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25 日清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那玛峰雪山上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画面中一名身着红衣的登山者突然失去平衡,沿陡峭雪坡急速滑坠两百余米后消失在众人视野。
9 月 25 日清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那玛峰雪山上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画面中一名身着红衣的登山者突然失去平衡,沿陡峭雪坡急速滑坠两百余米后消失在众人视野。
9 月 26 日,官方通报确认 32 岁的登山爱好者洪某已不幸遇难。这场发生在海拔 5588 米雪山的悲剧,不仅让一个家庭陷入悲痛,更引发了公众对户外探险安全与规则的深度思考。
视频画面记录下了那个令人心悸的瞬间:在那玛峰 C1 营地附近的雪脊上,洪某试图站起时身体突然失衡,几次挣扎着想稳住身形却徒劳无功,最终如断线风筝般沿冰雪坡滑坠。
同行者的惊呼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却无法改变悲剧的结局。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迅速出现各种猜测:有传言称遇难者是经验丰富的女向导,也有说法称滑坠者已被及时救起。
直到 9 月 26 日,当地相关部门和家属才证实了遇难者身份信息。他的家人在接到消息后连夜赶赴现场,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亲属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当地工作人员透露,为了减轻家属负担,已协调村民尽量免费参与遗体转运工作。
那玛峰作为贡嘎卫峰之一,海拔 5588 米,因能清晰观赏贡嘎雪山全景而备受登山爱好者青睐。
这座被定位为 "初级技术型雪山" 的山峰,在登山圈内以 "难度适中" 著称,天气条件良好时甚至可实现 "一日登顶",这使其成为众多登山新手的 "打卡地"。
公开信息显示,那玛峰的登山服务报价差异显著,从千元到数千元不等。有登山者透露,不算装备费用,仅向导和骑马等基础费用就可达 6000 元左右。这种 "丰俭由人" 的消费模式,进一步降低了登山者的心理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该山峰去年曾因出现 50 米长的冰裂缝而被暂停所有登山许可,虽今年重新开放,但潜在的地质风险并未完全消除。
"初级" 标签下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危险。高海拔环境下的低温、缺氧、复杂地形,以及随时可能变化的天气,都使这座 "入门级" 雪山暗藏杀机。
登山者往往被 "难度低" 的评价麻痹,忽视了 5000 米级山峰固有的风险属性。
康定市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的一句话点出了事件的关键:"他们没向我们报备,没给我们说就悄悄上去了。" 那玛峰并非正规开放景区,根据规定,攀登者需提前向教体部门报备并经乡镇政府确认。
这种报备制度绝非形式主义,而是建立救援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
洪某一行人的 "偷登" 行为,反映出部分登山者对规则的漠视。他们错误地认为报备只是 "走流程",却忽视了这一程序背后的安全价值。
在通信信号不稳定、地形复杂的高海拔区域,未登记的登山活动一旦发生意外,救援力量难以快速获取准确位置和人员信息,极大增加了救援难度和风险。
当地向导市场的混乱也为违规登山提供了土壤。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向导报价信息,从千元到数千元不等,缺乏统一规范。
这种松散的市场环境,使得安全标准难以落实,为事故埋下隐患。
洪某的个人情况为这场悲剧增添了更多唏嘘。这位 32 岁男子,平时在家务农,闲暇时兼职带领游客登山,持有协作证但并非专业向导。
按理说,具备基础登山知识的他应当明白安全装备的重要性,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根据调查结果,洪某为给同行者寻找更佳拍照角度,自行解开了安全绳,手中也未持冰镐。这个在平原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在海拔 5000 多米的冰封陡坡上却等同于自杀。
当他起身时,脚下的冰爪意外绊倒冰层,失去保护的身体瞬间失去控制,最终滑坠至海拔 5300 米左右的碎石区域。
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冰爪没固定、安全绳解开,多个违规动作直接导致了悲剧,少一个都可能避免。"
安全绳作为登山者的 "生命线",其重要性在高海拔登山中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个本应具备安全意识的 "半专业人士",却因一时疏忽亲手切断了自己的生命保障。
事件中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同行者的责任。据另一名登山者回忆,事发时她距离现场约一百米,能清楚看到洪某挣扎的痕迹。
那么,在洪某解开安全绳、放下冰镐的过程中,同行人员是否进行过劝阻?
登山运动中,结组行进的意义不仅在于共同前进,更在于相互监督和保护。尤其在高风险区域,团队成员间的安全提醒可能直接关系到生死。
同行者的沉默或纵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悲剧的催化剂。这种集体安全意识的缺失,反映出部分户外群体对风险认知的严重不足。
那玛峰悲剧暴露出的,是当前户外探险领域存在的多重隐患。
一方面,"初级雪山"、"轻量探险" 等标签过度美化了高海拔登山的风险,吸引了大量经验不足的爱好者;另一方面,非景区自然区域的监管盲区,使得安全规范难以落实。
四川省登协相关人员的提醒发人深省:攀登非景区山峰需提前报备并具备专业技能。然而现实是,社交媒体上的绝美风光分享,往往有意无意淡化了背后的风险。
许多登山者只看到 "一日登顶" 的成就感,却忽视了高海拔环境下哪怕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致命。
洪某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玛峰的雪山之上,留给世人的是沉重的警示。户外探险不是冒险,更不是赌命。
在自然面前,人类应当保持敬畏之心,任何时候都不应将安全作为换取美景或刺激的筹码。当规则被漠视,当安全被轻视,再美丽的风景也可能变成吞噬生命的陷阱。
这场悲剧的警钟,不仅为每一位登山爱好者而鸣,也为整个户外探险行业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唯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将安全置于首位,才能让更多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平安返回。
来源:游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