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报的价格非常合理。根据他们的报价,每个打火机不到0.2美元。它可以以每个 0.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印度尼西亚的零售商,并且仍然有利可图。
在海外最大的问答网站Quora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只做低端产品?为什么他们不模仿标准更高的德国?”下面小浪来带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些高赞回答:
一位居住于新加坡的网友Aya Shawn回答:
我的一位合伙人是印度尼西亚人。
他不太懂中文,所以就让我和他一起去参加中国广交会。他想找点生意。最后的生意是和浙江的一家工厂谈判,我担任翻译。
他想购买一批打火机,最常见的类型,带有塑料外壳,可一次性使用。
中国人报的价格非常合理。根据他们的报价,每个打火机不到0.2美元。它可以以每个 0.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印度尼西亚的零售商,并且仍然有利可图。
但我的朋友并不满意。他想把价格降到每个8美分。中国人说价格不可能,但他们还在努力的想拿到订单。
我的朋友说:“我的打火机是用来送礼的。它将被放置在生日蛋糕中,作为点燃蜡烛的工具。我需要将成本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中国代表通过电话联系了工厂工程师。最后,他们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更换较小的外壳。使用胶水代替密封件。打火机的点火装置被更简单的燧石取代,金属挡风玻璃被塑料取代。易燃气体被更便宜的配方取代,气体调节器被移除。打火机的成本降到每个8美分,但中国人告诉他们,这个打火机可能只能工作5次,而且不能长期存放。
总之,一个可靠的打火机变成了只能使用几次的工业废料。
但印尼人很满意:工作5次就够了,因为它只是用来点蜡烛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几个月后,我发现印尼人把一部分库存放在了TEMU和亚马逊上,以0.2美元的价格出售。
相信买了这些打火机的人,都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吐槽:“中国制造就是垃圾”,但不会告诉人们,他们只花了0.2美元就买了。
一位中国网友E Choi则回答到:
我的回答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
大约 20 年前,一位亲戚邀请我去德国汉诺威的一个展会帮他忙。他是中国人,不会说英语,这次帮忙不仅包所有费用,还会给薪水,所以我当然答应了……
那个展会汇聚了全球同行业的制造商,中国有专门的展区。其他展位雇的都是在当地留学的中国学生,他们会说德语(也会说中文)…… 而我是唯一一个会说英语的。到了第三天,所有主要的美国采购商都直接坐在了我们的展位里。他们对我们的报价并不感兴趣,反而主动给我们看了他们的采购价(还有其他所有 “竞争对手” 的报价单)。我们只要匹配这个价格,订单就是我们的了。
他们给出的采购价远低于我们的生产成本,但我叔叔态度很坚决,全部答应了。
从那以后我才明白,定价权其实掌握在采购商手里,而非制造商。后来发现,这在很多行业都是普遍做法。
反过来,制造商通过这些 “大订单”(整笔采购可能零利润甚至亏损)最大限度地利用产能,同时将运营成本降到最低,之后再通过同一条生产线的其他产品实现盈利。
此外,这些所谓的 “低端” 产品其实符合所有 “联邦层面” 以及 “门店 / 采购商” 的要求 —— 从安全标准、规格参数、生产准则,到当地的退货政策,方方面面都要满足,否则就拿不到货款(通常是通过银行信用证结算)。
毫不意外的是:如果预计次品率是 10%,那么每批货都会多装 10% 的产品作为备用。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提前考虑到了,自然也有应对方案。
无论你认为哪些产品是 “低端货”,它们其实都是你们当地门店想要的样子,这些规格标准并非中国制造商自己定的。
信不信由你…… 很多奢侈品牌的产品(要么全部,要么部分)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只是不为人知而已。这些品牌会利用规则漏洞:比如,一套意大利西装可能是在亚洲手工制作的,然后运回意大利缝制标签,这样一来,它就变成了 “意大利制造”“意大利最终组装” 或者 “意大利手工缝制” 的产品。
说到底,还请大家多给彼此一些认可…… 我们中国人其实什么都能造,其中有些产品本该得到认可。而且,白人也比他们表现出来的要精明得多,他们很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要卖的是什么。
一位名为Jon Jones的网友则给出了以下答案:
我之前跟人讲过这个故事。我的一位朋友大概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采购中国产品,最初买的是摩托车的电容放电点火(CDI)组件。后来他的业务不断拓展,还开了一家工厂生产排气管(感兴趣的人可以了解一下 Delkevic 这个品牌)。
他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也因此逐渐了解了中国和中国人民。除了自家生产的产品,他还从其他工厂采购服装、电池、摩托车装备以及其他各类商品。
他说,如果你去找中国制造商,跟他们说 “能不能用 5 美元做这个东西?”,他们总会答应,但最后你拿到的会是值 5 美元的劣质产品。可如果你换种说法:“我们怎么才能把这个 90 美元的产品做得更便宜,同时让双方都能赚到可观的利润?”,那么你就能用 40 美元买到一款和日本或德国原版产品品质相当的 90 美元级别的产品。
这种情况适用于整个供应链。中国制造商很少会拒绝订单,但你必须精准地说明自己的需求。只要你做到了这一点,产品质量就会非常出色。可如果你完全只看价格下单,那拿到的产品质量就会很糟糕 —— 除非是圆珠笔、新奇帽子这类本身对质量要求不高的商品。
我还认识一个人,他在中国制造婴儿推车和婴儿房家具,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每次集装箱要装货的时候,他都会飞到中国,逐一检查每一件产品。不过他很少会拒收产品,这是因为尽管这些产品都是在严格控制成本的情况下生产的,但工厂知道他会拒收劣质品,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会生产劣质产品。
居住在多伦多的Nathan James说: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可真是个头号傻瓜。我有很多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
苹果 iPhone 难道是劣质低端产品吗?
特斯拉汽车难道是劣质低端产品吗?
做些调研你就会发现,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数不胜数。当然,前提是你有能力进行像样的网络调研……
顺便说一句,我刚买了一把博朗欧乐 - B 电动牙刷。猜猜它是哪里生产的?中国!
你知道宝马有很多车型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吗?我打赌你不知道。
Martin Rapavý的回答是:
哦,你居然不知道?难道你是在重演中世纪生活,还真把自己代入进去了?
产品质量根本不是中国工厂能决定的。是西方设计师要求中国工厂生产劣质产品的。
但事情还没完,我有一个真实案例可以佐证……
不久前,我一直在找 1.5 伏可充电锂电池。西方市场给的报价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 有些产品或许勉强能用,但总感觉还缺点什么。我能想到一款更便宜、更符合我需求的产品,可就是找不到,这边的选择相当有限…… 而且即便有可选的,价格也还是偏高。
后来为了找更好的产品,我登上了一个大型中国批发网站(我猜你应该已经听过它的名字了),一上去就发现至少有两款产品完全符合我的需求,价格还只有西方同类产品的一半左右。
而这还只是个样本。商家信息显示,这家工厂能生产多种容量规格的此类电池。
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了容量最大的那款上。它其实有产品编码,所以我就用谷歌搜索引擎查了一下,希望能找到一些零售商。
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 —— 是一个西方资本家在卖!显然,价格高了不少 —— 这点我倒不抱怨,毕竟我明白批发和零售的差价,但吸引我注意的是产品规格:参数不一样,尤其是标注的容量更高了。
你看,一个欺诈成性的西方资本家,从诚信的中国实业家那里采购产品,篡改原始规格让产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然后抬高价格出售。
不知情的西方消费者买了这些产品,发现实际性能和西方资本家标注的规格不符,甚至可能很快就坏了。
接着他们就开始吐槽 “中国劣质产品”,用各种能想到的污言秽语攻击诚信的中国制造商。但事实上,这场欺诈的罪魁祸首应该是西方资本家:是他们给产品贴错标签,是他们坑害消费者。
小浪最后说几句:
看完这些外国网友的 “在线拆台”,是不是发现:原来 “中国制造 = 低端” 这事儿根本就不成立,就像买奶茶时只看价格不点糖,最后嫌奶茶没味道一样 —— 锅根本不在奶茶身上啊!
中国的工厂,说白了就是 “按需定制”,你要啥标准,咱们就生产啥品质,绝不瞎糊弄。
更别说你手里的 iPhone、家里的特斯拉,早就把 “中国制造” 的标签贴满了生活。如果以后再听到有人吐槽 “中国货不行”,不妨笑着问一句:“兄弟,你是不是没搞清楚,到底是谁在要求制作劣质产品啊?”
来源: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