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餐饮行业,一边是麻六记、大米先生等品牌靠后厨直播争抢“烟火气”,一边是传统大酒楼的闭店公告接连刷屏。广州鸿星艺都海鲜酒家贴出3月5日停业的告示,香港金钟名都酒楼宣告结业,顺德太和庄(龙江店)——这家承载了当地人20多年婚宴记忆的老字号,也在今年2月
5万家中国大酒楼黯然退场:从“城市地标”到“艰难求生”,时代抛弃从不留情
引言
2025年的餐饮行业,一边是麻六记、大米先生等品牌靠后厨直播争抢“烟火气”,一边是传统大酒楼的闭店公告接连刷屏。广州鸿星艺都海鲜酒家贴出3月5日停业的告示,香港金钟名都酒楼宣告结业,顺德太和庄(龙江店)——这家承载了当地人20多年婚宴记忆的老字号,也在今年2月突然停摆。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经营异常的酒楼已近5万家,曾经“节假日座无虚席”的“招财树”,如今成了“餐饮收尸人”频繁光顾的对象,有人一天就能回收20多家酒楼的设备,这场行业阵痛背后,藏着传统餐饮模式与时代需求的深刻碰撞。
正文
传统大酒楼的辉煌,曾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在邮轮尚未普及的年代,大酒楼是城市里“豪华”的代名词,500平起步的门店面积、上下多层的空间布局,搭配鎏金圆桌、雕花屏风等装修,再加上“杏花楼”“楼外楼”这类霸气的名号,随便一家都能成为当地的“旅游地标”。那会儿的酒楼,不光能提供珍稀海味,还能包揽演出舞台、泳池、会议中心等一条龙服务,无论是婚宴、生日宴,还是企业团建,都是首选场地,想要预订热门酒楼,往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巅峰时期,一条街上能有十几家酒楼高调开业,老板走到哪儿都是同行羡慕的对象。
然则,这份风光没能抵挡住时代的变化。最先让酒楼“受伤”的,是核心业务的需求萎缩。作为酒楼营收支柱的宴请市场,近年来遭遇多重冲击:结婚人数创近40年新低,婚宴需求断崖式下跌;就算有人办婚宴,年轻人也更青睐小型精致婚礼、户外婚礼,甚至麦当劳、肯德基的“兼职”婚礼礼堂,传统酒楼的场地优势不再明显。尤其2025年“禁酒令”的推行,让依赖商务宴请、高端聚会的酒楼雪上加霜,基本盘被严重动摇。
运营成本的高企,进一步压缩了酒楼的生存空间。大酒楼普遍配备宴会厅、包厢、客房等多元功能区域,面积小则2000平方米,大则上万平方米,月租金动辄百万,广州某酒楼分店就因拖欠600多万元租金被迫关停。不光租金压力大,庞大的服务团队——从厨师到服务员再到管理人员,人力成本逐年攀升,这些支出最终都反映在菜价上,却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越来越低”,形成“顾客减少—收入下降—成本难覆盖”的恶性循环。
产品与体验的脱节,更让酒楼逐渐失去年轻人的青睐。“六千元婚宴七成预制菜”的新闻曾引发舆论哗然,消费者发现,花高价在酒楼吃的宴席,不光用预制菜,口感甚至不如便利店的产品。并且,酒楼几十年不变的传统中式装修,在年轻人眼里成了“老气和俗”的代名词,而新兴的宴会艺术中心推出海洋系、森林系等主题空间,精准契合了年轻人对简约、个性化审美的追求,进一步分流了客源。
面对危机,不少酒楼也在尝试自救。五星酒店下场摆摊的同时,徐记海鲜支起了卤味摊,井榕大酒楼门口的摊位排起长队,艳阳天开起了社区食堂,过去数百元的招牌菜,变成了几十块的快餐小食。亦或有酒楼选择“聚焦产品”,把虾饺做成玉玺造型,奶黄包变身青铜器,靠特色吸引年轻人;同庆楼则发力食品业务,2024年该业务销售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85.52%,走出了第二曲线。还有的酒楼尝试跨界融合,西安有酒楼开设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用光影技术和研学活动让年轻人了解陕菜历史;广州有酒楼打造融合岭南园林的美食文化体验馆,就算定价略高也不愁客源。AI技术也被引入,有的酒楼用机器臂煲老火靓汤,有的通过抖音直播“后厨透明化改造”,让网友投票决定菜品去留,甚至孵化出了自有预制菜品牌,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
从“城市地标”到“5万家经营异常”,中国大酒楼的退场,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偶然,而是消费需求、行业竞争、成本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必然。这场行业洗牌,淘汰了低效、同质化的产能,也倒逼存活下来的酒楼思考“如何跟上时代”。虽说目前的自救尝试效果尚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餐饮行业没有“永远的躺赚生意”,只有主动拥抱变化、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对于传统酒楼而言,未来能否找回新的“镇店之宝”,重新赢得年轻人的认可,或许将决定它们能否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从“艰难求生”走向“再度辉煌”。
来源:幸运苹果P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