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风拂柳,湖波映月。9月26日晚,台城脚下、玄武湖畔,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第十四届“青春·明月·梦想”月光诗会在诗意与自然交融的夜色中拉开帷幕。十三中师生以天地为幕、湖月为景,共赴诗歌盛宴。
清风拂柳,湖波映月。9月26日晚,台城脚下、玄武湖畔,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第十四届“青春·明月·梦想”月光诗会在诗意与自然交融的夜色中拉开帷幕。十三中师生以天地为幕、湖月为景,共赴诗歌盛宴。
千年湖月
邂逅十四载诗心
沉浸式体验十三中藏不住的文学浪漫
菱洲之上一轮明月,见证过六朝岁月变迁,也承载了十三中人的诗心跋涉。
月光诗会
南京十三中三大语文传统节日之一
它既是学校语文课程基地的重要实践载体,也是南京基础教育界一张璀璨的文化名片。活动创办十四载,始终以诗为媒、以月为镜、以现代诗歌的学习与展示为核心,秉承多年来十三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理念,凝聚着一代代十三中人的青春记忆。
当"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化作湖风中的吟唱,当"时时有语文学习的机会"在月光下流淌,语文学习便不再局限于课本与篇章,而是如清泉般汩汩注入十三中学子的青春血脉,成为他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天地为幕,明月为灯
为十三中七秩芳华献上诗意礼赞
七十年教育坚守,十四载诗心不辍。本次月光诗会,既是对青春的歌颂,也是对十三中七十周年华诞的深情献礼。
“青春是生命的勃发,是同学们此刻拥有的最宝贵财富;明月是永恒的见证,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不变的情怀;梦想是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方向。”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翼飞的精彩致辞为本次月光诗会拉开帷幕。
现场,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秦小斌向学校赠送精品书籍,为诗会增添了浓厚的书香底蕴。
二十个班级
“诗意PK”!
月光为证,照亮十三中学子青春舞台
青春如诗,明月如镜。现场,二十个班级依次登台,围绕“青春·明月·梦想”主题,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精心挑选或创作了与之相应的诗篇。
《月光下的青年》将静谧月色与炽热理想悄然融合,《从青春起航》如轻舟推开夜的波澜,驶向远方无垠的星河。而后,《少年中国说》以铿锵之音重振雷霆,唤醒沉睡的壮志。
一首《回答》,仿佛与黑夜对话,语言如石落静潭,掷地有声;《以梦为马,青春盛大》则驰骋于想象的旷野,奔向诗意的天际。《号角声里的青春》随后吹响,旋律昂扬,如晨曦穿透云层,照亮前行的方向。
《致青春》低回婉转,《衔明月之火,向青春之歌》炽烈奔放,《青春待灼》静默中积蓄力量——每一个节目都如一颗星,在深邃的夜空中点亮属于自己的一寸光。
《以梦为翼》越过现实疆界,《凤凰涅槃》在诗句中完成重生。
《月光下,青春与梦想共舞》轻盈翩跹,《十三中月夜·青春启明》如灯塔般照亮十三中学子前程之路,《月起新程续华章》则起笔书出别样的诗缘,而《月光下的中国》则将绵绵情怀铺展至万里山河。
《韧性青春》以柔韧之姿迎接风雨,《梦想点亮青春》用希望之火点燃黑夜。《月耀台城,梦筑青春》筑起理想的城池,坚定而恢弘。
《月的岁月》温柔流淌,似时光低语,抚过每一段年轻的心事。
最后,一首《青春》,十三中学子以最纯粹的声音回归本真,为这个夜晚写下清澈而深情的注脚。
十三中学子以声传情、以诗言志,既有对经典篇章的深情演绎,也有对时代青春的原创表达。诗歌在湖风月色中流淌,青春在千年文脉中绽放,展现出十三中学子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点赞!
看十三中学子
将平凡诗行“炼”成璀璨星光
诗心相印,声韵流转。一台出色的诗朗诵,源自每个成员对诗歌的深切理解与心灵共鸣,也离不开他们在舞台上的生动诠释。而这背后,更凝聚着整个团队积极协作、倾情投入的汗水与热忱。
从笔墨间的策划选稿,到声韵里的诵读排练;从一次次的调整磨合,到彼此间的欣赏共进。十三中的文学课堂不再囿于教室,形式也从传统走向灵动与创新。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的拔节生长,终将一行行诗句,化作一场又一场声画交融的视听盛宴,如星子坠入夜空,在舞台之上,璀璨绽放。
而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幕后,同样流淌着静谧而坚定的诗行。候场的学子整理衣领,低声默诵词句,眉宇间既有青涩的紧张,亦有破茧而出的从容;穿梭其间的志愿者如暗夜中的引航者,以无声的协作托举着整场诗意的航行。这些未被聚光灯照亮的身影,共同构成了月光诗会最温暖、最坚实的部分。
把最美的诗行
最铿锵的声场
留在梦想起航的地方
嘉宾点评
姜林杉老师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江苏省“四名人才”获得者,“学习强国”全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广电总台播音指导
“同学们,去做个主角吧!去做个诗‘鲜’吧!去做个‘朗友’吧!
梦想不会凉,像青春永远鲜亮的模样,像十三中校园里永远年轻的香樟。
记得你们曾在这里,以月为灯、以梦为马,把最美的诗行、最铿锵的声场留在这里——梦想起航的地方。”
特邀嘉宾姜林杉老师以温润嗓音为青春诗篇作注,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对诗歌内涵的深入理解与舞台表现的创新意识,为整场诗会升华出隽永意境。
颁奖仪式
随后的颁奖仪式上,获奖班级和学生志愿者依次登台接受荣誉,现场掌声如潮,气氛庄重而热烈。
“才高八斗”“匠心独具”“妙笔生花”“神采奕奕”“声入人心”“金声玉振”,奖项名称本身也是一首凝练的赞美诗。不仅褒奖了同学们在舞台上绽放的光芒,更肯定了他们创作中的匠心、协作时的热忱与成长里的勇气。
辛苦啦!
志愿者同学们
以月为引
燃梦成诗
金陵古城与青春诗心“同频共振”
诗会在《十三中赋》“石城虎踞,钟山龙蟠”的齐诵声中进入高潮,在“玄武清波”悠扬的校歌旋律中进入尾声。月下十三中师生,在这平仄中感受这座书香校园深厚的文化力量,在这旋律中感受七十载历史长河积淀的文化底蕴,更在这梦想启航的结语声中感受青春特有的激情和活力。
十三中少年们的声音穿透千年,与金陵的钟声共鸣。这一刻,湖不是湖,是历史的容器;月不是月,是青春的见证。
此次月光诗会,十三中让诗歌教育走出教室的围墙,融入湖风月色之中。粼粼波光映照着千年城墙的轮廓,琅琅诗声回荡在夜色轻笼的菱洲,学校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化作了可感可触的沉浸体验。当诗意穿透时间的帷幕,这一刻,文化在传承,美学在生长,青春的律动也在这片湖光月色之间,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编辑:刘云
编导:刘云
摄像:钱子涵 付金辉
© 南京魅力校园
本平台的图文视频均为《魅力校园》栏目组自主拍摄和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平台所使用的其他图片及音乐如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或删除事宜。
来源:煊雅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