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8年3月17日,一个载入中国科技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在天津无线电厂(又称七一二厂)成功试制并接收信号,标志着中国电视工业的正式诞生。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电视机,就是“北京牌”820型黑白电视机,它不仅填补了我国电视制造的空白,更开启了亿万家庭
1958年3月17日,一个载入中国科技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在天津无线电厂(又称七一二厂)成功试制并接收信号,标志着中国电视工业的正式诞生。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电视机,就是“北京牌”820型黑白电视机,它不仅填补了我国电视制造的空白,更开启了亿万家庭的“视界”之门。
上世纪50年代,当世界电视技术方兴未艾,中国在电视领域仍是一片空白。1957年,国家将研制国产电视机的重任交予天津无线电厂。在既无图纸、无元器件、也无专家指导的艰难条件下,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技术人员,以一台苏联“红宝石”牌电视机为唯一参考,开启了“拆解—研究—仿制—创新”的攻坚之路。
他们手工绕制偏转线圈,反复调试高压电路,攻克大电流磁偏转、超高压绝缘、电磁干扰屏蔽等一道道技术难关。除显像管依赖进口外,其余上千个零部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与生产。最终,一台35厘米(约14英寸)屏幕的电子管式CRT黑白电视机“北京牌”820型,诞生于简陋的厂房之中。
1958年3月17日晚,实验室灯火通明。当屏幕上清晰地播出动画片《小猫钓鱼》,伴音清晰、图像稳定时,全场沸腾。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验证,更是一次民族自强的宣告。随后,首批15台电视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完成组装,正式投入使用。
为何产自天津的电视机命名为“北京牌”?为彰显其国家级意义,研制团队决定以首都命名,寄托对新中国科技崛起的深切期盼。这一名字,从此镌刻进中国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这台“华夏第一屏”的诞生,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更拉开了中国电视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序幕:1970年,同一工厂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实现从黑白到彩色的跨越;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视产业迅速崛起,完成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模拟到数字的技术迭代;进入21世纪,液晶、OLED、超高清、智能电视层出不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2018年,中国电视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7%以上,TCL、海信、创维等品牌闪耀世界舞台。
如今,这台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北京牌”820型电视机,静静陈列于天津通信广播公司产品陈列室,见证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广东惠州的TCL电视博物馆,也有专题展区讲述中国电视从追赶到引领的奋斗历程。
“华夏第一屏”不仅是一台电视机,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凝聚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信念,也照亮了中国智造从起步到腾飞的漫漫长路。从一间车间的微光,到全球荧屏的璀璨,这束光,仍在延续。
来源:雄霸天下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