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黄花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中,红蜘蛛、蓟马、蚜虫的防治始终是重中之重。这些害虫凭借着不断增强的抗药性,与农药每年持续 “抗争”,不仅加大了防治难度,也让防治成本节节攀升。更令人头疼的是,它们的发生时间逐年提前。每年清明节黄花出苗后,仅过 10 天左右,红蜘蛛、蓟
端掉红蜘蛛、蓟马老窝,筑牢增产防线
在黄花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中,红蜘蛛、蓟马、蚜虫的防治始终是重中之重。这些害虫凭借着不断增强的抗药性,与农药每年持续 “抗争”,不仅加大了防治难度,也让防治成本节节攀升。更令人头疼的是,它们的发生时间逐年提前。每年清明节黄花出苗后,仅过 10 天左右,红蜘蛛、蓟马就已开始在幼嫩的黄花苗上肆虐。别看它们体型微小,危害却极大,会导致黄花苗萎蔫、叶片失去绿色和光泽、生长停滞,不抽苔或者抽薹不分枝,它的传播速度,传播面积相当快,几年时间,全区黄花地都有发生,每年各级涉农部门、农业合作社对其高度重视,不惜一切代价开展灭虫工作。
近年来,人们发现焚烧秸秆可消灭部分害虫的越冬场所,这一方法基于害虫的驱黄性原理 ,它们会误以为黄叶意味着冬季来临,从而选择在黄叶上越冬,这是大多数害虫的生育特性和规律,其中蓟马对黄色的趋性更强,尤其偏爱黄色花朵,每年最早在蒲公英花朵中出现,随后便会转移到黄花花朵里。
焚烧秸秆,消灭了部分红蜘蛛、蓟马,也能把其他害虫烧死,但在黄花出苗 10 天后仍然有蓟马、红蜘蛛的出现,这表明秸秆并非唯一的越冬场所。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土壤也是害虫重要的越冬之地。所以,焚烧秸秆,并不能彻底把害虫清楚,除此之外,芽和鳞芽也是害虫的越冬 “据点”。这些隐蔽的位置为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能顺利度过寒冬,待来年黄花生长时再次引发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黄花地的地下害虫种类繁多,如蛴螬、地老虎、线虫、金针虫等,黄花是多年生作物,黄花根部土层不翻动,这就为地下害虫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场所,它们直接对黄花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以往的防治工作往往未能从土壤中彻底端掉这些害虫的老窝,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导致害虫反复出现。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当害虫危害时,形成被害状,才进行防治,不危害一般不当回事,要彻底解决害虫问题,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首先,继续坚持焚烧秸秆,许多害虫到了秋季就去寻找自己的越冬场所,一般秸秆、杂草、土壤、树皮是害虫的主要越冬场所,如果我们把它烧掉,就烧死害虫。其次,针对土壤、芽和鳞芽处的越冬害虫。可在春天旋地时,施用辛硫磷水剂或辛硫磷颗粒剂,把农药翻入土中,杀灭土壤中的越冬害虫。第三是滴灌浇水时,同时把辛硫磷农药滴入土中,效果更好,因为黄花是露地越冬作物,垄眼有苗无法进行耕作,栖息在垄眼里的病虫草害,相当安全,这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也是我们应该重点防治的地方,也是本文特别强调的要点。通过将焚烧秸秆与土壤、芽和鳞芽的农药防治相结合,滴灌施药。全方位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从根源上遏制害虫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害虫数量,降低其危害,保障黄花的正常生长,为黄花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让黄花种植摆脱害虫的困扰。
来源:老张说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