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号下午4点,香港高等法院又一次就娃哈哈创始人宗家的遗产纠纷案开了聆讯,最后直接驳回了宗馥莉那边提出的五项上诉理由。这就意味着,香港汇丰银行账户里那笔18亿美元(大概141亿港元)的资产,在官司没结束前还得继续被冻结着。
9月26号下午4点,香港高等法院又一次就娃哈哈创始人宗家的遗产纠纷案开了聆讯,最后直接驳回了宗馥莉那边提出的五项上诉理由。这就意味着,香港汇丰银行账户里那笔18亿美元(大概141亿港元)的资产,在官司没结束前还得继续被冻结着。
这场官司啊,看着就跟一场早就安排好的家族大戏似的。根据香港法院8月1号披露的判决书里说的,宗庆后以前还跟宗馥莉签过委托协议,让她给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设立三个境外信托。
宗庆后这安排啊,看着是花了不少心思精心设计的。根据香港高院之前披露的文件,他打算设立三个信托,分别是给宗继昌的“信托A”、给宗婕莉的“信托B”、给宗继盛的“信托C”。每个信托的金额是7亿美元,这三个信托合在一起叫宗氏境外家族信托,总金额加起来有21亿美元呢。
这份信托计划还有着特别严格的规则。判决书里写着,这信托是“不动本信托”,意思就是信托资产继续在香港汇丰银行做固定收益投资,只拿利息收益来分配,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动用信托财产的本金给受益人分。这么设计的意思,看着是为了保障几个子女能长期生活,同时也避免本金被一下子就花光了。
宗庆后还特意规划了信托的管理过渡期。按照他当初的想法,信托刚设立的时候,先以一个PTC模式过渡到专业受托人阶段,在PTC这个过渡阶段里,宗馥莉来当受托人的股东。可等过渡期一结束,宗馥莉就不能再参与信托的任何管理了,全都交给“宗氏三兄妹”来管。
信托计划看着是挺完美的,可真到执行的时候就出问题了。宗馥莉被指控说故意拖延设立信托,还拒绝签相关的文件。更让人起争议的是,那些没经过授权的资金转移,反倒成了双方闹上法庭、对簿公堂的导火索。
法院文件里显示,到2024年5月31号为止,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在香港汇丰银行的账户里存着17.99亿美元。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大概有110万美元从这个汇丰银行账户里被转走了。这笔资金的变动,一下就引起了宗继昌他们三个人的高度警觉。
宗继昌他们三个人提起诉讼的目的特别明确:就是要保全汇丰银行账户里的那些资产,要求宗馥莉好好履行父亲的遗嘱,支付资产产生的利息,还得赔偿他们因为资金被转移而受的损失。
这场诉讼说到底就是一场资产保卫战,香港法院下的保全令,其实就相当于暂时把有争议的资产冻结了,等着杭州法院那边出最终的判决。
宗馥莉那边不服8月1号的原判决,就提出了五项上诉的理由。她还质疑香港法院依据《高等法院条例》第21M条来审理这个案子到底合不合适,觉得原告应该先向内地法院申请类似的救济措施。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宗馥莉那边说,宗氏三兄妹根本没法证明他们对汇丰银行账户里的资产拥有信托受益权或者财产权益。这说法直接就挑战了原告的诉讼资格。可香港高等法院最后还是把这些理由一条条都驳回了。
虽说上诉被驳回了,但香港高院还是同意了一个挺重要的让步:就是暂缓执行那个披露令。这意思就是,可以暂时不用披露汇丰账户里资金的具体流向。披露令暂缓执行,就跟按下了暂停键似的,给了宗馥莉那边一定的缓冲时间。
根据最新公布的判决书里说的,被告在2025年8月15号申请了上诉许可,原告在2025年9月1号提交了反对的书面陈词,之后被告又在2025年9月8号提交了答辩书。这么密集的法律文件往来就能看出来,双方都在为这场说不定要拖很久的法律战做足了准备。
这场遗产争夺战还有个挺独特的地方,就是香港和内地的诉讼程序是同时进行的。香港法院下的保全令,会一直有效到杭州的诉讼结束,或者法院有进一步的指令为止。这也能看出来香港法院对内地司法程序的尊重和配合。
杭州那边的案子也一样特别受关注。娃哈哈方面之前还透露过,已经向最高人民法院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这些多个部门投诉举报了杭州法院,就希望上城区法院能赶紧审理这个案子。
娃哈哈方面还特意强调,在杭州中院的案子里,他们的诉求压根没涉及娃哈哈集团的股权,而且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早就有遗嘱公证明确说了是宗馥莉100%继承的,现在也已经完成了工商登记。
香港和内地这两地诉讼的焦点不太一样。香港的诉讼主要是盯着资产保全这事儿,而杭州的诉讼则是围绕着遗产最终怎么分配来的。这种两边同时打官司的模式,不光增加了案子的复杂性,也拖长了解决争端的时间。
有文件显示,娃哈哈说不定从2026年的销售年度开始,就要启用一个新品牌叫“娃小宗”。这举动其实也暗示着,宗馥莉已经预想到可能会有品牌归属上的变数了。
一般来说,家族企业内部的纠纷,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协商妥协,而不是非得在法庭上争个你输我赢。可到现在为止,宗家的家族成员之间,还没表现出明显的想和解的意思。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