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阵地的核心管理者,既要扎根护理实践,更要引领团队发展。在综合外科担任护士长的九年间,我深刻体会到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打造和谐高效护理团队的重要性。
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阵地的核心管理者,既要扎根护理实践,更要引领团队发展。在综合外科担任护士长的九年间,我深刻体会到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打造和谐高效护理团队的重要性。
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总结,逐渐形成了以“严、精、联、新、暖”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有效的保证了科室的护理安全。
01
"严":
严把标准筑根基
护理质量的核心在于严格把控。科室构建“三全-四级”质控模式,落实“全面质量、全程管理、全员参与”的三全理念,依托“护士自查-责任组长每班-质控小组每周-护士长随机”四级模式,有计划、系统地完成科室质量指标一级质量控制。
实施临床跟踪式护理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问题及时发现、精准干预。2024年科室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落实率提升至91.93%,VTE护理措施落实率提升至95.68%。
以标准丈量的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全方位提升护理水平。
02
"精":
精细管理见真章
随着外科微创化的持续发展,科室积极推行 “术前-术后-出院前-出院-居家” 的加速康复全程精细化护理管理。
从手术病人入院至手术康复顺利出院回归家庭,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基础状况、心理状态等个体情况,紧密结合医师给出的专业指导意见,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护理措施,精准落实,包括患者术前心理疏导、身体准备、术后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出院前的健康指导及离院后的延续护理等,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全方位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03
"联":
多向联动聚合力
建立"医护技管"多方联动机制,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实行"医疗-护理双组长查房制",护理责任组长全程参与诊疗决策,结合诊疗方案制定加速康复目标化管理计划,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协同医技科室有效规划住院患者检查路径,减少等候时间,提升候检效率;率先推行二级库管理模式,优化物资流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针对复杂病例开展院内MDT护理会诊,如老年共病管理整合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多维度服务。
通过多向联动增强团队协作,提升护理质量,促进专业发展,让护理价值贯穿诊疗全链条。
04
"新":
持续改进促发展
针对外科术后康复难题,组建ERAS多学科协作组,创新实施"术前预康复训练+术后目标导向管理"模式,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构建多病种日间手术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管理标准化、系统化。
自行研发的"改良版防拔管约束手套"实现引流管安全管理,降低了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05
"暖":
人文关怀显温度
实施多元化健康宣教。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制作科普视频、一对一的床边指导、建立医护患微信群,全方位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开展个性化护理,主动询问患者需求,做到一切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及时解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Linda Aiken曾指出:“卓越的护理管理是患者安全最有力的疫苗。”在临床工作中,始终秉持"管理即服务"的理念,通过严保护理安全、精铸护理品质、联动增质高效、创新开启未来、暖护人心服务,科室连续五年获得医院“先进护理单元”,并为“人文关怀模式示范病房”“静疗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
未来,继续深耕护理管理之道,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护理力量。
图文来源:聊城二院护理部
本期责编:仇家兴
来源:现代护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