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较于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在喷气机研究上的积极进展,美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直至获取到德英等国喷气机的确切情报后,美国陆军航空兵才开始对喷气机给予重视。更关键的是美国那会儿还没有“原创”的喷气式发动机,只好从英国引进。1942年10月,劳伦斯·贝尔公司推出了P-59
相较于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在喷气机研究上的积极进展,美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直至获取到德英等国喷气机的确切情报后,美国陆军航空兵才开始对喷气机给予重视。更关键的是美国那会儿还没有“原创”的喷气式发动机,只好从英国引进。1942年10月,劳伦斯·贝尔公司推出了P-59“空中彗星”进行首飞,其搭载的发动机是通用电气J31-GE-5,这款发动机实际上是前一年英国发动机的仿制品。然而,P-59的性能并未达到预期,因此陆航决定取消原定的100架订单,并将已生产的66架全部转为教练机使用。1943年5月,洛克希德公司提交了L-140的设计方案,陆航在6月便给予了认可,并将型号更改为XP-80,同时要求洛克希德公司在半年内完成首架原型机的制造。
P-59
P-59
为了赶上德国和英国的进度,军方要求凯利·约翰逊在150天内研制出原型机,28名工程师组成团队于1943年6月26日开始,在143天内完成了设计和生产,研发工作被严格保密,连同生产人员在内,一共只有5个人知道自己是在研制喷气式战斗机。原型机XP-80于当年11月16日交付,经过全面测试后于1944年1月8日首飞成功。在试飞中,XP-80在6240米高度达到了808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成为美国空军(当时还是陆军航空队)第一架在水平飞行中超过500英里/小时(804.5千米/小时)的喷气式飞机。经过进一步改进,XP-80最终被陆航命名为P-80“流星”战斗机。1946年秋季,海军陆战队的马里奥·卡尔少校驾驶一架改装过的P-80A“流星”战斗机,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驾驶喷气式飞机降落在航母上的陆战队军官。
XP-80
P-80
“富兰克林·罗斯福”号上的P-80
“富兰克林·罗斯福”号上的P-80
1944年末,美国海军订购了三种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分别是沃特XF6U-1“海盗”、麦克唐纳XFD-1“鬼怪”战机和北美FJ-1“狂怒”。 1945年3月2日,麦克唐纳公司的XFD-1刚刚首飞后不久,海军指出XFD-1在海平面的时速仅487英里,比P-80“流星”等同时期的美国空军喷气式战斗机要慢得多。双方此时已经意识到,必须对XFD-1进行进一步完善,提升它的速度和航程。因此,在向其他制造商订购喷气式战斗机原型机的同时,海军航空局还要求麦克唐纳提交一份FD-1后继机的设计方案,而此时,XFD-1甚至还没有开始生产。
XFD-1
1945年3月2日,也就是XFD-1首飞刚过去不到2个月,海军便向麦克唐纳订购了XFD-1改进型的原型机,新飞机的编号是XF2D-1。麦克唐纳起初只准备研制一种体型加大的XFD-1,再配以2台威斯汀豪斯J34 WE-22发动机,发动机单台推力1362公斤几乎是J30-WE-20的两倍。武器则改为4门M-3型20毫米机炮,武器的位置从机鼻上方移到机鼻下方,以避免机炮开炮时产生的火光影响飞行员的视力。机炮上方装有一部小型搜索雷达。
1946 年 7 月 21 日,XFD-1 原型机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号(CVB-42)航空母舰上成功进行了起降测试
XF2D-1研制开始后,设计人员很快发现通过简单加大XFD-1的尺寸来研制新机的想法是行不通的,于是便将原设计推翻重来,除发动机仍设在翼根外,其他部分的设计都是全新的。1945年4月24至26日,对设计方案模型进行了正式评估。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导致了许多飞机项目被取消,但海军觉得F2D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使它躲过了项目削减的利斧。然而,XF2D-1的研制工作却进行得不紧不慢,原型机的制造一直拖延到了1946年末。
XFD-1与XF2D-1
1947年1月11日,第一架XF2D-1在圣路易斯的兰伯特机场进行了首次飞行,提供动力的是两台3000磅推力的西屋(威斯汀豪斯)J34-WE-22涡喷发动机。当天麦克唐纳公司的试飞员罗伯特·艾德霍尔姆驾驶原型机创造了平均2743米/分钟的爬升率,这一数字几乎是当时所有现役飞机的两倍。试飞结束后,艾德霍尔姆对新飞机大加赞誉。首飞后不久,由于公司代码的变更,XF2D-1被重新编号为XF2H-1。全面的飞行测试工作随后展开,试飞进行的很顺利,没有发现重大设计缺陷,只有尾翼出现了轻微的控制问题,因此后来决定把原型机上采用的带上反角的水平尾翼,在生产型上改为不带上反角。在后掠翼已经开始流行的时候, XF2H-1依然是古风的平直翼。
XF2D-1
平直翼的F2H-2P(左)和后掠翼的F9F-8P(右),两者都为侦察型
1947年春季,对XF2H-1感到非常满意的海军决定将其投入量产,1947年5月29日,海军订购了首批生产型XF2H-1,编号也正式改为F2H-1,绰号“女妖”, “女妖”这个绰号的来源很有意思:F-2高速飞行时两具蜗轮引擎会发出凄疠的尖叫声。海军因预算有限,将定单分成两部分,首批30架飞机在1947财年采购,剩下26架的订货被列入1948财年订购计划。1948年8月,第1架量产型F2H-1下线,同原型机相比,量产型在外形方面的变化不大,首架量产型机完工后不久,F2H-1就开始进行全面的上舰测试。F2H-1的上舰测试也是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母上进行。测试结束后,海军认为其完全具备了在航母上部署的能力,开始将其交付给作战部队。1949年8月,麦克唐纳交付完毕首批56架F2H-1战斗机。驻扎在佛罗里达州塞西尔基地的VF-171和VF-172中队成为最早装备F2H的作战单位。
XF2H-1
XF2H-1
F2H-1的载油量达3319.8公升,是当时美国海军喷气飞机中载油量最大者。它能在高速状态下飞行1126.5公里,作战半径965.8公里,在目标区域上空还能进行20分钟的战斗。F2H-1仍保留了原型机上的下跪式前起落架,这种起落架可以让飞机降低机头高度抬起机尾,这样可以让飞机更加紧密的停放在一起,从而节省航母上宝贵的空间。从理论上讲,这种起落架的优点很多,但它的诸多功能很少实际使用中用得上,因此“女妖”的后续机型上取消这一设计。F2H-1在海军中服役的时间不长,到50年代初就被F2H-2取代。在短暂的服役生涯中,F2H-1曾在1949 年创造了15849.6米的非官方喷气飞机高度记录。
下跪式前起落架
F2H-1
F2H-1
珊瑚海号航母上F2H-1准备起飞
F2H-1投入量产前,麦克唐纳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改善其性能。麦克唐纳的设计师们通过将机翼前方的机身加长35.6厘米,将机身内部载油量增加到670升。这一改动使飞机的长度增加到12.2米。设计人员还在左右翼尖加装一个容量为757.1升的油箱。载油量的增加使F2H-2的航程从F2H-1的2056.7千米加大到2373.7千米。鉴于翼尖处的负重大幅增加,设计人员对机翼结构进行了加强,这一措施使F2H-2的空重从4442.6千克增加到5055.8千克。由于增加了翼尖油箱,飞机的翼展也增加到13.7米。1948年5月,由于海军对新设计满意,订购了首批179架F2H-2,次年又追加订购279架。第一架于1949年8月18日首飞。F2H-2系列共生产了436架,在1949年冬至1952年5月之间陆续交付使用,F2H-2的高爬升率和良好的高空性能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护航战斗机,是F2H系列中产量最大的机型。
F2H-2
F2H-2
F2H-2用推力为1430公斤的J34-WE-34发动机取代了F2H-1上的J34-WE-22/30发动机.F2H-2在海平面最大速度是923公里/小时,巡航速度806.3公里/小时。 F2H-2的翼下加装了武器挂架,可以挂载2枚227公斤炸弹或6发127毫米火箭。
等待交付的F2H-2
根据海军1951年提出的规范,海军军械测试站(NOTS)开发了一种大型空射核火箭弹,它的正式名称是30.5英寸MK1火箭,也被称为Bombardment Aircraft Rocket,简称BOAR。MK1火箭可以由道格拉斯A-1“天袭者”舰载攻击机和麦克唐纳F2H“女妖”舰载机挂载,因为巨大的尺寸和重量,它们一次性只能在机腹挂载1枚弹药。在战斗时,飞机需要正对目标方向,以大迎角爬升姿态释放火箭弹,发动机能把弹药加速到最快770千米/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但燃料消耗非常快,只能工作3秒,随后弹药会在惯性作用下做抛物线轨迹飞行,其最大射程为7.5英里(12.1千米),足以让飞机避开中小口防空炮的打击。飞机在投放火箭弹后需要立即撤出,避免被核爆波及。MK1实际上是当时美国海军舰载机唯一的防区外空对地核打击武器。
MK1火箭
MK1火箭
F2H-2B
麦克唐纳制造了27架机翼经过强化的F2H-2,这些飞机被命名为F2H-2B。F2H-2B被送到美国东西海岸的混合中队和测试中队试用,这些中队将F2H-2B部署到不同的航母,飞行员们驾驶这些飞机对新武器进行了大量测试,目的是发展新武器的使用战术。F2H-2B还被用来实验如何降低F2H-2的燃料消耗率,并发展出一系列技术来增加作战半径。在F2H-2B上进行的这些测试对未来的海军航空兵作战战术和飞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从来没有执行过它预定执行的核攻击任务。除了MK1之外F2H-2B还能携带一枚748.4千克的Mk.7型或1465.1千克的Mk.8型战术核弹。
Mk.7型核航弹
F2H-2B照片,左翼下方挂着导弹的地方即是挂着核弹的地方
美国海军的官员对F2H-2的大航程和出色的高空性能十分欣赏,他们认为F2H-2拥有成为优秀的侦察机的潜质。麦克唐纳将一架BuNo123366号F2H-2改装为侦察机型原型机,其作为第184架F2H-2下线,但在生产过程中已经经过了改装。于1950年10月12日首飞,海军授予其F2H-2P的编号。它与标准型F2H-2的区别在于机头是全新设计的,加宽、加长,以便为六台垂直/倾斜视角照相机提供安装空间。飞机总长增加到了42英尺5.2英寸,所有的武器都被拆除。在执行夜间照相侦察任务时,还可在两侧翼下各携带一个20发曳光弹的吊舱。F2H-2P的最大速度从F2H-2的925.3千米/小时降低到851.3千米/小时,其他性能则大体保持不变。F2H-2P于1950年末投产,到1952年5月停产时共生产了89架,其中最后一架于1952年5月28日交付,这同时也是F2H-2系列中最后交付的一架。
F2H-2与F2H-2P对比
F2H-2P
F2H-2P
F2H-2P
F2H-2P
F2H-2P
海军陆战队的F2H-2P
F2H-2P在航母上
F2H战斗机发展之初,海军和麦克唐纳就有意发展一种装备雷达的作战飞机,来执行夜间战斗任务。但因找不到雷达和武器的合理布局方案,这项工作进行的十分缓慢。这个问题最后通过将机头加长85.3厘米得以解决,飞机总长也增加到13.1米。加长的机头变的更为尖削,内部装有一部AN/APS-19雷达,原先在机鼻下方的4门20毫米机炮挪到机鼻两侧,翼下武器挂架被取消。虽然改动幅度不小,但飞机的性能并未因此而降低。这种新式全天候战斗机获得了F2H-2N的正式编号F2H-2N的原型机于1950年2月3日完成首飞,测试完毕后投入量产,但总产量只有14架,其中一架在试飞中坠毁,另架送到海军航空测试中心,剩下12架被 VC-4中队接收,VC-4中队是一支岸基混合中队,仅在情况需要时才会部署到航母上。
F2H-2N
航母上准备起飞的F2H-2N
F2H-3是“女妖”家族中第2种全天候战斗机型,也是家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改型,由F2H-2N发展而来。1952年3月29日,首架量产型F2H-3完成首飞。虽然总重比F2H-2重了2吨多,但 F2H-3的总体性能却并未下降。巡航速度下降了64千米/小时,实用升限提高了549米,最大航程增加了250英里。再加上新战机具有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从而成为当时美国海军手中的一件很有效的武器。1953年10月30日,F2H的生产线关闭时,F2H-3共生产了250架。
F2H-3
F2H-3
F2H-3
F2H-3的武器携载量和种类上较 F2H-2有所增加。到60年代,海军对F2H-3作了现代化改进,使其获得了发射AIM-9空空导弹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F2H-3的战斗力。为了进一步加大F2H-3的航程,海军为它加装了空中加油装置,该装置装上以后,飞机左侧上部机炮的位置被加油探头占据。不过,根据实际任务的需要,可以随时将加油探头拆除重新装上机炮。F2H-3还可在翼尖装上容量为643.5升的油箱,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多见。
挂载响尾蛇的F2H-3
挂载响尾蛇的F2H-3
F2H-3
F2H-3
F2H-3
F2H-3
F2H-4是“女妖”家族的终极改型,它的外形与F2H-3的区别不大。内部的主要变化是更换了发动机和雷达,在动力更为强劲的发动机的推动下,F2H-4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水平飞行速度提高到981.7千米/小时;实用升限达到了17068.8米,提高了近3.2千米;最大航程为3218.6千米,比F2H-3多了482.8千米。麦克唐纳共向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交付了151架F2H-4,F2H-4于1953年9月停产,比F2H-3还要早,原因是 F2H-3的采购数量较多。
F2H-4
F2H-4
二战后,美军中作为高高在上的“一等人”,海军自然坐拥“合众国首当其冲的境外战略投射武装力量”的头衔。当时的美国海军规划的很清楚——让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来搭载核武器,并且以庞大的航母打击群为投射力量与辅助。在和平时期这种核打击航母编队可以四处游戈横行霸道,威慑海内外。但是按照这个想法,自己在二战中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和几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就不能承担这个任务了——现有的舰载机没远程高空轰炸这个能力。为了投送核武器,必须设计一款新的、专门的航空母舰。
合众国级航母
首先“舰载核武轰炸机”的概念蓝图出来了——设定重45吨,作战半径2000海里,可以携带一枚5吨重的核弹(比“小男孩”稍微重点),体型上比现有舰载机的大上太多。为了伺候这型舰载核轰炸机超长的起落距离,新航母直接取消了传统的舰岛结构,将飞行甲板的可用宽度增到最大。这型航母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68000吨,满载可达79300吨,全长达到了332米(现在的福特级航空母舰是337米),在1947年,这种怪物数据真的堪称是海上移动堡垒巨无霸。而当时的美国海军更是直接丧心病狂的规划了8艘此新型航母——“合众国”级。
合众国号航母与F2H
虽然机库被削减了,可美国海军还是依靠着自己丰富的技术积累东融洽西改进,而护航战斗机选的是45架F2H“女妖”喷射舰载战斗机,这也是美国海军第一代实用化的喷射舰载战斗机。1949年4月18日“合众国”号开工建造,但5天后就被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叫停。
CV-33奇尔沙治号航母与F2H-2
F2H-2 女妖 (VF-62 CVG-4) 在尚普兰湖号 (CVA 39)上 - 1953 年
尚普兰湖号航母 (CVA 39)
1949年夏,第1架量产型F2H-2交付美国海军,最先接收F2H-2的作战单位是VF-171、VF-172和VF-11中队。之后陆续交付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队:VF-12、VF-22、VF-62、VMF-122(陆战队)、VMF-214(陆战队)、VMF-224和VMJ-1。1950 年 8 月,VF-62中队接收了 F2H 女妖飞机被搬到了佛罗里达州塞西尔机场海军航空站。VF-62 于 1952 年 4 月 16 日正式成为“角斗士”。 在 1950 年代和 60 年代,雷达和 GPS 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意味着海军飞行员掉头或迷路并导致他们降落在错误的航空母舰上的情况并不少见。1952年本属尚普兰湖号航母 (CVA 39)上的一架F2H-2战斗机,停在了黄蜂号航母(CV-18) 的飞行甲板上。黄蜂号的机组人员在它上面画满了涂鸦。
1952 年,上面涂满涂鸦的美国海军麦克唐纳 F2H-2 女妖战斗机中队 62 (VF-62)。它停在 USSWasp(CV-18) 的飞行甲板上
CV-18黄蜂号航母
朝鲜战争中,第一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投入使用,格鲁曼F-9F“黑豹”和麦克唐纳F-2H“女妖”就是代表。1951年8月末,“埃塞克斯”号航母到达朝鲜水域标志着现代化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第一次投入实战使用。除了更适合喷气式作战飞机执行任务外,它还舰载了一个F2H型"女妖”战斗轰炸机中队(另外分别还载有一个F9F型"黑豹”战斗机中队,一个F4U型"海盗”战斗机中队和一个特别任务飞机分队)。
1951年停放在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上的F2H-2
1951年8月,第172舰载战斗机中队搭乘“埃塞克斯”号航母抵达朝鲜海域,参与了朝鲜战争。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航空母舰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CVA-9)上的F2H-2女妖战斗机。
1951年8月25日该中队的F2H-2开始执行作战任务,其中包括攻击朝鲜铁路枢纽和为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护航。朝鲜战争中没有美国航母在敌人的攻击中受损。但是却出现了几次执行任务中的伤亡事件。其中一次最严重的事故发生在1951年9月16日,当时“埃塞克斯”号航母的一架F2H型“女妖”战斗机丢失了降落时使用的拦截钢索,降落时撞过了拦阻索,撞毁在停机甲板上。结果是爆炸和大火导致该飞机驾驶员和其他7人丧生。1951年11月“埃塞克斯”号航母撤离朝鲜战场。
1951年9月16日,埃塞克斯上的一架F2H-2女妖战机,撞向了甲板上的其他战机,引发了爆炸。
1952年9月起先后有3支F2H-2中队被部署在朝鲜海域,F2H-2主要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和攻击敌方补给线等任务,被高炮击落3架。朝鲜战争期间VC-61和VC-62混成中队的F2H-2P先后部署在8艘航母上,该机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目标方位和空袭效果评估,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战斗机护航,如果在“米格走廊”上空进行侦察时,美国空军会派出大批F-86战斗机护航。F2H-2P被高炮击落2架。
1952年10月20日飞行在朝鲜元山上空的F2H-2
在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大多数航母舰载战斗机中队装备的都是F2H型“女妖”战斗机和F9F型“黑豹”战斗机,这时候具有核攻击能力的F9F-6型“美洲狮”战斗机、F7U-3型“短弯刀”战斗机和后来的FJ-4B型“狂怒”战斗机也装备了舰队。特混飞行中队(VC)为航母带来了夜间战斗机分队,这些夜间战斗机大多数是F2H-4型和很快就停止使用的F4U-5N型。1954年,海军委派了16个战斗机中队(每艘航母分配有一个中队),这些中队作为夜间和全天候中队,可以执行战斗任务和核攻击任务。这些中队中的大部分分配到的是“女妖”战斗机和一个F3D-2型“空中骑士”中队。
1953年1月5日,VC-61的F2H-2P(前)F2H -2护航下执行侦察任务
F2H-3降落航母
中途岛号上的F2H-3
1955年10月1日美国第一个从建造时就设有斜角飞行甲板的航母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服役。“福莱斯特”号航母是第一艘超级航母。此时更为新式、性能更出色的航母舰载飞机也正式进入现役开始投入使用了。1956年它在海上航行时,在它舰身的前部停放着AD型“空中袭击者”战斗机、F2H型“女妖”战斗机和FJ型“狂怒”(Fury)战斗机。VAH-7重型攻击机中队的5架“野人”战斗机正停在飞行甲板上。在航母前桅的上面安装着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它为空中飞行的飞机提供航程导航和目标的方位数据。F2H型“女妖”战斗机显然在超级航母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位置。
1956年的福莱斯特号航母,可以清楚看到F2H战斗机
除了装备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外,F2H-3 还出口加拿大,成为皇家加拿大海军当时唯一的喷气战斗机,加拿大共订购了39架F2H-3,F2H-3由此成为麦克唐纳公司第一种对外出口的飞机。加拿大海军在二战后拥有从英国购入的三艘航空母舰,分别是“壮丽”号、“邦纳文彻”号以及“庄严”号。在1956年,“邦纳文彻”号进行了重要的改装,包括改装斜角甲板并增设了一台蒸汽弹射器。
加拿大的F2H-3
加拿大的F2H-3
1957年9月,“邦纳文彻”号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其上首次搭载了从美国引进的F2H-3“女妖”战斗机,这标志着加拿大海军首次装备了喷气飞机,使得该舰成为加拿大海军历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1955年11月26日至1962年9月12日期间,加拿大海军陆续接收了39架“女妖”战斗机,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该国海军在航空领域的实力与发展。但由于F2H-3机体型过大且事故频发,1962年9月后被全部撤除。F2H-3是加拿大舰载航空兵装备过的唯一一种喷气战斗机。
加拿大海军邦立文彻号航空母舰上,准备起飞的F2H女妖式战斗机
“邦纳文彻”号与F2H-3编队
加拿大海军“邦纳文彻”号航空母舰(CVL 22),其甲板上,F2H-3“女妖”舰载战斗机正在进行起降训练。
加拿大博物馆中的F2H-3
FH-1“鬼怪”和F2H“女妖”是美国海军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与同时代美国空军的喷气战斗机相比,这两种战机性能上略逊一筹,也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辉煌战绩,名气也要小的多。但对美国海军来说,这两种战斗机的研制和装备却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美国海军由此进入了喷气时代,不仅赶上了军用飞机的发展潮流,也为世界海军航空兵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仅凭一点来,FH-1和F2H就足以在航空史上占据不容忽视的位置。
F2H-2P
F2H-3“女妖”战斗机参数:
机长:14.68米
翼展:12.7米
翼面积:27.32平方米
高度:4.42米
空重:598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4205千克
动力:两台威斯汀豪斯J34-WE-48型轴流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单台推力14.5kN(1633kg)(两台威斯汀豪斯J34-WE-34型,单台推力1474kg)
最大速度:933千米/小时
作战升限:14205米
航程:2760千米
航电:AN/APG-31型(AN/APQ-41型)。
武器:4门20mm机炮,8枚火箭弹或6枚(277kg)炸弹和2枚火箭,加拿大使用型号可以携带2枚AIM-9B“响尾蛇”空空导弹
乘员:1人
建造数量:895架
F2H
F2H
F2H
F2H
F2H
来源:夜鸿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