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它就是用魔性怪异的表情包,加上的比较夸张配音,制作的短剧。
最近刷某音,“沙雕漫”好像变少了?
可能很多人,还在问沙雕漫是什么?
其实,它就是用魔性怪异的表情包,加上的比较夸张配音,制作的短剧。
没有复杂的画面,也没有繁琐的后期剪辑。
不过,看过沙雕漫的人群,觉得它还挺有意思的。
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观看。
沙雕漫制作成本低,时间短,一部成本也就2~3万元。
正是因为高性价比,沙雕漫迅速壮大。
然而,刚刚过去的八月,迎来了对沙雕漫的监管检查。
某音、某手、某宝等平台,累计拦截、下架了超过600部违规微短剧。
被许多人视为流量密码的沙雕漫,正是这次整治的重点对象。
一些账号,比如“三国虾”、“嘻嘻动画”等博主,已经停更。
这一切,都传递出一个信号。
靠猎奇、擦边、粗制滥造的沙雕漫,将彻底结束。
沙雕漫的闪电战
沙雕漫,堪称内容制作领域的奇迹。
它没有演员和剧组,也不需要精良的动画制作。
它的核心生产要素,就是全网收集来的表情包。
再配上简单的人物设计和静态场景,最后加上配音和简单动效。
一部剧就制作完成了。
它完美契合了流量时代的快节奏,迅速捕捉到当前热点。
数据也证明了它的成功。
沙雕漫的观看人群,和小说迷重合。
在“某茄小说”等小说平台上,反而形成互相引流效应。
除了小说迷,其他观看人群出乎意料。
不是年轻人,而是30~60岁的人群,年龄跨度还挺大。
曾有人坐网约车时,意外看到60岁的司机,车里放着沙雕漫。
题材上,沙雕漫也是应有尽有。
东方玄幻、古代历史、现实热点等等,反正是五花八门。
这些题材在沙雕漫里,更加接地气,贴近大众的生活。
特别是东方玄幻类,在某音等平台,和小说的互相引流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AI漫剧日活已经达到了500万,并且还在增长。
某音为了扶持这些漫剧创作者,也是下了血本。
不仅提供开放的资源,还给出了免费+付费收益的90%分成政策。
对于创作者们,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
狂欢下的隐患和整顿
于是,某音上迅速出现很多沙雕漫。
低门槛,吸引了大量赚快钱的创作者。
为了吸引观众,抓住眼球,博取流量,许多内容开始不顾及质量。
极端复仇、色情低俗、渲染炫富拜金的畸形婚恋、宣扬封建迷信……
这些内容开始登场,怎么能吸引人,就怎么做。
粗糙烂制的内容,不仅挑战公序良俗,更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沙雕漫不仅在国内有,国外也有很多。
比起真人剧,沙雕漫全球通用,直接突破文化壁垒。
很快,平台的监管开始了。
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管理提示》指出,动画微短剧的审核标准,和真人剧对齐,甚至更加严格。
想借动画形式,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
沙雕漫,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行业大考,下架600多部剧。
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新起点。
内容行业,永远不能只讲效率和数据,不讲质量和责任。
整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洗牌,淘汰劣者,让优质的内容作者脱颖而出。
沙雕漫的未来,到底该是什么样?
希望,往往蕴藏在挑战中。
首先是技术的赋能。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成熟,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如今,AI已经能够实现“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
预计能为整个漫剧生产链提效50%以上,实现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用更低的成本,做出质量更高、创意更好的内容。
一些团队已经利用AI工具,单分钟的制作成本在800-1200元。
而且画面质量,直逼传统2D动漫。
技术,不是限制想象力的瓶颈,反而实现了创意。
其次是内容的深耕。
沙雕漫的未来,绝不能止于沙雕。
它从单纯听文案,向视听结合进化。
制作者用丰富的镜头语言,讲述好故事。
沙雕漫的未来
这次监管检查,对于真心想做好内容的人来说,更是一个机遇。
沙雕漫还需要全球化布局。
毕竟,中国的文化市场想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偏好,沙雕漫可以定制不同的内容。
比如,欧美市场,更喜欢科幻元素和冒险精神的沙雕漫。
东南亚市场,贴近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沙雕漫更受欢迎。
在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下,提升沙雕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不过,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
政策风险、版权风险、质量风险……
政策风险。密切关注监管动态,不制作封建迷信、极端复仇等违规内容。
版权风险。使用正规的IP授权,避免侵权问题。
毕竟,知识产权侵权,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质量风险。追求产能的同时,保持内容质量。
只有高质量的作品,才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沙雕漫提供的是片刻的欢愉,而不是情绪的挑拨;是提供真诚的共鸣,而不是廉价的刺激。
沙雕漫不会消失,它正在发展。
这条路或许会慢一些,但一定会更稳,更远,更值得。#头条深一度#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