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随处可见的华与华,到底是干啥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9:03 1

摘要:然而,当西贝预制菜危机爆发时,华与华却建议客户“硬杠”消费者,将提出合理质疑的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最终导致一场原本普通的产品质量争议,升级为品牌信任危机。

从蜜雪冰城到西贝,华与华的营销广告遍布机场高速。而当危机来临,这家号称“中国最贵”的咨询公司,其专业面具却被现实击得粉碎。

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在上海环球港的办公室里,创始人华杉曾自豪地宣称:“只要中国还有民营企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发财。”

这种自信源于他们服务过蜜雪冰城、汉庭、西贝等知名品牌,并将广告铺满了中国从机场到高铁站的每个角落。

然而,当西贝预制菜危机爆发时,华与华却建议客户“硬杠”消费者,将提出合理质疑的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最终导致一场原本普通的产品质量争议,升级为品牌信任危机。

华与华号称拥有独特的“超级符号”方法论。创始人华杉、华楠兄弟将其概括为“隐藏在人类大脑深处的集体潜意识”。

他们为西贝设计了“I ♥ 莜”标识,为蜜雪冰城创作了“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洗脑神曲。这些作品遵循着 “大、亮、多”三原则:logo要足够大、颜色要足够亮、图像要反复出现。

在华与华看来,消费者有两个特点:一是茫然,二是健忘。因而他们不追求创意美学,而是追求刺激信号的最大化。华杉曾直言:“成功的就觉得美,来历不明的就说没档次”。

这种将消费者视为被动接受对象的理论,暴露了华与华对市场的基本态度。他们相信通过简单符号的不断重复,就能控制消费者的心智和行为。

华与华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复杂。他们每年向客户收取高达600万元的起步咨询费,且要求一次签约三年起。西贝在过去十年间付给华与华的费用累计已超过6000万元。

华与华有一句直白的业务原则:“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干,什么时候给钱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开始拖欠什么时候停止干”。他们拒绝比稿,从不主动招揽客户,华杉的时间“只属于已经付款的客户”。

在公司内部,华与华用制造业的管理方式来做创意生产。他们学习“丰田生产方式”,每个流程都做到标准化。据说,华杉甚至每周一在抖音直播扫厕所,讲解打扫一个小便器的15个具体动作。

华杉曾表示:“华与华的员工应该是蓝领,包括我,都应该是蓝领,不是白领”。这句话揭示了华与华对创意工作的理解——不是艺术创作,而是标准化生产。

西贝预制菜事件成为了华与华方法的试金石。当罗永浩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时,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公开支持贾国龙强硬回击,称“根本就没有危机”,并指责罗永浩是“网络黑嘴”。

这种“硬杠”策略与传统公关原则背道而驰。通常企业陷入信任风波,应以真诚沟通、反思改进来平息众怒,但华与华选择的是情绪对抗、火上浇油。

结果可想而知:当消费者通过媒体直播亲眼看到西贝后厨存在转基因大豆油、长保质期半成品等情况后,再听到华杉声称“根本没有危机”,只会觉得企业方面在掩耳盗铃、死不认错。

罗永浩在直播中痛斥:“收着6000万咨询费,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

华与华的策略不仅未能灭火,反而让西贝品牌形象遭受重创

04 成功的另一面

华与华的成功案例背后,隐藏着大量问题作品。他们为西贝策划的“亲嘴打折节”活动,以鼓励情侣在西贝门店当众亲嘴为噱头来换取用餐折扣,被许多消费者批评为“低俗”。

在白酒行业,华与华为金沙摘要打造的“争上游,喝摘要”口号,被业内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品牌定位。这一口号试图将白酒与职场奋斗联系起来,却忽视了白酒本身的社交属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华与华的“超级符号”理论可能导致品牌同质化。当众多品牌都采用相似的大字体、顺口溜和符号化设计时,市场上会出现大量类似的营销手段,消费者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华与华兄弟曾自信地说:“二十年前我的设计就已经超出今天所有的中国人了”。但这种自信正在变成自负,使公司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华与华老板最终不得不向罗永浩私下道歉。但道歉难以弥补给客户造成的损失。

华与华在机场的大幅广告依然醒目,但已经失去光环。当一家咨询公司只剩下“加大加粗”的套路,而当危机真正来临,却只能给出“硬杠”消费者的昏招,它的专业价值已然所剩无几。

你会相信华与华嘛?欢迎留言。

来源:迪哥看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