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哥伦比亚国家统计局(DANE)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现实:该国出生率正持续且加速地大幅下滑。去年,全国新生儿活产数为453901例,相较于2023年下降了12%。如果将时间轴拉长至十年,与2015年相比,降幅则更为惊人:新生儿减少了207098例,即暴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拉美新说观点
哥伦比亚国家统计局(DANE)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现实:该国出生率正持续且加速地大幅下滑。去年,全国新生儿活产数为453901例,相较于2023年下降了12%。如果将时间轴拉长至十年,与2015年相比,降幅则更为惊人:新生儿减少了207098例,即暴跌31.3%——几乎锐减了三分之一。进入2025年,情况亦未见任何好转迹象。1月至7月的初步数据显示,新生儿总数为243870人,比2024年同期再次下降了6.6%。
显而易见,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群体,正在主动选择不生育子女。根据《哥伦比亚人报》读者的调查,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大社会症结:“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养育子女的开销过于巨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伴侣规模不断缩小,独居人群持续增多”;以及“多数人更倾向于将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深造或职业发展中,而非生育”。
经济研究机构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哥伦比亚独有,而是全球性的结构性趋势。全球生育率已从1970年代的平均每位女性生育5.0左右,断崖式下降至如今的2.2。该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生育率将跌破人口更替水平(即2.1),这一时间点比联合国十年前的预测整整提前了二十余年。更甚者,预测显示生育率仍将继续探底,至2100年,可能降至每位女性仅生育1.8个子女。
所谓的“更替水平”是人口学中的重要阈值,它指的是在长期内维持人口总量稳定所需的生育率,大致维持在每位女性平均生育2.1个子女的水平。
该智库补充道:“对于某些国家而言,问题已经不再是能否达到更替水平,而是生育率究竟会跌至多低。虽然1.6的生育率尚能维持一定的人口稳定性,但其他案例显示出更极端的下降轨迹——一旦跌破1.4,将导致一个国家的人口快速且持续地萎缩。”
与此同时,哥伦比亚正加速迈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已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进程。“根据预测,未来50年,国家人口总量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人口金字塔的结构将发生颠覆性重组,45岁以上群体将成为社会主体,”哥伦比亚金融投资公司经济研究部执行主任塞萨尔·帕邦(César Pabón)如是解释。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出生率下降的浪潮已席卷全国。2024年,降幅最为剧烈的地区包括瓦乌佩斯省(Vaupés,-21.0%)、苏克雷省(Sucre,-20.4%)、马格达莱纳省(Magdalena,-20.2%)和维查达省(Vichada,-19.4%)。
尽管在2015年至2024年间,部分地区由于统计方法的改进,出生人数曾出现增长,但整体收缩的趋势依然强劲而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来,今年6月首次成为全国出生率最低的月份。反之,8月取代了9月和3月,成为登记出生数最多的月份。此外,2024年全年及2025年至今的所有月份,新生儿数均未突破4万例大关。
BBVA研究经济学家索菲娅·奥拉尔特(Sofía Henao Olarte)指出,尽管持续下降的出生率普遍被视为国家福祉提升的反映,且“这无疑是性别平等与个人自主权的重大成就”,但从结构性与长远的视角审视,问题则要复杂得多。
奥拉尔特强调:“这种以人口金字塔倒置为特征的现象,标志着深刻的社会结构性变革,并将带来重大的经济影响。我们必须破除‘老龄化仅代表社会进步’的简单化迷思。”
她进一步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国家的医疗体系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年轻群体与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亟需进行改革,以有效应对慢性病激增和预期寿命延长带来的挑战。”
展望未来,她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非凭空提高出生率,而在于“智慧地”适应这场变革。这位专家不仅强调了在体面、有保障的条件下鼓励生育的重要性,更坚持认为,国家需要“制定可持续的老龄化政策,彻底摆脱对年轻缴费者养老金的路径依赖”。
总和生育率的持续走低是这场生育危机的核心指标。2024年,20至24岁女性的生育率降幅最大,减少了55.6个基点。在2015年至2024年间,15至19岁少女以及10至14岁女童的生育率同样出现了显著下降。
更令人警醒的是,哥伦比亚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平均每位女性仅生育1.1个子女。 目前,全国所有行政区的生育率均未超过2.0。而在2015年,惠拉、瓜希拉、亚马孙、塞萨尔等地区尚处于更替水平(2.1)之上。
国家统计局局长皮埃德·乌尔迪诺拉(Piedad Urdinola)指出:“哥伦比亚正呈现出生育数量持续减少且生育年龄不断推迟的趋势”。因此,出生率与生育率的双重下滑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更体现了经济环境、新生代对生活期望值,以及家庭生活模式转变的综合影响。
棕榈种植者联合会主席尼古拉斯·佩雷斯(Nicolás Pérez)警告称,人口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已在哥伦比亚的农村地区显现。佩雷斯强调:“人们寿命更长、健康状况改善,但随之而来的矛盾是劳动年龄人口在持续减少。棕榈种植业已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现实。在全国8200名棕榈种植者中,超过半数的年龄已超过55岁。从2016年到2023年,年轻种植者的比例持续下降,而46岁以上群体占比显著上升。这一趋势已十分明朗,亟需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此外,根据卫生部编制的《国家人口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哥伦比亚四分之三的女性不愿生育子女,仅有六分之一的女性表达了生育意愿。
哥伦比亚WWB基金会分析指出,这种社会变化不仅源于女性的个人选择,更受到了不利的结构性条件制约:就业机会匮乏、照护负担过重以及家庭共同责任的缺失。事实上,年轻女性拒绝生育的倾向尤为显著。
该基金会补充道:“将这场讨论简化为个人选择,会掩盖其背后的性别鸿沟、经济发展的保障缺失以及照护工作的沉重负担等深层次因素。 在体面就业、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众多女性将经济自主权放在首位,这绝非一时兴起或任性之举。”
哥伦比亚的数据公布正值全球出生率下滑趋势引发广泛关注。世界人口的峰值很可能出现在2050年代,且不会突破90亿大关,这远低于联合国此前预测的2084年将达到103亿人口。《经济学人》报道指出,在2000年至2010年间,全球生育率的下降速度翻了一番,而本十年间更是再度加速,年均降幅接近2%。
以首都波哥大为例,其生育率仅为0.91,甚至远低于日本东京的水平。这些严峻的数据引发关注之际,一群反堕胎的国会议员发起了一场名为“拯救哥伦比亚,生儿育女!”的运动,旨在制定提升本国出生率的策略。
保守党参议员毛里西奥·希拉尔多(Mauricio Giraldo)解释称,该倡议源于哥伦比亚面临的生育危机——新生儿数量的持续减少,这无疑将危及国家的未来。
哥伦比亚的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是全球趋势下的一个缩影。当“生”与“不生”成为一道复杂的社会经济题,你认为破局的关键在哪里?
作者介绍 迭戈·安德烈斯·巴尔加斯·里亚尼奥(Diego Andrés Vargas Riaño) 米格尔·奥兰多·阿尔盖罗(Miguel Orlando Arguello)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