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松辽盆地北部,一场静默的能源革命正在千米深的地下悄然进行。2025年9月,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传来捷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58亿吨!标志着我国在陆相页岩油勘探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随着这一亿吨级"地下粮仓"的落成,大庆油田这座老工业基地正焕发出新
在松辽盆地北部,一场静默的能源革命正在千米深的地下悄然进行。2025年9月,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传来捷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58亿吨!标志着我国在陆相页岩油勘探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随着这一亿吨级"地下粮仓"的落成,大庆油田这座老工业基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国家能源安全再添厚重砝码。
01技术破冰解锁“磨刀石”宝藏
古龙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之路,是一部攻坚克难的科技史诗。与传统砂岩储层不同,页岩油藏于致密如"磨刀石"的岩层中,孔隙细微至纳米级别,开采难度堪称世界级挑战。面对这一难题,勘探团队创新形成"甜点体识别+立体开发"技术体系,犹如为地下油藏绘制精准"导航图"。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如同给地层做"CT扫描",精确识别0.5米薄储层;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则化身"穿针引线"的巧手,在复杂地层中实现2000米水平段精准穿行;多段压裂技术更是在坚硬岩层中开辟出"高速公路",使单井产量提升3倍以上。这套自主技术体系不仅打破国外垄断,更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陆相页岩油规模开发的国度。
02能源版图的战略支点
新增1.58亿吨储量背后,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深层考量。大庆油田作为"共和国长子",已累计生产原油24.8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古龙页岩油的突破,让这座开发60余年的老油田重获新生。
从经济价值看,按当前国际油价计算,新增储量价值超5000亿元,可支撑2500万吨产能建设。从战略意义看,该区块探明储量累计达15.5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油田。更为关键的是,古龙示范区已形成10项技术标准、15项开发规范,其"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模式正复制到鄂尔多斯、准噶尔等盆地,为我国页岩油产业规模化开发提供"样板间"。
03绿色开发书写生态答卷
在黑色黄金涌动的背后,一场绿色变革同步上演。古龙示范区创新应用"采油不见油"的清洁生产技术:钻井液循环利用率达100%,压裂返排液处理后再利用率超90%,油泥含油率降至0.3%以下。地面设施采用"丛式井场"设计,较传统模式节约用地60%,让采油树与农田和谐共生。
更令人瞩目的是"碳驱油"技术的突破——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层,既提高采收率10%以上,又实现万吨级碳封存。这种"以废治废"的循环模式,使吨油碳排放强度下降25%,为老油田绿色转型开辟新路径。示范区还建成3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绿电4000万千瓦时,正朝着"零碳油田"目标迈进。
古龙页岩油的突破,不仅拓展了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纵深,更彰显了能源科技创新的中国智慧。当钻头穿透亿年岩层,获取的不仅是工业血液,更是端牢能源饭碗的底气。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这座地下"金"库正持续释放着澎湃动能。
来源:碳氢能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