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在最短时间里抓住眼球,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莫过于制造对立,一些网红深谙此道,他们不创造内容,只当矛盾的搬运工,通过给人群打上身份标签,轻松构建起一个流量陷阱。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几年,网红圈真是不太平,多位大网红一个个的翻车,也能够看出来,国家的清朗行动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这不,最近10天内,又有三位顶级大网红翻车了。
想在最短时间里抓住眼球,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莫过于制造对立,一些网红深谙此道,他们不创造内容,只当矛盾的搬运工,通过给人群打上身份标签,轻松构建起一个流量陷阱。
户晨风就是把这套玩法运用到极致的典型,他最核心的策略,就是把手机品牌和人的社会阶层死死捆绑。
在他的世界里,用苹果还是用安卓,不再是个人消费选择,而是划分贫富的楚河汉界,安卓用户,直接被他定义为“低收入群体”,鄙视链就这么简单粗暴地建起来了。
他还抛出过一句惊人的言论:“月入五千,你压根不配跟我说话”,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精准地刺向了无数普通人,同时也像一句口号,让他直播间里那些特定用户找到了归属感。
数据显示,他高达九成的收入都来自直播打赏,而这些打赏的金主,大多是一线城市里,二三十岁,手持苹果手机的年轻中产。
户晨风通过激化矛盾,让这群用户在优越感中,心甘情愿地为他刷着礼物,单场直播打赏过万成了家常便饭。
如果说户晨风是在社会阶层上划线,那么张雪峰则是在职业领域里搞对立,作为高考志愿规划领域的知名人物,他那句“文科都是服务业”,甚至用一个“舔”字来形容,瞬间引爆了舆论。
这种论调,看似是站在考生角度提供的“功利性”报考建议,实际上却是在制造不同职业间的歧视,无形中加剧了社会对特定学科的深深偏见。
当制造对立的玩法风险变高,另一种更隐蔽的流量密码开始大行其道,那就是贩卖焦虑,利用普通人在某个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无限放大他们的焦虑感,然后再顺势推出高价产品或服务,这套商业逻辑同样高效,但也同样危险。
张雪峰他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长对子女前途的那份深切焦虑,在直播里,他时常故弄玄虚,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用各种看似“务实”却充满争议的观点,比如对新闻学、银行业的负面评价,来强化一种“不懂就可能毁掉孩子一生”的恐慌氛围。
紧接着,他就把志愿填报这种本应是公共信息服务的项目,包装成了价格不菲的奢侈品,一张“梦想卡”定价12999一张“,无数焦虑的家长,就这样心甘情愿地为信息差买了单。
蓝战非则是另一个侧面案例,他不像张雪峰那样直接卖产品,但他贩卖的是一种更极致的财富焦虑和成功学焦虑。
这位前职业电竞选手,坐拥两千多万粉丝,单条广告报价就高达150万,他对着镜头轻描淡写地宣称,自己年收入能达到九位数,甚至觉得这个数字都“被小看了”。
更夸张的是,他声称自己环球旅行500天花掉的200万,不过是他一年的利息而已,这种言论,对于他那数千万年轻粉丝来说,无异于精神鸦片。
它不断地扭曲着年轻人的价值观,加剧着社会中的贫富焦虑,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网红本人必须维持一个完美无瑕的人设。
一旦他们自己的言行或者商业实体出现问题,之前积累的信任就会迅速瓦解,比如张雪峰那副指点江山的姿态,让很多人感到不适。
而蓝战非名下多家公司被注销,存续的公司也因未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网友根据他的言论推算出他资产数亿,进而对他是否依法纳税提出了疑问。
当这些瑕疵暴露在阳光下,公众的焦虑感就会瞬间转化为对他们专业度和诚信的质疑,商业信誉的崩盘也就在所难免。
“草根逆袭”的叙事模板,在互联网上永远不缺观众,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总能激励无数人,并为他们带来最初的粉丝积累。
但可怕的是,当一些网红真的完成了逆袭,手握巨大流量和财富后,却没能承担起与之匹配的社会责任,反而因为言行失控、价值观扭曲,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公众形象。
蓝战非的成名之路,就颇具励志色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游戏代练做起,凭借天赋和努力成为职业电竞选手,还担任过战队队长,后来在直播游戏《绝地求生》时人气暴涨,最终成为顶流主播。
户晨风也一样,他早期的视频是拍摄“国外购买力挑战”,也曾坦言自己干过汽修、电焊等工作,这种接地气的出身,是他们吸引早期粉丝的重要基础。
然而,成功之后的故事却走向了失控,他们似乎在巨大的流量和财富面前迷失了,蓝战非对巨额财富的炫耀,已经到了轻佻的地步,他还公开表示自己不打算结婚,言语间流露出对婚姻家庭责任的淡化。
户晨风则一边贬低国产品牌,一边极力追捧苹果、特斯拉等外国品牌,甚至给自己贴上了“全球华人领域著名视频博主”、“社会观察家”这样夸张的标签。
当网红的言行,与他们曾经的“草根”身份形成巨大反差,并且开始传递拜金、歧视、崇洋媚外等不良价值观时,那个励志的“逆袭”故事就变味了,不再让人感动,反而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反感,这种叙事的崩塌,最终必然会遭到流量的反噬。
蓝战非在多个主流社交平台被“禁止关注”,仅微博幸免,户晨风更是被彻底清理。这正是他们失控叙事的必然结局。
结语无论是制造对立,还是贩卖焦虑,亦或是上演价值观扭曲的戏码,这些看似高效的流量密码,本质上都是在饮鸩止渴,透支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
户晨风的全网封禁,张雪峰和蓝战非被设置为“禁止关注”,这些不同程度的处罚,看似是独立的事件,实则都指向同一个信号:监管层“雷霆万钧”式的整治态度是坚决而持续的。
官方通报中提出的“建立主播黑名单全国联网机制”,更是将违规的成本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红经济想要走得稳、走得远,就必须彻底摒弃那些煽动对立、贩卖焦虑的“流量捷径”,回归到内容创作的正道上来。
当一个网红拥有了千万级别的关注者,他就不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言行举止都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必须承担起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
来源:Fukasa超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