃的环境中生长,经过良好的艺术文化熏陶,接受完善前沿的教育,对职业发展、艺术理想实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青年阶段也是人生的四季循环中最具有创造力的春夏之交,赋予创作者最具有创作力的新生灵感,将创作者推向时代潮流的潮头。然而,踏入专业艺术世界时,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对艺术工作与市场把握相对模糊,青年们时常面临着困惑与迷茫,或自视甚高但屡屡碰壁,或缺乏自信而畏缩不前……
这几年来,一系列聚焦青年艺术人才挖掘与培养的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吸纳风格各异的新生血液,为他们打造展露、塑造自我的竞技场。近期热播的《无限超越班3》便是如此。节目延续前两季的经典竞技模式,以“无畏负担、超越自我”为主题,在资深导师带领下再现经典舞台,让每位选手都能在这里绽放光彩、收获成长。
对于怀揣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而言,优质的学习和表现机会弥足珍贵。在节目中,演员们得以与多元的角色深度对话,通过丰富的角色体验拓宽戏路,让自身潜力在观众、市场面前充分展现;资深导师及时指导,为困惑的新手们提供答案,帮助实现业务能力的飞跃。
随着节目的推进,青年文艺工作者身上的刻板印象被打破。新手入门的潜力无限,一张“白纸”经过点拨能描绘出缤纷色彩;同样,资历经验并不是出色表现的绝对保障,演技瓶颈与职业素养问题一览无遗,学艺先学德的道理被反复验证……回归拍戏这件事本身,作品才是“必杀技”
事实上,走好创作“第一步”,有志青年们有时只是需要一块“敲门砖”。类似的各式工作坊、人才项目等,涵盖戏曲演员、摄影摄像、导演编剧等台前幕后角色,为青年艺术人才搭建宝贵平台,让更多蒙尘珍珠得以闪耀光芒。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之下,青年人才们更需要长久的关注与支持。自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国家艺术基金每年为近千项目提供资助,涵盖剧目创作、美术创作,以最为实际的资金助力各类艺术创作推广、艺术人才培养。中国文联的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更聚焦现实题材项目,为一线青年文艺工作者“雪中送炭”,源源不断输送着大批高质量青年艺术人才。多元标准、多方设立的各类扶持资助项目,以自身知名度给予青年曝光肯定,解决创作者的“后顾之忧”,更推动着多元艺术生态的完善。
浮躁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快速迭代节奏,给艺术工作者带来不小的焦虑情绪。而对于青年艺术工作者而言,这更是一种挑战,要求青年找寻定力、反求诸己,抓住那块敲门砖,稳住这颗赤忱心。无论是年少成名还是宝刀未老,那些终于被大众“看见”的艺术工作者,背后绝非仅仅是一蹴而就的好运,更多是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中,始终怀揣着对艺术热爱的坚定。
未来,期待更多聚焦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成长的节目与项目涌现,为新生力量带来瞬时曝光,更发挥长尾效应,助力年轻人推开艺术理想的下一道大门。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