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一则“驴友在雪山之巅滑坠落崖”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视频中,一队登山者正在雪峰上行走,一名身穿红色衣服的登山者突然前倾,瞬间滑坠并消失在画面外。
一段短短的视频记录了一位登山者生命的最后时刻,海拔5588米的雪山上,红色身影在滑坠后消失于茫茫雪线之下。
9月25日,一则“驴友在雪山之巅滑坠落崖”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视频中,一队登山者正在雪峰上行走,一名身穿红色衣服的登山者突然前倾,瞬间滑坠并消失在画面外。
当地相关部门向媒体确认,这起悲剧发生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境内的那玛峰,一名30多岁的男性登山者不幸遇难。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场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01 违规攀登:未开放雪山的致命之旅
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登山事故发生在9月24日。视频资料显示,事故发生前,登山队正在雪线以上行进,红衣登山者当时处于蹲姿状态,当其起身时,身体突然前倾并发生滑坠。
康定市教育体育局向媒体确认,事故发生时,这支登山队属于“偷登”——即未经报备擅自攀登。那玛峰目前处于未开放状态,这些登山者没有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登山许可。
现场救援迅速展开。康定市贡嘎山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派出了专业救援队伍前往现场实施救援。由于雪山救援的专业性和危险性,消防救援大队也参与了行动。
失联者很快被找到,但已不幸遇难。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透露:“滑坠下来直接落到碎石里面了,已经滑出有雪的地方了。”
02 遇难者身份:32岁登山爱好者,为拍照解开安全绳
遇难者洪某,32岁,来自阿坝州小金县。洪某的亲戚向媒体介绍,洪某没有成家,在家务农,平时也会带游客。
关于洪某的登山经验,存在一些矛盾信息。据亲属透露,洪某持有“协作证”,但不确定他此次是以什么身份登山。而四川省登协相关人员则明确表示,洪某不是向导,是一名登山爱好者。
事故原因指向一系列违规操作。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分析:“(初查)系他被冰爪绊了,他很多动作都违规了,如果冰爪不放,绳子不解,可能不会遇难。”
具体来说,洪某是在登顶后解开了安全绳,准备给同行游客拍照,站起来时被冰爪绊倒而发生滑坠。
03 事故细节:滑行两百余米,海拔5300米处坠落
另一位当时攀登那玛峰的登山者向极目新闻记者描述了更详细的事发经过。事故发生在9月25日清晨,当时她距离事发地约一百米。
据现场其他登山人员告知,洪某当时站在冰裂缝旁边拍照,解开了结组绳(安全绳),手里也没拿冰镐。这一细节揭示了事故发生的具体环境——冰裂缝是高山攀登中的重大危险因素。
洪某滑坠后,滑行了两百余米,最终坠落在海拔5300米左右的地方。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指出,洪某已经滑出了雪地区域,落在碎石中。
“就在C1营地的上面一点点,营地都看得到。” 这一细节表明事故地点距离登山营地并不远,但高山环境的危险性仍然致命。
04 地理环境:那玛峰虽为“初级”技术型雪山,危险不容小觑
那玛峰海拔5588米,是贡嘎山的卫峰之一,属于典型的初级技术型雪山。因其登顶难度相对较低,且风景优美,常年吸引大量登山爱好者。
然而,“初级”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公开资料显示,那玛峰去年曾出现长约50米的冰裂缝,导致甘孜教体局暂停了所有登山活动的行政许可。虽然今年已重新开放,但山体状况仍存在不确定性。
雪山环境变幻莫测,山顶冰面湿滑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登山者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悲剧,尤其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
当地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特别指出,那玛峰不属于景区,登山爱好者前往时需要向教育体育局报备。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登山者的安全,但违规攀登现象仍时有发生。
05 救援进展:遗体转运中,家属已赶赴现场
事故发生后,洪某的家人已紧急赶往事发地。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开展遗体转运和后续调查工作。
高山环境下的遗体转运工作异常艰难。工作人员描述:“尸体还在5300多米的地方。我都给村民说了,出于人道主义,尽量不收钱(把遗体)拉下来。”
康定市教育体育局表示,预计遗体将在9月26日晚间运送下山。目前,政府部门仍在处理相关事宜。
06 行业反思:登山安全警钟再次敲响
这起事故再次凸显了登山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专业准备的重要性。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很多动作都违规了,如果冰爪不放,绳子不解开,可能不会遇难。”
登山运动,尤其是高海拔雪山攀登,需要系统的训练和严格的装备检查。那玛峰作为“初级技术型雪山”,可能给部分登山者造成了“容易征服”的错觉,但事实上,任何高山环境都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
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搜索结果显示,今年7月,四姑娘山二峰也曾发生登山者滑坠身亡事件。这些接连发生的事故为登山安全敲响了警钟。
违规攀登现象屡禁不止,也反映出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康定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指出,文旅局对于爬雪山没有审批的权限,登山爱好者需要向教育体育局报备。
一个细节令人唏嘘:洪某的遗体最终落在海拔5300米处的碎石中,距离C1营地仅“一点点”距离。救援人员指出,如果当时他登顶后没有解开安全绳,如果起身时没有被冰爪绊倒,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登山爱好者们常说“山就在那里”,但每一次攀登都需要敬畏与准备。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简单而直接的总结,或许是对这起悲剧最深刻的注脚:“他很多动作都违规了,如果冰爪不放,绳子不解开,可能不会遇难。”
来源:上进芒果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