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字道歉完事?家长怒斥:我们不买账!绿捷撒谎链条曝光震惊全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08:08 1

摘要:“对于涉及此事的学生和家长,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歉意。”——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用43字的声明,为一场席卷上海的校园餐风波画上了句号这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傲慢道歉”的声明没有事件回顾、没有整改措施,甚至连标点符号加起来不足50字,却牵动着500多所学校、每日5

“对于涉及此事的学生和家长,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歉意。”——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用43字的声明,为一场席卷上海的校园餐风波画上了句号这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傲慢道歉”的声明没有事件回顾、没有整改措施,甚至连标点符号加起来不足50字,却牵动着500多所学校、每日50万份学生餐的安危

9月15日,一道发臭的虾仁炒蛋被临时撤下餐桌,取而代之的是饼干和面包

家长们的愤怒,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为何一家屡遭投诉的企业,能垄断上海16个区的校园餐供应?为何检测报告显示虾仁“合格”而企业负责人却被立案侦查?更讽刺的是,就在道歉的当天,绿捷依然成功中标了新项目。

官方通报称,虾仁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但绿捷隐瞒了发现虫体的事实,对外统一口径为“虾肠有泥沙”

真相浮出水面之后,家长们的质疑,一直未曾停止。检测机构,与绿捷曾经共同使用邮箱;而裁判与运动员,竟然像是“一家人”。过期的蛋饺,冷冻的肉,长期出现在采购单之上。资本追逐利益的链条,从食材的压缩当中,悄悄地延伸开来。

绿捷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下达指令那一刻,校园餐的安全底线被彻底击穿。9月15日上午9点40分,静安区某小学的食堂经理发现解冻后的虾仁盆中有虫体蠕动,随即向上级汇报

这条消息在绿捷内部层级间传递,最终抵达了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张某某的选择并非是公开地进行警示,而是下达命令,将供应给211所学校的虾仁全部下架并予以销毁,这个时候授意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口径称“虾肠存有泥沙”。

瞒报的动作构建起了完整的链条,从发现虫体到统一撒谎仅仅用了不到24小时。

检测报告成为绿捷的第一道护身符。官方通报显示,涉事虾仁的挥发性盐基氮检测值为7.06mg100g,远低于国家标准30mg100g的限值

这份符合规定的数据,与家长看到的,发臭的虾仁,形成尖锐对立。更讽刺的是,9月22日的二次复检结果,依然显示虾仁新鲜度达标,不过虫体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却被检测指标选择性地忽视。

绿捷的资本网络比虾仁供应链更耐人寻味。股权穿透显示,绿捷由香港注册的GreenExpressFoods全资控股,该公司董事张天笠、王航、陈云仪同时是厚生投资的核心成员

厚生投资,作为新希望集团参投的私募机构,其创始合伙人王航,这个时候兼任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这种资本布局,使得绿捷在校园餐市场,拥有如同“物业公司,掌控小区保洁”般的支配地位,新希望的养殖、加工资源,与厚生投资的资金,构成了一个闭环。

检测机构品测公司与绿捷的暧昧关系揭开监管盲区。两家公司不仅注册地址相距不足300米,历史上还曾共用邮箱和电话号码

更关键的是,绿捷在2018年,曾短暂地,控股品测一个月,尽管很快就退出了,但在2023年,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调研时,品测的负责人,仍公开地,表示“与绿捷实现优势互补”。

家长们的愤怒早在虾仁事件前就已爆发。虹口区中学生家长张岚描述,孩子每天用汤泡饭勉强下咽,荤菜常年是冷冻鸭块和合成炸鸡排

二年级学生家长李琳,发现孩子放学后疯狂地找零食,追问之下,才得知学校的鸭肉存在骚臭味。这些细节,被AB制选餐那华丽的外壳所掩盖,直至发臭的虾仁成为了导火索。绿捷的应对策略,便是那标准化的公关话术:并非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

冷冻肉品供应链暴露成本控制的残酷逻辑。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记录显示,绿捷曾采购保质期540天的冷冻牛肉和720天的冷冻五花肉9月19日,这些肉品被迅速地下架

相较于每份价格为18元的餐标,绿捷公司向宝山区行知外国语学校提交的报价显得格外低廉——初中阶段每份仅仅是15元,小学阶段更是低到13元,并且每一份都按此标准去执行。

绿捷在案发后的中标连续性折射系统失灵。9月23日警方立案当天,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食堂项目的中标单位依然是绿捷

徐汇区教育局解释称,招标于8月顺利完成,不过公告的发布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情况。自2025年1月起,绿捷共中标101个项目,仅8月就斩获了70个学校食堂服务合同。

校园餐的封闭性剥夺了学生选择权。上海中小学午休仅1小时,包括半小时吃饭和半小时自习,学生不可能回家就餐

学校通常会禁止携带外部食物,家长周琴因为孩子携带饼干而被老师批评了一周。

新出台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文件明确地要求,需谨慎地使用冷冻肉制品,以及油炸品,并且规定配餐企业应当公开其,关键的操作过程。

这份12月才实施的国标面临着执行方面的挑战,就如同新版交通法规不能够立刻清除掉所有的违章车辆一样。家长李琳的这一诉求,代表了普遍的民众意愿:“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校园餐理应和北京、广东保持一致,给孩子们提供正常的饭菜。

绿捷公司的道歉声明与持续中标形成荒诞对比。9月23日立案通报发布后,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食堂项目的中标单位依然是绿捷。徐汇区教育局解释招标在8月完成,公告存在滞后

2025年起,绿捷先后中标101个项目,仅在8月这个时间段,就获取了70所学校的食堂服务合同,其资本展现出的坚韧力度,远远超越了食品安全所应承担的责任。

绿捷事件最终以43字的道歉以及立案侦查来结束,不过500所学校50万份每日供餐的垄断态势并未被改变。检测报告同发臭虾仁之间的矛盾依旧没有答案,家长群里的投诉记录仍在不断地更新着。

当绿捷在立案之后,三天过后继续中标新项目;当540天的冷冻牛肉,再次出现在采购清单之中。这场看上去已经落幕的校园餐博弈,实际上才刚刚进入新的回合。

资本追逐利润的齿轮不会停止转动,不过家长手机里的取证照片以及投诉截图,正在编织成全新的监督网络。你说绿捷仅仅犯了一个错?或许这个错的称谓就叫做“被察觉了”。

来源:先域番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