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年,谢再兴兵败诸暨、乱箭穿心后身亡,朱元璋:屠尽谢家男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9:24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谢再兴,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领,从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到背叛者,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家族男丁尽数被杀的悲惨结局。

朱元璋为何对这位曾经的将领如此痛下杀手?谢再兴又是什么原因背弃主公的?

谢再兴原是朱元璋麾下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1353年,他开始追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当时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之一,急需像谢再兴这样既有勇略又懂谋略的人才。

谢再兴不负众望,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很快就被委以重任,担任了中翼副元帅这一重要职位。

朱元璋不仅重用谢再兴,还与他结为姻亲。谢再兴的长女谢翠英嫁给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二人结为夫妻。

这门婚事不仅拉近了朱、谢两家的关系,也让谢再兴在朱元璋阵营中的地位更加牢固。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扩大,谢再兴的职位也随之高涨。

1359年,朱元璋决定在浙江诸暨设立枢密分院,这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机构。

他任命谢再兴为枢密院判,这一任命表明朱元璋对谢再兴的能力和忠诚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诸暨地区,谢再兴负责镇守一方,抵抗张士诚的军队。张士诚当时也是争夺天下的重要力量之一,与朱元璋分庭抗礼。

谢再兴上任后不久,一场意外发生了。朱元璋的另一位重要将领胡大海因故被杀。

胡大海在朱元璋军中素有威望,他的突然死亡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朱元璋需要一位能力出众的将领来填补这一空缺,而谢再兴成为了最佳人选。他接替了胡大海的职务,负责指挥更大的军队。

在接任后不久,谢再兴就取得了诸全大捷,成功击败了张士信率领的十万大军。

这场胜利极大地提升了谢再兴在军中的威望,同时也巩固了朱元璋在浙江地区的统治。

随着朱元璋实力的不断壮大,他开始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性格特征——既重用人才,又极度猜忌。这种矛盾的性格特质最终导致了他与谢再兴关系的恶化。

事情的转折从一个严重的事件开始。谢再兴的两名部下——左总管和靡万户被发现私通敌人张士诚。在朱元璋眼中,这是不可饶恕的背叛行为。

他二话不说,立即下令处死了这两名军官。但朱元璋并未就此罢休,他命人将两位军官的人头悬挂在谢再兴的房中,这无疑是对谢再兴的一种警告和羞辱。

谢再兴看到自己的部下被如此处置,心中自然不快。

虽然他明白部下确实有罪,但朱元璋的做法似乎有些过于残酷,也暗示着对他本人的不信任。这一事件在谢再兴心中播下了不满的种子。

接着,朱元璋又在谢再兴的家事上做出了令人不解的决定。

朱元璋擅自安排谢再兴的次女嫁给了另一位将领徐达,这件事完全没有事先征求谢再兴的意见。

在古代社会,女儿的婚事本应由父亲做主,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谢再兴家长权威的公然挑战。

虽然徐达是朱元璋军中的栋梁之材,这门婚事在政治上对谢家也有利,但这种被强行安排的方式让谢再兴感到自己被轻视了。

最令谢再兴难以接受的是朱元璋对他军事权力的削弱。

经过诸全大捷后,谢再兴在军中的威望日益高涨,这开始让朱元璋感到不安。

为了防止谢再兴坐大,朱元璋派李梦庚到诸暨,实际上是要架空谢再兴的军权。这一举动表明朱元璋对谢再兴的猜疑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朱元璋的这一系列行动,从处死部下并悬挂人头,到擅自做主谢再兴女儿的婚事,再到派人架空他的兵权,每一步都让谢再兴感到被侮辱和不被信任。

原本的忠诚和依附关系开始动摇,谢再兴的心逐渐从朱元璋身边远去。

叛变的悲剧

1363年4月,谢再兴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重大决定——叛投张士诚。

这一决定无疑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背后是谢再兴对朱元璋日益增长的不满和对自身处境的担忧。

谢再兴选择投奔张士诚并非偶然。张士诚当时是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之一,实力雄厚,占据苏州、杭州等繁华地区。

张士诚也很清楚谢再兴的价值,愿意给予他崇高的地位和充分的信任。对谢再兴来说,这是一个能够摆脱朱元璋控制、重获尊严的机会。

谢再兴叛变的消息传到朱元璋耳中时,朱元璋既震惊又愤怒。

一方面,他没想到自己一手提拔的重要将领会背叛自己;另一方面,谢再兴熟悉朱元璋军队的布防和战略,他的叛变无疑给朱元璋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朱元璋立刻做出反应,派遣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带兵追剿谢再兴。

李文忠是朱元璋信任的将领,作战勇猛,指挥有方。他率领精锐部队迅速向谢再兴驻守的地区进发。

1364年,也就是谢再兴叛变后不到一年,决定性的战役在诸暨打响。李文忠指挥的军队与谢再兴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谢再兴虽然是名将,但此时他的部队刚刚投靠张士诚不久,内部尚未完全稳定,而李文忠带领的是朱元璋军中的精锐。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谢再兴的军队不敌李文忠的强大攻势,节节败退。在混战中,谢再兴被万箭穿心,惨死沙场。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谢再兴的死亡并未平息朱元璋的怒火。

朱元璋下令彻底清除谢再兴家族中的所有男性成员,包括谢再兴的弟弟谢三、谢五在内,无一幸免。

这是朱元璋对叛变者的无情惩罚,也是他向其他可能有二心的将领发出的严厉警告。

谢再兴兵败身亡,谢家男丁被屠戮殆尽,这本是一个彻底的悲剧。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对谢家的女性成员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她们得以保全性命,甚至其后代还拥有了显赫的地位。

谢再兴的长女谢翠英早已嫁给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尽管她的父亲犯下叛变大罪,朱元璋却没有迁怒于她。

谢翠英和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后来被封为靖江王,成为显赫的藩王。这表明朱元璋在处理叛臣家族时,仍然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理性和区别对待。

更为奇特的是谢再兴次女的命运。她就是那个被朱元璋擅自安排嫁给徐达的女儿,后来被追封为中山武宁王夫人,享有极高的荣誉。

她的女儿徐氏更是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成为皇后。

这意味着,谢家的血脉通过女性这一支,竟然与朱元璋家族有了更深的联系。

朱元璋对谢家女性的这种处理方式,反映了他在残酷之外的另一面——他能够将政治仇恨与家族血缘分开对待。

在他眼中,谢再兴的背叛是不可饶恕的,必须连根拔除这一威胁,但谢再兴的女儿们并未直接参与叛变,而且已经通过婚姻成为朱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保留!

谢再兴,一个曾被重用的将领,因为主君的猜忌和一系列"羞辱",最终走上了叛变的道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朱元璋处置谢家的方式也揭示了他性格中的复杂性,既狠辣无情又有所区别!

资料来源:

《明史·谢再兴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朱元璋与其心腹大将》,历史研究出版社,2018年版

《明朝开国将领研究汇编》,国家档案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2020年版

来源:蜀山史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