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虽失语言,AI正为他找回声音!一场渐冻症与科技的赛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6:05 1

摘要:“宁可与渐冻症战死,不会面对绝症屈辱等死。” 2025年9月25日晚,京东前副总裁蔡磊在完全丧失语言能力后,首次通过社交媒体发声。他的妻子段睿此前透露,蔡磊已完全丧失语言能力,胳膊、脚和脖子都无法活动,仅能进食少量流食。

眼控仪屏幕上的光标移动,蔡磊用目光敲击出一个个汉字:“这是一个AI和生命科学即将点燃的时代。”

“宁可与渐冻症战死,不会面对绝症屈辱等死。” 2025年9月25日晚,京东前副总裁蔡磊在完全丧失语言能力后,首次通过社交媒体发声。他的妻子段睿此前透露,蔡磊已完全丧失语言能力,胳膊、脚和脖子都无法活动,仅能进食少量流食。

这位46岁的渐冻症患者,如今仅能通过眼控仪与人交流,一分钟只能打几十个字。但就是通过这缓慢的眼动,他依然每天坚持工作超过10小时,领导团队推动渐冻症药物研发。

在他身后,一场AI与生命科学的革命正在加速。从脑机接口到语音合成,从药物研发到基因治疗,科技正为渐冻症患者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01 病情恶化,科技援手

蔡磊的身体状况在2025年持续恶化。年初他还能说几句话,但现在已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他的胳膊和腿没有力气,站起来需要别人帮助,目前只能吃一点流食,未来可能需要通过胃造瘘手术解决饮食问题。

“这不仅仅是无法做某些事情的问题,而是身体上的痛苦。”段睿坦言,“有些事情,你做再多心理建设也没有用,我不知道我怎么准备……一切都是不可控的。”

然而,科技为蔡磊提供了与世界保持联系的桥梁。他目前依靠眼控仪进行日常交流,一分钟可以打几十个字。虽然工作强度不如以前,但他每天都在抓紧时间推进科研,经常线上参加科研会议。

蔡磊的案例代表了绝大多数渐冻症患者面临的残酷现实。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丧失运动能力,最终被“冻结”在自己的身体里。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科技正在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02 AI语音恢复,重获新“声”

语音恢复技术正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11月,蔡磊成为全球首个可穿戴人工喉的试用者。当听到自己过去的声音通过设备重现时,蔡磊激动地表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哇塞,正常了!”

这款由清华大学研发的智能人工喉,仅有一枚硬币大小,能帮助语言障碍者重获新“声”。它能够采集佩戴者喉部发声的信号,将其转换为语音播放,甚至能模拟佩戴者患病前的音色,还原准确率超90%。

更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也显示出巨大潜力。2025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发的新型植入系统取得重大突破,使一位瘫痪患者不仅能顺畅说话,还能借助电脑“哼唱”旋律,几乎没有任何延迟。

这项技术通过在大脑中控制发音的区域植入微电极阵列,实时捕捉说话时产生的神经信号,再结合AI解码模型,将这些信号同步转化为语音。从信号采集到语音生成,全程仅需10毫秒,几乎可以实现实时对话。

03 脑机接口,直接对话

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正与AI公司xAI合作,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开口说话”。一名叫布拉德福德·史密斯的患者植入了一个大约相当于五枚硬币叠放的圆柱形装置,成为全球第三位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的患者。

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脑机接口与AI语音合成相结合。在史密斯的病症恶化前,他录下了自己大量的音视频素材。团队随后使用xAI的Grok,结合其个人语音训练了一套AI模型,能够补全其语句,并用他本人的声音实现对话。

患者史密斯解释说:“Neuralink设备连接的是我的运动皮层,这意味着它只能读取我所‘打算’执行的动作,而无法读取我的真实思想。” 这种区分至关重要,它保护了患者的思维隐私,同时恢复了交流能力。

Neuralink在硬件与算法上实现了双重升级。第二代设备电极数量增至3000个,植入机器人R1实现精准操作,神经解码器校准时间大幅缩短。这些技术进步使得脑机接口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04 投资AI,点燃生命科学革命

AI正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据2025年安永超越边界生物科技报告显示,全球87%的生技产业投资正运用AI平台加速药品研发。84%的生技产业CEO同意要优化AI的影响,需要专注于资料品质和整合。

蔡磊团队在过去20个月对外科研资助超过5000万元,涉及上百个科研项目合作。他在发文中强调:“奇迹已经发生,一个个之前必然死亡的病友现在活过来,奇迹必将还继续发生。”

全球创投市场正在回暖,AI成为最大引力中心。2025年全球风险投资总额预计将接近4400亿美元,相比2024年实现53%的显著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占据绝对核心地位。

生物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比例从2015年的17%攀升至2024年的23%。这一数据表明,研发投入持续增长,AI与数据资产正成为生技产业的下一个竞争高地。

05 渐冻症治疗,多方突破

在渐冻症治疗领域,多个方向正同时取得进展。蔡磊的助理陈女士透露:“基因药物有较大突破,部分管线已进入临床阶段。” 这意味着渐冻症的治疗可能从根源上找到解决方案。

蔡磊此前曾表示,他和团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渐冻症科研数据平台,推动了中国第一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的建立。这一成果为基因层面病因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2019年确诊以来,蔡磊携手上百位科学家推进渐冻症药物研发及治疗路径,推动部分药物管线进入临床阶段。这些努力如今正在渐冻症社区产生积极影响。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也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从非侵入式到侵入式,从语音恢复到运动功能重建,科技正在多个维度挑战这一曾经被认为无法克服的疾病。

---

今年上半年,全球对AIGC的风险投资额飙升至492亿美元,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生物技术产业中,87%的公司正在使用AI平台加速药物研发。

科技与资本的结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生命科学向前发展。

蔡磊用眼动仪缓慢而坚定地敲出:“奇迹已经发生,奇迹必将还继续发生。” 在他身后,无数科研人员正借助AI与脑机接口技术,为渐冻症患者重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场人与疾病的赛跑,科技正成为最重要的变量。

来源:AI投资人,唤醒国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