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旧相册里,藏着300次行刑的秘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1:16 1

摘要:爷爷走的前一天,攥着我的手,颤巍巍地从枕头底下摸出个磨破边角的牛皮相册,嘴里念叨着:“这里面有个故事,你得听听,别像这人似的,一步错步步错。”当时他气息微弱,我只模糊记着这话,直到后来翻开相册,看到那张穿粗布短打的男人握着长刀的照片,再顺着爷爷夹在相册里的半本

爷爷临终前塞给我的旧相册,藏着最后一位刽子手的唏嘘人生!

你能刷到这篇文章,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其实都是天意!老话说“言出必应”那么你不妨在评论区留下‘时来运转,八方来财’,顺手点个赞,关注我,发现更多精彩!

爷爷走的前一天,攥着我的手,颤巍巍地从枕头底下摸出个磨破边角的牛皮相册,嘴里念叨着:“这里面有个故事,你得听听,别像这人似的,一步错步步错。”当时他气息微弱,我只模糊记着这话,直到后来翻开相册,看到那张穿粗布短打的男人握着长刀的照片,再顺着爷爷夹在相册里的半本旧日记往下查,才知道照片上的人,是中国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也慢慢拼凑出那段藏在时光里的往事 。

你们有没有听过那种“年轻时有多风光,老了就有多落魄”的真实故事?邓海山的人生,简直把这句话演到了极致,今天我就用爷爷的日记当线索,把我挖到的这些细节讲给你们,保证都是你们在别处难听到的实在话 。

第一章:敢闯“鬼宅”的野小子,被刽子手一眼看中

爷爷的日记里写着,他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邓海山打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清末那时候,村里头有座老宅,墙皮掉得一块一块的,露出里面发黑的砖块,窗户纸破了好几个洞,风一吹就“哗啦哗啦”响,白天都没人敢靠近,更别说晚上了,大人们都说那宅子“邪性” 。

可邓海山倒好,放学路上总绕到老宅门口,背着小手,仰着脑袋瞅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有一回,他还捡了根树枝,扒拉着老宅门口的杂草往里探,草叶划过树枝发出“沙沙”的声音,他眼睛瞪得溜圆,一点都不怵。我想象着那画面,要是换做我小时候,早被同伴拉着跑了,可他倒好,愣是踩着杂草往里面走了几步,后来还是被路过的大人喊了回来 。

这事传到了当时有名的刽子手佟绍基耳朵里。佟绍基找邓海山的时候,正赶上他在自家院子里劈柴,手里的斧头抡得呼呼响,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的柴禾上。佟绍基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膀子力气,握刀稳”,还摸了摸他的手,说“粗糙结实,是块当刽子手的料” 。那时候邓海山家里穷,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佟绍基问他愿不愿意学这行当,他攥着手里的斧头,指节都泛白了,心里琢磨着“能挣钱填饱肚子,总比饿肚子强”,当场就点头应了 。你们要是搁在那个年代,碰到能解决温饱但不光彩的活儿,会怎么选 ?

第二章:日赚4块大洋的诱惑,把师傅的话抛到脑后

为了弄清楚邓海山当年有多“能赚”,我特意问了家里做历史研究的表哥,还翻了翻地方志。表哥说,清末民初的时候,普通人家一个月能挣1块大洋就不错了,够一家老小省吃俭用活下去,可邓海山执行一次死刑,就能拿到4块大洋,这钱在当时能买上百斤大米,相当于现在好几千块呢 。(为了确认这个数据,我还查了清末的物价资料,上面写着当时一斤面粉才3分钱,4块大洋确实是笔巨款,结合邓海山后来的选择,也就能理解他为啥停不下来了 )

邓海山第一次行刑完,拿着银子直奔集市。爷爷的日记里记着,村里老人说他当时嘴角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从卖糕点的摊子上买了一大包桂花糕,油纸包着,入手还带着点温热,闻着一股甜香。他一边走一边掰着吃,周围商贩的吆喝声、小孩的打闹声混在一起,那风光劲儿,村里没人不羡慕 。

可他师傅佟绍基退出这行的时候,特意把他叫到自家昏暗的屋里。佟绍基坐在老木椅上,手指一下下点着桌面,“咚咚”的声音在安静的屋里特别清楚,眉头皱得紧紧的,指着桌上的三炷香说:“海山,听师傅的,杀人别超99个,多一个都不行,不然准没好下场 。”邓海山当时点头如捣蒜,可心里早就被银子迷了眼,嘴上应着,转头就忘了。后来他跟人喝酒时说,当时就觉得“师傅太保守,多赚点钱才是实在的” 。你们有没有过被眼前的好处冲昏头,忘了别人劝诫的时候 ?

第三章:从噩梦连连到沿街乞讨,余生全是悔

爷爷的日记里有句话,我看一次心里就揪一下:“邓海山后来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夜里就抱着那把生锈的刀哭 。”

民国建立后,斩首被改成了枪决,邓海山彻底没了活儿干。从那以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晚上,他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床边的烛火忽明忽暗,映得墙上的影子晃来晃去,像极了他梦里那些模糊的人影。他经常半夜惊醒,浑身是汗,手里还紧紧攥着被子,嘴里念叨着“别找我,别找我” 。我摸着爷爷日记里夹着的一张小纸条,上面是老人回忆的邓海山的样子:“眼窝深陷,脸色蜡黄,手总不停发抖,碰到东西都像被烫着似的 。”

他想去寺庙出家赎罪,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跪在寺庙的蒲团上,双手合十,头埋得低低的,嘴里不停念着“求佛祖保佑,求佛祖原谅” 。可庙里的僧人摇着头说:“你手上沾了太多血,佛门之地容不下你 。”他当时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盯着佛像,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后来还是被僧人扶着出了寺庙 。

再到后来,他的钱花光了,只能沿街乞讨。头发白得像霜,衣服破得遮不住身子,佝偻着背,手里拿着个豁了口的破碗,在民国的街头,挨个向路人伸碗。可路人要么绕着走,要么皱着眉摆手,有的甚至还会说句“晦气” 。有次他在寒风里站了半天,一碗饭都没讨到,最后蜷缩在破庙的角落里,身旁放着那把早就生锈的长刀,眼神空洞地望着天上的云彩,嘴里喃喃自语,没人知道他在说啥 。

现在我把爷爷的相册和日记收在抽屉里,每次翻开,都能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邓海山的一辈子,挣过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可最后却落得孤苦无依的下场。其实哪有什么“报应”,不过是他当初为了钱,选错了路,又不听劝,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你们觉得,要是邓海山当初听了师傅的话,在第99次行刑后就收手,他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评论区跟我聊聊你的想法,下次我再给你们讲爷爷日记里其他藏着的老故事 。

来源:妙闻师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