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文明新风进万家”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活动走进察右前旗。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及所辖旗县市区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来到巴音塔拉镇南店幸福院、平地泉镇南村和乌兰察布之夜,实地探访察右前旗移风易俗工
9月23日,“文明新风进万家”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活动走进察右前旗。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及所辖旗县市区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来到巴音塔拉镇南店幸福院、平地泉镇南村和乌兰察布之夜,实地探访察右前旗移风易俗工作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在南店幸福院,观摩团参观了爱心超市、文化活动室等,仔细询问爱心超市物资来源、兑换规则,以及活动室日常开展孝老主题活动的具体情况,并对幸福院将养老服务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的做法给予肯定。作为集生活保障、文化浸润与风尚引领于一体的移风易俗实践基地,南店幸福院聚焦特困、残疾、空巢独居等困难老年群体需求,将孝老爱亲传统与现代养老服务深度结合,设立怀旧文化活动室,推行“十大孝星”评选、实行“孝心卡”助餐模式,有效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为乌兰察布市推进移风易俗、创新养老模式打造了样板。
在平地泉镇南村,观摩团现场聆听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张效玲讲述自己参与移风易俗的亲身实践,还参观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南村书画院等特色功能区,全方位感受到了察右前旗以多元载体培育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南村作为察右前旗移风易俗的标杆,通过“新风引领、制度保障、乡村治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依托产业基础、榜样力量和制度创新,探索出移风易俗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
在乌兰察布之夜的倡导婚嫁新风尚的相亲舞台上,不少青年男女分享着自己关于婚嫁的想法与期待,引得观摩团驻足观看,沉浸式感受文旅场景与移风易俗理念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乌兰察布之夜作为察右前旗文明新风的“活橱窗”,除了主题舞台上的特色歌舞表演、非遗市集上的丰镇月饼、草原风干鸡、兰格格酸奶等原味食品,还在七夕佳节举办集体婚礼,成为传递“简约婚嫁、重情轻礼”理念的重要载体。
从“理论轻骑兵”走村串巷讲“家常话”,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文明舞台”,察右前旗始终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通过“村晚”“积分超市”“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载体,让老百姓在参与中唱主角、在互动中树新风。同时,察右前旗将“移风易俗”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引路、模式创新、服务升级,推动农村牧区社会风气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下一步,察右前旗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工作举措,在移风易俗阵地建设、活动形式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文明新风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群众。(察右前旗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雪媛)
来源:小高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