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患者吃肉有讲究:这3种坚决不吃,1种肉可适量多吃,影响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20:38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70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高血脂不能吃肉”?很多人一听医生说自己血脂高了,就直接“封肉令”上身,鸡鸭鱼肉全都忌口,生怕一口油腻下去,血管就堵上了。但真相可能比你想的更复杂。

肉,真的不能吃吗?还是选择不对?今天我们就来讲清楚:高血脂患者到底该怎么吃肉?哪些肉必须远离?哪种肉反而可以适当多吃,影响没那么大?

高血脂,全称血脂异常,主要指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它不是单纯“吃油多了”这么简单。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我国成人高血脂患病率已超过40%,其成因包括遗传、代谢、饮食、体重、运动等多重因素。也就是说,吃肉本身不是罪魁祸首,但吃“错了肉”“吃多了”,确实会让血脂飙升。

1.动物内脏:胆固醇炸弹

猪肝、鸡胗、牛肚,看着“下饭”,实际上是高胆固醇的代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mg,而一小块猪肝(约50克),胆固醇含量就能超过400mg。高血脂患者吃这些,相当于给血管“添堵”。

2.肥肉、五花肉: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酸

五花肉、红烧肉、肥牛肥羊,这类肉类脂肪含量极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增加心血管风险。长期大量摄入,血脂控制基本无望。

3.加工肉制品:隐形危机

香肠、培根、腊肉、午餐肉等加工肉制品,不仅含有大量饱和脂肪,还常常伴有高钠、高添加剂的问题。《柳叶刀·公共卫生》一项全球研究指出,加工肉制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别被“肉香”迷惑,高血脂患者最好敬而远之。

说了这么多不能吃的,那高血脂人群还能吃什么肉?答案是:鱼肉,尤其是深海鱼。

为什么推荐鱼肉?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脂肪含量较低,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秋刀鱼)中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具有降低甘油三酯、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权威研究表明,每周吃2~3次富含ω-3的鱼类,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但也要注意做法:清蒸、水煮、炖煮最佳,避免红烧、油炸、煎烤等高温高油做法。

很多人以为控制血脂就要完全素食,但其实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提高代谢、增强免疫,对高血脂患者反而是有益的。重点是选择对的肉、控制总量、讲究做法。

吃肉三原则:

选瘦不选肥,选白不选红:鸡胸肉、鱼肉优于猪牛羊肉;

清淡不重口,原味不过度:用蒸、煮、炖代替煎炸;

搭配多样化:肉类搭配蔬菜、粗粮,减少脂肪吸收。

1. 忌油不忌糖:错!

高血脂不仅跟脂肪有关,精制糖(如甜饮料、蛋糕、白面包)也会转化为甘油三酯,让血脂升高。

2. 用植物油就放心吃:错!

虽然植物油比动物油健康,但也是油,热量不低,每天不宜超过25克。

3. 吃素就安全:错!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

定期体检:每3~6个月监测血脂变化;

遵医嘱服药:如已处于中高风险水平,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

肉不是高血脂的“死敌”,但吃对了,才是关键。高血脂人群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吃得聪明。避开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的“地雷肉”,拥抱清淡、优质、科学的饮食结构,才是保护心血管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4]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1. Association of meat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香河牛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