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去年赚了200万,告诉我一些很深刻的道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20:20 1

摘要:老同学阿哲以前跟我一样在公司做销售,去年突然辞了职,做“高端家电深度清洁”,一年就赚了200万。上个月约他吃饭,他没聊“风口”“机遇”,只说三句掏心窝的话,每句都带着他踩坑后的清醒,比听10节商业课都管用。

老同学阿哲以前跟我一样在公司做销售,去年突然辞了职,做“高端家电深度清洁”,一年就赚了200万。上个月约他吃饭,他没聊“风口”“机遇”,只说三句掏心窝的话,每句都带着他踩坑后的清醒,比听10节商业课都管用。

第一句:“别挤大热门,去钻‘没人盯的小冷门’——热门里全是镰刀,冷门里藏着肥肉”

阿哲刚辞职时,也想过做“社区团购”“直播带货”,但调研后发现:社区团购里全是大平台,拼价格根本拼不过;直播带货要投流、找达人,没10万启动资金不敢动。后来他发现个“小冷门”:身边买了万元以上冰箱、烤箱的朋友,总抱怨“里面的油污、异味洗不干净,找保洁公司只会擦表面,没人能做深度清洁”。

他没犹豫,花5000块学了家电拆解清洁技术,又花300块做了个简单的宣传单,印着“洗一次烤箱=延长3年寿命,清除90%油污异味”,往高端小区的物业办公室送。第一个月就接了23单,客单价680元(洗一台高端烤箱),扣除清洁剂、工具成本,每单能赚450元。

“冷门的好处是‘没竞争’,你定的价就是市场价;热门的坏处是‘拼到血亏’,你卖100块,别人敢卖80块。”阿哲说,去年他没拓新业务,就盯着“高端家电清洁”这一个冷门做:洗冰箱、洗油烟机、洗中央空调,甚至帮客户清洗万元以上的咖啡机。年底算下来,光洗中央空调的单子就有80多单,每单利润1200元,占了全年营收的40%。

反观他之前的同事,跟风做直播卖美妆,投了5万流费,只卖了3万货,最后亏得把设备都卖了。“不是热门不好,是普通人没资源跟大玩家抢;冷门没人盯,你只要把服务做透,就能赚稳钱。”

第二句:“客户不是‘做一次买卖’,是‘养着赚一辈子’——拉1个新客的钱,能养10个老客”

阿哲赚200万,有60%的收入来自老客户复购和转介绍。他的“养客户”方法特别笨,却特别管用:

- 每次清洁完,他会给客户发一张“家电保养卡”,上面写着“3个月后免费上门检查一次,帮你擦表面灰尘、测设备状态”;

- 客户家里有其他家电要清洁,报上次的订单号就能打9折;

- 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来,新客户减50元,老客户能领一张“免费清洁小家电”的券(比如清洁咖啡机、微波炉)。

有个客户去年找他洗了烤箱,3个月后他上门做免费检查时,发现客户的冰箱也需要清洁,当场就签了单;后来这个客户又介绍了5个邻居来,阿哲光靠这一个客户,就多赚了1.2万。“拉一个新客户,要花300块印传单、跑小区,还不一定能成;但养一个老客户,只需要花点时间做售后,就能让他反复下单、帮你介绍人——这账谁都会算。”

他给我看手机里的客户表,每个客户后面都记着“上次清洁时间、家电型号、客户需求”:张姐家的冰箱有宝宝辅食,清洁时要格外注意消毒;李哥家的烤箱每周用3次,建议2个月清洁一次。“你把客户的事记在心里,他才会把你记在心里——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是‘把客户当成长期朋友’,朋友多了,钱自然就来了。”

第三句:“成本不是‘省出来的’,是‘算出来的’——该花的钱别省,该砍的钱一分都别多花”

阿哲刚做清洁时,也犯过“乱花钱”的错:花2000块买了一套进口清洁剂,结果发现国产的效果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一半;雇了一个全职助手,一个月开5000块工资,结果淡季没单子,助手天天闲着。后来他学会了“算成本”,一年光成本就省了15万。

他的“算账逻辑”很简单:

- 该花的钱不省:花800块买了一台“高温蒸汽清洁机”,虽然贵,但清洁效率比普通机器快2倍,以前一天只能接2单,现在能接4单,多赚的钱早把机器钱赚回来了;给客户的“保养卡”印的是加厚铜版纸,虽然比普通纸贵3倍,但客户觉得“专业、靠谱”,复购率高了10%。

- 该砍的钱一分不多花:清洁剂全换国产的,成本降了50%;助手改成“兼职”,按单算钱,接一单给100块,淡季没单子不用发工资;不用租办公室,把家里的小阳台改成“工具间”,省了每月3000块房租。

“很多人赚不到钱,不是因为赚得少,是因为成本没算明白——要么乱花冤枉钱,要么该花的钱不花,最后利润全被成本吃掉了。”阿哲去年做了个“成本表”,每笔支出都记着“花这笔钱能带来多少收入”:花100块买清洁工具,能多接5单,赚2250块,这钱就该花;花50块印普通传单,只带来1单,赚450块,这钱就该砍,换成更便宜的线上推广。

最后他说:“我赚200万,不是因为聪明,是因为没贪、没飘、没瞎折腾”

吃饭结束时,阿哲说:“去年很多人劝我‘趁火打劫,把客单价涨一倍’,我没干,怕客户跑了;也有人劝我‘开分店、招加盟’,我也没干,怕服务跟不上砸了招牌。我就守着‘高端家电清洁’这一个业务,把老客户养牢,把成本算清,一年下来就赚了200万。”

我突然明白,阿哲能赚钱,不是因为他遇到了“风口”,是因为他懂:做生意不用追热门、玩套路,只要找到“没人盯的小需求”,把客户当成“长期朋友”,把成本算明白,就算从一个小业务做起,也能慢慢赚到钱。

来源:极度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