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时节,汾水河畔稻菽飘香。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吕梁主场活动在汾阳市拉开帷幕。在这片被金色浸染的土地上,汾阳市精心筹备的丰收节“特优农业发展板块”各项活动如约而至,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勃勃生机。
□ 本报记者 刘沛林
秋分时节,汾水河畔稻菽飘香。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吕梁主场活动在汾阳市拉开帷幕。在这片被金色浸染的土地上,汾阳市精心筹备的丰收节“特优农业发展板块”各项活动如约而至,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勃勃生机。
在主会场肖家庄镇西马寨村广场上,“吕梁山土特产”精品展率先拉开序幕。来自我市13个县(市、区)的展台整齐排开,迎接八方游客。临县展区负责人张明贵双手稳稳托着一罐饱满的肾型大豆,声音清晰而热忱,向围拢的游客介绍着:“您看这豆子,颗颗饱满均匀,是我们临县特优农产品的代表。它来自本地企业‘臻善熙’,他们坚持生态种植,严格品控,才有了这高蛋白营养的大豆产品。”讲解中,他不时轻托罐底,用手指点着包装上的关键信息,确保每位游客都能清晰了解产品的独特优势。“我们临县‘临州好物’18家优秀农产品企业多数明星产品今天齐聚于此。”他语气铿锵,带着自豪,“正是要合力擦亮‘临州好物’这块金字招牌!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抱团发展、共同打响区域品牌、把家乡好物推向更广阔市场的决心!”
与此同时,汾阳市城市广场也已人头攒动。金秋消费季暨“吕梁山土特产”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活动火热开场。120家吕梁农产品企业的展位依次排开,红枣、核桃、沙棘汁、杂粮面……琳琅满目的山野珍品散发着浓郁乡韵,吸引游客驻足品鉴和选购。
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潮涌动,游客们排起长队,只为品尝那碗传承百年的地道风味。展台负责人薛强龙笑意盈盈,热情地向游客介绍:“我们的碗团坚持用新鲜荞麦作为原料,沿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制作工艺,口感爽滑筋道!”不少游客现场品尝后赞不绝口,欣然买上几份甚至十几份,将这纯正的吕梁味道带回家中分享。薛强龙指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欣喜地向记者报喜:“这一上午,我们展台的销售额就突破了八百元,开张大吉啊!”
不远处的汾阳市兴强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展台同样热闹非凡。“大家看看这品相!”展台负责人孟繁强不仅招呼着现场观众,还特意将红薯举向直播镜头,声音洪亮,“咱家这红薯呀,是在现代化科技大棚里精心培育出来的,我们不断引进和优化新品种,只为种出那口金黄绵软、健康可口的丰收滋味!”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红薯品质,他拿起一块生薯利落切开——只见薯肉金黄密实,润滑的切面在灯光下晶莹闪烁,无声却有力地展示着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下,这片黄土地所孕育出的慷慨馈赠与丰收喜悦。
临近中午,广场一隅汇集39家乡村特色美食主体的“吕梁山土特产”乡村特色美食汇区域香气四溢。交口县冯伟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展位前长队蜿蜒,大锅中奶白浓汤翻滚,负责人冯伟麻利地为顾客盛上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咱们家只选择优质上乘的羊肉制作肉汤,肉质紧实不膻。再配上家传秘方调料文火慢炖,汤鲜味美,肉烂不散!”他高声向食客们介绍着。一旁,面点师傅双手翻飞,将面团擀开、抹油、卷起、压扁,放入滚烫鏊子。伴随着滋滋声响与升腾蒸汽,一张张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的油酥饼新鲜出炉。麦香与羊汤浓香完美交融,这对“黄金搭档”令食客们垂涎欲滴,成为全场焦点。
据悉,城市广场这两项活动9月23日开幕,一直持续到9月26日结束。活动期间,为激发市场活力,让丰收喜悦惠及更多游客,汾阳市政府投放总额60万元消费券,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每日向市民和游客发放,面额分为3元、15元、30元三种,用于“吕梁山土特产”农产品购买和乡村特色美食品鉴。“政府发券真是一举两得。既帮咱吕梁农产品卖得好、农民增收,又让老百姓省钱买优质货,享丰收实惠!”正扫码领券的李女士高兴地说。她手中的购物袋已装满有机小米和红枣。消费券如同市场“催化剂”,有效拉动了现场销售,各展台前收银提示音接连不断。
此次丰收节“特优农业发展板块”各项活动的开展,恰似一面棱镜,映照出乡村振兴下吕梁农业的蓬勃气象。它是一场农产品的盛宴展销,一次地域文化的深情传递,更是一曲献给辛勤的土地守护者与奋斗者的深情赞歌。这赞歌,在吕梁山下,在汾水河畔,久久回荡,余韵悠长,预示着下一个丰收季的灿烂图景。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