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不清什么是喜欢”:当代精英的情感钝化危机|播客005-4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5:44 1

摘要:大家好,我是曹怀宁。2025年,我将开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播客上和工作室的合伙人雨哲进行对谈。我们会提炼出生活中或大或小的话题,结合我十几年咨询工作的经验及思考,与大家进行深入分享,希望和大家共同成长。

大家好,我是曹怀宁。2025年,我将开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播客上和工作室的合伙人雨哲进行对谈。我们会提炼出生活中或大或小的话题,结合我十几年咨询工作的经验及思考,与大家进行深入分享,希望和大家共同成长。

这是我们的第五期播客——《门当户对vs 情感自主:当代年轻人的婚恋困局》。由于一期音频长达1小时,因此将分集推送。请听第五期第四集:《"我分不清什么是喜欢":当代精英的情感钝化危机》

收听播客点击这里:网页链接

4. "我分不清什么是喜欢":当代精英的情感钝化危机

雨哲:你刚提到要了解对方,帖子里说,这个女生的恋爱对象为她付出很多,包括她在医院加班后,晚上等她到很晚一起吃晚饭或宵夜,虽然物质条件一般,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送表达心意的物品,比如鲜花、食物等。但女生对这些付出,反而没办法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回应了你刚才说的对物质的考量。

我想到十几二十年前的很多偶像剧、文艺作品中,人们更多因为恋爱的冲动、强烈的喜欢而陷入爱情甚至婚姻,可现在“恋爱脑”似乎成了批判对象。感觉现代人越来越现实,才会用考量、评估的方式。女生描述中,男生很主动付出,她却感受不到自己的内在情感,可能如你所说,了解对方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现代人是不是已经越来越不关注自己的情绪情感了。

曹怀宁:听到你说的这个特点,我想进一步问问,帖子中有没有相应信息,这个女生之前感受过强烈的心动吗?她在之前的恋爱经历中,是否有感受过非常喜欢一个人、很想跟对方在一起、确定自己很喜欢对方的时候呢?

雨哲:看上去都是没有的。她只说到在恋爱中搞不清楚什么叫做喜欢。

曹怀宁:这句话很典型,涉及到一个重要点。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生活中,现代人面临一种隐形但严重的伤害:情感和情绪在高压力、快节奏、一切都要量化分析考量的环境中,被很大程度削弱和压抑。我们经常在小说或电影中,看到称颂所谓理智型的人,他们冷静理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遇到可怕的事能稳稳当当分析利弊等。这样的人乍一听很可靠优秀,但这种优秀的评判标准是社会建构的。

社会已进入职业细分阶段,每个人在社会中只占据小小角落,就像很多人说“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在庞大复杂的社会机器中扮演小角色,每天按部就班或重复生活、工作要求的事,这些事有很多量化评判标准或KPI,还要写各种报告或PPT等。整个社会对工作、生活甚至教育的要求是,每个人最好按部就班、高效精准地完成任务。

但人兼具理性和感性,感性在生活中可能体现为,上班途中抬头发现朝阳很美,想停下来欣赏,听听旁边鸟儿歌唱;夏天第一声蝉鸣时,走在树下发现树干高处有蝉蜕,想爬树拿下来仔细看看。这些都是生活中很美的时刻,但要看到、体会这些美,就不得不打破原有的精密行动链条,这时候可能会被认为在浪费时间、做毫无用处的事,甚至可能打乱后面的计划。

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很多内卷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从幼儿园起,每天时间就被精确计算,下课后被接去一个接一个地上补习班。这样的生活可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研究生,再无缝衔接进入工作。在长年累月的精密化计算生活中,我们的感性会被极端压抑。

如果连对一只小鸟的喜欢、对一抹夕阳的欣赏机会都可能被剥夺,怎么可能发展出深深感受到喜欢一个人的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连续谱,背后是同样的能力,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我在咨询中发现,现在越来越多人沉迷于激情,却搞不清楚喜欢,因为喜欢调动的是感性层面的温柔情感能力,而激情更多调动的是荷尔蒙、性冲动等第一眼看到的想要占有的欲望,甚至可能是内在价值观中,对占有从而显得自己很棒的内心需要,这连喜欢和冲动都谈不上,只是如购物欲或暴饮暴食那样的占有欲的变体。

所以当这个姑娘说感受不到喜欢一个人是怎么回事时,我觉得她非常需要看到或关照到,自己的感性是否被很大程度压抑了,所以才体会和分辨不出对眼前的人是不是真的喜欢。甚至很可能因为没有过往经验,也没有尝试过深入看见和了解一个人,才没办法真的喜欢。如果没有深入看见和了解一个人,只是看他的行动,比如对方今天买一杯奶茶,就体会不到对方做这件事是在表演,还是真的心疼自己、想让自己开心、安抚自己才买的。二者的区别,体现在男生说话的语气、神态、眼神、动作、表情等,这些都需要愿意体察和观察的人才能捕捉到。但一个人如果天天忙着做各种按部就班的工作,这些细节可能就像对待上班途中耳边的鸟叫、眼前的夕阳一样,视而不见。

雨哲:对,这很像现在一些男性,常常强调送了女朋友或妻子多少贵重的包包或首饰,但送东西这件事本身是否传递出情感,才是我们刚说的情绪感受的部分。

曹怀宁:是的,我经常看到网络上有女生发帖询问,男生不肯买某个东西,是不是意味着不爱自己,或者交往多少天,男生送了很多东西,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可以相信。在我看来这是本末倒置,她们把送东西直接等同于情感到位,但二者完全是两码事。一个人爱另一个人,送东西可以是一种表达方式,但绝对不是唯一的,甚至不能说送的东西越贵重就代表越爱。

很多女生陷入这样的误区,长时间相处后才发现男生根本不爱自己,或者没有爱的能力,一开始送东西,只是因为知道社会上通用的模板范式,知道要怎样证明自己,就像曾经写情书是表达爱的标准范式,很多人不会写情书就到处抄或让别人代笔。现在也是一样,大家只是按这种方式行动。所以一个人到底是在执行一个行动,还是发自内心去做这件事,用心才是背后真正本质的不同。

来源: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