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强拉票各出奇招,张亚中允诺,当选后派王金平参加国共论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1:34 1

摘要: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参与竞选者皆已拿出压箱底的本事。总共六位候选人,正通过差异化策略争夺深蓝与泛蓝阵营支持,在这场关乎蓝营未来走向的较量中,每位候选人都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竞选策略。

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参与竞选者皆已拿出压箱底的本事。总共六位候选人,正通过差异化策略争夺深蓝与泛蓝阵营支持,在这场关乎蓝营未来走向的较量中,每位候选人都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竞选策略。

郑丽文以地方绑定工商界、郝龙斌主打赈灾务实牌、罗智强强攻世代交替、张亚中抛出两岸和平路线……候选人既要平衡党内派系利益,又需回应社会对两岸关系的焦虑。既要展现出负责务实的政治态度,还要想方设法赢下这场权力竞逐,这几人各自采用的策略具体是怎样的?谁的竞选策略更加高效呢?

如果说在大方向上,郑丽文是以“年轻化改革”为旗帜收拢支持和选票,那么在细化的行动措施上,郑丽文就是地方工商合作一手抓。郑丽文近期密集走访苗栗、台中等地,通过与地方诸侯的深度互动构建支持网络,在苗栗县,她获得县长锺东锦“重视地方发展”的公开背书。

她聪明地将党务与地方建设相互捆绑,对于缓解国民党长久以来“中央与地方疏离”的弊病有关键意义,事实上,这样务实的措施确实让郑丽文收获到了地方上的极大认可与支持。台湾工商界大佬,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直言郑丽文是“明智的”,对于郑丽文的经济、政治乃至两岸关系理念,林伯丰都认可并为之声援。

从宏观角度上看,郑丽文的竞选策略非常务实,但也并非完美,团结地方工商界可以通过地方派系巩固基本盘,这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收益。但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可能加深选民对“地方割据”的质疑,但结合郑丽文极高的党内支持率与近期不断攀升的民意,竞选策略的弊端可以忽略不计。将地方资源与工商界利益捆绑,郑丽文成功构建起了“以钱养权、以权换票”的循环体系。在真正到了选民投票的时候,这笔经济账的分量可是很重的。

如果说郑丽文的策略是和地方算经济账,那么郝龙斌就是通过公共事业树立形象,在近期,郝龙斌多次以不宣传、不曝光的低调做派拜会众多工商界人士。在呼吁社会各界为花莲灾区助力的同时,他也拿出了自己为灾区捐款六十万的“成绩”。

客观地说,郝龙斌的竞选策略也很聪明,完美展现出了传统政治人物的务实风格,60万元花莲赈灾捐款既是危机公关,也是基层动员的杠杆支点。郝龙斌通过将个人形象与救灾行动绑定,成功塑造有情有义的人设,这种“情感牌”和温情政治家的人设虽然老套,但在蓝营基层仍然颇具市场。

比起郝龙斌,罗智强的选择就更加“现代化”,为了抓住党内青壮年及年轻选民的心,他通过新媒体渠道投放了竞选广告。首支竞选CF通过世代交替的视觉符号,精准拿捏住了国民党“老龄化”的痛点。

其团队在TikTok平台发起的“换掉老蓝”挑战,三天内突破百万点击,这种解构权威并主动拥抱新媒体的传播策略,实打实为他争夺了不少20-35岁选民的话语权,在国民党政治骨干老龄化和新世代蓬勃发展的当下,罗智强这一招的收益是相当直观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中年轻选民的投票率向来都是偏低的。这种注重形式却忽略内容的营销能否转化为实际选票,其真实效果仍需观察。

在众多候选者中,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张亚中,作为一个“学院派”政治家,张亚中选择的竞选策略反而是几人中最剑走偏锋的。他选择的“王金平路线”,堪称高风险高回报的政治赌博。他通过将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包装为两岸对话特使,非常直白地拿出了自己对两岸关系的展望。

他认为国民党虽然是在野党,但是依然应该积极与大陆展开和平对话和交流。张亚中的主张精准抓住工商界对两岸经贸的期待,还有爱国同胞对和平统一的期望。不过之所以说这是政治豪赌,是因为有可能引发“一中各表”与“九二共识”的路线之争,从而引来反噬,要知道即便是现在,国民党内部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深蓝阵营是“一中各表”的拥趸。

前几日郝龙斌为“一中各表”的诡辩,依然能收获到众多支持,张亚中对两岸和平谈话如此积极的态度,或可能激怒此类人群,为他的选举带来负面影响。不过张亚中显然并没有太过畏惧,或者说他已经做好了面对这场政治豪赌的一切准备。

他向选民承诺,只要自己成功当选主席,当即委派王金平赴大陆展开谈话,推进“和平备忘录”,当然张亚中也没把所有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他的竞选策略还有后招。据报道,张亚中团队近期密集拜会退役将领,可能在争取军系选票甚至阵营支持。这种军系突围策略若成功,或将重塑国民党内的权力结构,为张亚中带来巨大好处。

比起其他几位候选者,张亚中的竞选策略十分决绝,但同时也留有余力应对突发事件。只能说这位国民党名宿确实足够老辣,是其他人不得不警惕的强敌。

从各路候选者迥异的策略就能看出,这场党主席选举本质是国民党转型路径的路线之争,经济牌、情感牌、世代交替牌、两岸关系牌……它们分别对应着蓝营内部不同势力的利益诉求。而最终能否在多种利益诉求间找到平衡点,很可能就决定了国民党主席宝座到底会花落谁家。

来源:诺言卿史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