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响起,节目热烈开场。主持人热情地欢迎安东尼·查菲博士亲临播客现场,一场关于“肉食饮食”与“植物健康争议”的深度探讨拉开帷幕。查菲博士并不回避争议,他一如既往坦诚,准备回应许多外界关心甚至颇为分裂的问题。
对话引子:营养的真相有多少?
音乐响起,节目热烈开场。主持人热情地欢迎安东尼·查菲博士亲临播客现场,一场关于“肉食饮食”与“植物健康争议”的深度探讨拉开帷幕。查菲博士并不回避争议,他一如既往坦诚,准备回应许多外界关心甚至颇为分裂的问题。
查菲博士的社交媒体曾有诸如“我们不需要纤维”“植物想要杀死你”等吸睛的说法。这让节目嘉宾好奇:纤维确实不属生存必需品,但现代研究公认其对身体健康有益,比如肠道细菌分解纤维可生成丁酸盐,有抗炎与保护肠道的效果。
查菲博士详尽回应,强调人类并非靠吃纤维为生。和食草动物不同,我们肠道构造有限,其实无法大幅度分解吸收纤维,仅产微量短链脂肪酸。真正满足身体能量、滋养大脑和心脏的,更多靠酮体,而人进入酮症状态时,身体自给所需。纤维虽有益,却无需神化,并不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关键。查菲博士甚至引用数据说明,摄入的纤维越多,便秘和相关症状反而可能更严重。“微生物组”虽常被提及,但对于人类微生物组的奥秘,我们目前知之甚少。
另一个经常被热议的问题是“植物真的在试图杀死我们吗?”查菲博士坦言,这说法虽极端,却有科学基础。他指出不只是人,动物也会因吃下不适宜的植物而生病,甚至致命。之所以现在很多人通过“纯肉食”饮食,能逆转包括心力衰竭在内的慢性病,与此密切相关。
他进一步解释,人类历史所记录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自身免疫)与饮食关系密切。在食草动物饲养领域,也明显知道某些草料能让牲畜重病,归根到底还是因植物进化出大量的防御性化学物质。这些植物毒素会阻止捕食,影响动物健康。查菲博士举出权威植物学界的说法,强调世界上绝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我们能吃的,只是那些‘今天吃了不至于立马死’的种类。” 长期、适量摄入植物食物也可能让毒素在体内缓慢积累,带来不易察觉的健康危害。
查菲博士还特别提到古人处理植物毒素的智慧。几千年来,人们发现多种去毒方法,如发酵、烹饪、添加灰或粘土等,目的都是在食用前降解毒素,提升营养可利用度。但是近百年来,这些知识似乎被人们遗忘。
他强调,肉类饮食不仅能避开植物毒素,还可为身体提供更高生物利用率的营养。当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比较“健康杂食饮食”和“纯肉食饮食”的直接差异,但已有不少真实案例支持肉食饮食在某些慢性疾病上的改善作用。
现代有不少营养学专家质疑:毕竟我们祖先经历了农业革命,也许并非每个人遗传上都适合极端肉食。对此,查菲博士认为人类无需特殊基因才能消化吸收肉类,但要摄取和安全处理植物才能避免慢性健康问题,“适应植物需要的时间远比适应肉长得多。”
查菲博士还举例很多土著群体,在转入以谷物和农产品为主的后农业饮食后,出现更多现代文明病。而与之有更长农业传统的群体,虽然问题较少,但慢性病也依然普遍。他认为,这说明我们依然未进化出完全无害处理植物毒素的能力。
针对运动员的饮食需求,查菲博士分享了多个例子,证明许多顶级马拉松、铁人三项选手通过生酮(低碳)或肉食饮食,也能拥有顶尖表现。他列举实际研究结果,生酮组运动员在三项测试中的表现优于高碳组,说明即使不依赖碳水化合物,身体也可以高效利用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他还驳斥了“女性或特殊人群更需碳水饮食”的说法,强调在极端环境下(如冰河时代),人类依靠肉食照样生存繁衍。女性和男性,生理机能上的营养需求无本质差异。
肉食饮食会不会危及地球生态?查菲博士表示,动物放牧和生态环境存在良性互动。通过大型反刍动物的迁移和肥料作用,草原、土壤能持续获得养分。他指出人为大规模种植作物,反而会破坏原有生态、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甚至导致大面积土地沙化。
查菲博士引用数据:只有4%的地表适合种植农作物,大部分土地其实更适合用来放牧和养殖。人类每年因耕作丢失的表层土相当于一个欧洲国家面积,“如果再不改变,我们的土地将在50个种植周期后无法再耕作。”肉食饮食不但可持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态自我修复的重要角色。
草药和乳制品也是争议话题。查菲博士承认,草药可以作为药物在特定场景下服用,但并不建议日常随意摄入。他还特别指出牛奶虽有丰富营养,但其碳水与特殊蛋白可能触发胰岛素飙升和容易上瘾,所以建议即使喜欢乳制品,“也只是偶尔作为调味品,而非主食”。
针对儿童成长、饮食习惯和饮食失调等问题,他认为强调纯天然肉食的营养观有助于建立健康的食物观念,而不是现代社会不断强化“脂肪/肉类有害”的说法带来的恐慌与误区。
节目最后,查菲博士给出肉食饮食实践建议,强调脂肪与蛋白应有合理比例(1:1或1:2),绝不应过量蛋白。他推荐听从饥饿与味觉信号进食,不用强迫自己禁食,也不要刻意暴饮极富蛋白而低脂的饮食。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到两顿肥肉餐就能满足全天能量与营养需求。
结语与阅读推荐
访谈末尾,查菲博士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目,畅谈托马斯·苏尔等思想家的启迪。他坦言,饮食知识与营养科学在演变中极易陷入偏见,只有回归本源、关注真实案例、尊重进化本能,才是真正关乎健康的核心。
后记:
这次访谈不只大胆探讨饮食争议,也为现代社会重建营养信仰之路提供了许多启发。不论你是哪种饮食信仰,坚持批判性思维与自我观察,才是通向健康的关键一步。
来源:生酮饮食和轻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