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起床先找AI抽运势!TikTok 刷435亿次,专家无情曝原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8:41 1

摘要: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现象背后是经典的“巴纳姆效应”,那些看似个性化的运势解读,实则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糊描述,为人们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提供了一种心理慰藉。

清晨的第一件事,不再是查看天气,而是打开AI应用查看当日运势。这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习惯。

TikTok上相关话题浏览量已突破435亿次,展现了这股热潮的规模。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现象背后是经典的“巴纳姆效应”,那些看似个性化的运势解读,实则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糊描述,为人们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提供了一种心理慰藉。

一位硅谷工程师面临人生抉择:一边是谷歌的高薪offer,另一边是英伟达的潜力岗位。他居然把自己的生辰八字输进一个AI算命平台,让算法替他做决定。

这种过去只在电影里看到的桥段,如今已成全球年轻人的日常。

2025年,AI玄学市场规模冲上1200亿元,TikTok上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435亿次。

从首尔大学生到纽约程序员,不少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让AI给自己“抽个今日运势”。

为什么古老算命会和前沿科技勾搭上?说白了,玄学本质是把随机符号变成确定性故事,而AI最擅长的就是编故事。

比如韩国应用HelloBot,把八字五行和占星术揉在一起,用户输入生日就能生成性格分析,月入26万美元以上。还有欧美爆款Starla,靠AI画“灵魂伴侣画像”,三个月狂揽316万美元。

更绝的是中国出海产品FateTell,把《周易》六十四卦编成算法,一份39.9美元的命理报告,两个月卖出几百份。

创始人西元说:“用户要的不是迷信,而是不确定世界里的心理锚点。”

但这场赛博算命狂欢背后,藏着年轻人深深的焦虑。心理咨询师奥叔点破真相:年轻人是在通过算命转移压力。工作不顺怪“水逆”,感情失败赖“星座不合”,这样就能暂时逃避现实。

尤其在经济波动期,这种需求更旺盛。比如有人卖房前让AI算最佳时机,还有人用AI分析恋爱匹配度。本质上,这都是用玄学给焦虑找个出口。

行业火爆也暗藏危机。土耳其法律直接把算命定性为“欺诈”,中东市场用户付费率极低。

更麻烦的是数据安全:有用户和AI连续对话600轮,触发后台警报,隐私泄露风险不小。

说到底,AI算命终究是场心理游戏。就像一位用户说的:“我知道不准,但看AI夸我‘近期有贵人’,上班心情都会好点。”

这种“安慰剂效应”,才是赛博玄学真正的生意经。

AI算命爆火,表面是科技和玄学的奇妙结合,骨子里照见的还是这个不确定时代里,年轻人的集体迷茫。

当现实压力大到无处可逃,算法编造的“命运剧本”就成了临时避难所。但别忘了,AI再厉害也算不出你咬牙坚持后的逆袭。

那些深夜加班的学习、鼓起勇气的表白、失败后的复盘,才是真实人生的“大运”。赛博占卜可以当作心理按摩,但若把它当人生导航,恐怕会错过真正的风景。

毕竟,命运最终是拼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AI算命这么火,说到底是咱们活在一个心里没谱的时代。

年轻人压力大、选择多,总想找个快捷方式看看前路,这心情能理解。但得醒醒啊!算法编的“命”再好听,也不能替你过日子。

那些深夜的努力、勇敢的尝试、失败后的爬起,才是真能改变命运的东西。AI顶多算个心理创可贴,贴一下还行,别当真药使。

命是自个儿闯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这才是最硬的道理。

来源:南破青丝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