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老连长桂文祥同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04 17:13 1

摘要:一、初遇:盐湖之畔的父子兵1978年3月,我从浙江余姚入伍,在北京怀柔范各庄新兵连训练三月后,随30名战友奔赴青海,支援青藏铁路建设。戈壁深处的格尔木盐湖旁,七师三十四团汽车配二连的帐篷在风沙中矗立,时任连长的桂文祥同志,就这样闯入了我的军旅记忆。初见桂连长,

w-273# 作者:朱 波口述 茅建银执笔 铁道兵战友网 2025-05-04

一、初遇:盐湖之畔的父子兵
1978年3月,我从浙江余姚入伍,在北京怀柔范各庄新兵连训练三月后,随30名战友奔赴青海,支援青藏铁路建设。戈壁深处的格尔木盐湖旁,七师三十四团汽车配二连的帐篷在风沙中矗立,时任连长的桂文祥同志,就这样闯入了我的军旅记忆。初见桂连长,他浓眉大眼,高大英俊,身板挺直如胡杨,握手时掌心的老茧擦过我掌心,带着西北风沙的粗粝。

在团运输股罗焱山参谋的推荐下,我成为连队的通信员,搬进了他的帐篷,一顶用帆布和木板搭成的“双人宿舍”,两张行军床之间,只隔着一张掉漆的木桌。七月的格尔木盆地盐湖,气候独具特色。此时正值盛夏,白天气温较高,阳光炽烈,盐湖在烈日照耀下,湖面如巨大的反光镜,光芒刺眼。空气干燥,湿度较低,水分蒸发强烈,盐湖的盐分结晶在高温下愈发明显。多风是其另一大特点,劲风不时掠过盐湖,吹起盐粒,形成独特的盐尘风暴景观。昼夜温差大,白天酷热,夜晚却迅速降温,变得凉爽甚至有些寒意。

青海的日子苦如咸水,最艰难的是用水,连队每天派车要去三十多公里外的锡铁山拉淡水,每人每天还要限着用。桂连长总把自己的半脸盆水匀给我:“小朱,你年轻多洗一下,把脸洗得精神些。”其实我知道,他是自己省下淡水给我们。
他教我叠“豆腐块”被子,手把手纠正我叠被子的姿势,甚至在深夜查岗时,悄悄给我军大衣掖紧被风吹开的衣角。有次我感冒发烧,他把湿毛巾敷在我的额头上,守了整整一夜。“当兵先做人,做人先修心。”他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一次,看我在笔记本上抄写《雷锋日记》,不时用铅笔敲我后脑勺:“字写歪了,心要正。”

二、相守:风沙中的精神灯塔
盐湖三个月,是我军旅生涯的“断奶期”。桂连长既是首长,更似慈父。每至熄灯时分,他总爱坐在床边,讲起自己的故事——1965年3月从安徽宣城县向阳公社隆兴大队入伍,先后参加过援越抗美,奋战在建设襄渝铁路工地,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废墟中刨过砖石,掌心的老茧,便是岁月铸就的勋章。“铁道兵啥都能修,最怕修不了人心。你要记住,通信员手里攥的不是信纸,是连队的精气神。”

他教会我的不仅是技能,更是信仰。记得有一次,在驻地不远处,有一辆上海送一批去西藏支教的教师的车辆抛锚了,当接到求助后,桂连长立马派出精兵强将,前去现场帮助抢修,一边用车把车上的教师接到连队安排休息和就餐,直到修好了车为止。还有一次运输物资途中遭遇暴风雨,车队被困戈壁,很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夜很黑,他带着老兵徒步探路,用身体搭成“人链”引导车辆突围,我拿着手电紧跟其后,听见他在风雨中嘶吼:“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那一刻,他的背影比昆仑山更巍峨,让我真正懂得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分量。这样的例子很多,他都是带头冲锋在第一线。
1978年9月,我们撤回北京怀柔汽车二连,桂连长调任团后勤处,先后任油料股长、运输股长、后勤处副处长。

我继续留任通信员,却总忍不住往后勤处跑——他办公室的门永远为我敞开,他总是对我说:“开车要稳,做人要实。”我至今也没有忘记。
三、离别:永不褪色的牵挂
1981年1月,退伍的日子如期而至。离队前一天,桂连长他从团部赶到连队。他拍着我肩膀说:“回地方别丢了军人的脸,不管干啥,都得像钢轨一样直溜。”那天他留了很久,我看他依依不舍,直到熄灯号响起,才顶着漫天星光离去,车轮碾过雪地的吱呀声,成了我对军营最后的记忆。
此后四十几载,我们经常电话频传。每年春节,第一通拜年电话必定来自桂连长。他总说:“小朱啊,我这儿一切都好,你别惦记。”

可我知道,他转业到宁国公路管理段当段长后,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暴雨天带队抢修塌方,退休后还常常关心交通建设。1995年6月,他出差来余姚,那时,我是市委书记的专职驾驶员,与战友们陪他跑项目、逛姚江。那三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在饭桌上反复叮嘱:“公家的车,别乱开;公家的饭,别乱吃。”
最后一次相见,凝固在2017年4月23日怀柔老部队汽车二连的战友聚会上。73岁的桂连长腰杆笔挺如标枪,声如洪钟震得胸腔发烫:"铁道兵的番号没了,但铁道兵的魂还在!"合影时,他细致地替我抚平歪斜的衣领——这稔熟的动作恍若穿越时光,瞬间将我拉回风沙漫卷的帐篷,那时他总在熄灯前,给我讲铁道兵的故事,晨起时,又仔细帮我整理军容,每一个动作都透着首长的热忱与关怀。
四、长念:化作星辰的铁道兵

"我身体硬朗着呢"的笑谈仍在耳畔萦绕,却未想八年后的2025年4月19日,这位浑身兵气的老连长,竟永远沉睡在了春天里。这天的上午,我接到桂连长女儿电话的那一刻,我握着手机的手止不住颤抖。2017年4月聚会的场景如电影般闪回:他拍着我手背说“下次一定要到我家里去,我陪你去走走,安徽现在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他离别时用力的拥抱……此刻都成了刺心的遗憾。

因家中事务缠身,我竟无法送他最后一程,唯有铺开信纸,让墨迹浸透哀思。桂连长走了,但他留下的东西从未消逝。他教会我的“心要正、人要实”,成了我处世的准则;他送我的驾驶手册,至今泛黄却整洁;每当路过铁道口,听着火车轰鸣而过,我总会想起格尔木盐湖的星空——那里有一位老铁道兵,那是我的老连长,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诚、担当与温情。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老连长桂文祥同志。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仍能听见铁轨延伸的声响,亥老二军车的喇叭声,那是我们铁道兵永远的军魂。

朱 波口述 茅建银执笔
2025年4月23日 写于余姚

来源:老铁情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