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医讯】超级微创技术推动全球胆系疾病治疗迈入“零切口时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20:49 1

摘要:近日,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令狐恩强教授团队研发的乳头括约肌支撑器,在临床研究中取得关键进展。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胆系疾病诊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困扰患者百年的“手术必留切口”难题有望彻底解决,为全球胆系疾病治疗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近日,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令狐恩强教授团队研发的乳头括约肌支撑器,在临床研究中取得关键进展。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胆系疾病诊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困扰患者百年的“手术必留切口”难题有望彻底解决,为全球胆系疾病治疗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胆胰管镜下息肉样病变超级微创切除术模式图

回溯技术发展历程,超级微创理念的创新是核心起点。2016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令狐恩强教授,针对传统外科“切除器官、解剖重建”的治疗模式弊端,创新性提出“在保持器官解剖结构条件下治愈疾病”的超级微创手术(SMIS)理念,为胆系疾病微创治疗开辟新路径。

在理念引领下,超级微创技术逐步实现规范化推广与国际认可。2019年,中华医学会成立消化内镜学分会超级微创协作组,推动技术在国内进入标准化普及阶段;2021年,世界内镜组织(WEO)组建超级微创官方委员会,标志着该技术从中国走向全球;2022年,“超级微创手术”被《消化内镜学名词》正式收录,获得权威学术界定,为技术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胆系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结构,具有 “封闭空间” 的特性 —— 胆汁排入肠道时,依靠胆肠屏障的保护,可有效避免肠液反流与胆系感染,维持胆系功能稳定。切开进入封闭的胆系空间,会直接打破其生理封闭环境,导致生理结构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长期以来,胆系疾病传统治疗始终受“切口依赖”困扰。胆管结石、胆囊息肉、胆管息肉及低度恶性病变等疾病的治疗,无论是外科的胆囊切除、肝叶切除、胆管切开取石,还是内镜下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下的ERCP治疗,均需“切开”胆系封闭空间,这一过程会破坏胆肠屏障与括约肌功能,引发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临床对“无切口、保结构、保功能”的治疗方案需求极为迫切。

乳头括约肌支撑器的研发成功,为“零切口”治疗提供关键解决方案。该支撑器通过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放置,可建立安全治疗通道,医生依托通道即可完成胆管结石碎石取石、胆囊息肉切除、胆管息肉切除等多种操作。治疗结束后支撑器可回收,且经测压证实,患者术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结构完整、功能正常,胆肠屏障未受损伤,真正实现“治愈疾病、恢复如初”。

▲经乳头支撑器胆管镜下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胆管系统结构完好

▲经乳头支撑器胆管取石前后测压结果显示乳头括约肌压力无差异,证实乳头括约肌结构完好无损

目前,基于该支撑器的系列胆系疾病治疗,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作为超级微创理念的重要落地成果,该套装技术体系未来将惠及全球患者,推动全球胆系疾病治疗迈入“零切口时代”,真正做到保全十二指肠括约肌功能、保胆囊、保肝叶。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