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成都8所学校试点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江苏中考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3:47 1

摘要:据了解,为推动育人方式改革,缓解教育焦虑,成都市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

据了解,为推动育人方式改革,缓解教育焦虑,成都市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

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共8所,面向参与贯通式培养的全体学生,不选拔、不“掐尖招生”,自愿参与的学生可从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起直接就读到高三,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促进核心素养持续发展、解决学段间知识断层和学习方式转变及适应问题,有效减轻学生升学压力。

据成都市教育局介绍,贯通式培养试点不是学制改革、不调整现行学制,是在国家规定学制、课程和教材基础上,探索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制或初高中6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体系、素养培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培养。

具体而言,将实现三项贯通:

一是学段贯通。试点学校贯通培养班学生可从小学一年级起直接就读到高三,或从初中一年级直接读到高三,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促进核心素养持续发展、解决学段间知识断层和学习方式转变及适应问题,有效减轻学生升学压力。二是课程贯通。试点班级在国家规定学制、课程和教材基础上,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构建具有整体性、衔接性、整合性、选择性、独特性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纵向整合、层层递进,横向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融合。三是素养贯通。贯通培养试点班级创新育人方式,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种关键能力,中学阶段重点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素养和人格素养”三种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生能力素养逐级进阶。

据了解,下一步,成都市教育局将逐年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构建小-初-高长链条贯通培养体系,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自中考的“五五分流”政策以来

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前置到中考上来

此政策一官宣

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表示非常支持

江苏作为教育强省,有人说“每有一个孩子升上高中,就会有一个孩子被挤进职校”。

苏北某县普高录取率仅43%,乡镇中学95%学生无缘重点高中。中考完,抖音话题#江苏中考分流#播放量破10亿,评论区日均新增3万条求助。

科目改革

从试题难度角度分析,江苏中考试题难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南京中考总分增至700分,新增音乐美术实操考试。南通试点“物化实验操作”计入总分。

教育资源不平衡

苏南五市占据全省70%四星级高中。某民办初中“火箭班”重本率98%,普通班本科率不足40%,苏北乡村教师流失率年均上涨。

学生心理危机

江苏省学生心理健康蓝皮书:初三学生焦虑检出率61.3%,南京脑科医院青少年门诊量三年翻番,中考压力成首要诱因。

今年7月,国家发布的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

文件指出,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而前一阵,国家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里也提到:

“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衔接培养。”

图片来源:《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这份《纲要》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息,以后普高和职高,将走向融合、融通发展。

而具体来看,从今年中考13市核心数据来看,江苏中考的普高升学率也已超过50%。

2025江苏13市中考核心数据一览:

如何既避免学生在高中阶段分流,又能达到平等发展普通教育与中职教育的目的?

深圳、成都、陕西、河南等地已经开展了“综合高中”的试点。深圳的综合高中实验班,兼融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职能,融通学术性课程与技术技能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意向和发展意愿选择、组合个性化课程,最终可以分别参加普通高考、高职类高考,也可选择出国留学和就业。

这样的“普职融合”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深入了解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程后,再进一步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此,也提醒广大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减轻压力,理性看待考试,关注孩子的全面多元发展

声明:本文由江苏招生考试网整理编辑,内容来源网成都发布及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私信删除。

来源:江苏招生考试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