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筑梦人 | 闫福科:成为光的一部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7:07 1

摘要:2022 年秋,我迎来首届辅导班级。巡查课堂时,角落的小张格外扎眼:他眼神游离、频繁逃课,收到学业预警,被提问时总红着脸支吾。三次深谈后,我才知晓他因专业调剂自我怀疑。我决定帮他重建信心。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发背单词提醒;周末在图书馆逐句讲语法,用《老友记》练听力

在黄淮学院的校园里,我总是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

外国语学院 闫福科

2022 年秋,我迎来首届辅导班级。巡查课堂时,角落的小张格外扎眼:他眼神游离、频繁逃课,收到学业预警,被提问时总红着脸支吾。三次深谈后,我才知晓他因专业调剂自我怀疑。我决定帮他重建信心。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发背单词提醒;周末在图书馆逐句讲语法,用《老友记》练听力;带他去英语角,鼓励从一句 “Hello” 开始表达。当小张在课堂首次主动举手时,我在教案本写下:“教育者的幸福,在于见证种子发芽的瞬间。” 考研期间,我成了他的 “考研搭子”,帮他定制复习计划,联系学长分享资料,陪他去操场跑步谈心。2025 年 3 月,我批改作业时接到小张哽咽的电话:“老师,我考上洛阳师范学院了!” 后来他在感谢信中说:“您教会我的不只是英语时态,更是‘慢慢来,才比较快’的人生哲理。”

教学中,我打破 “灌输式” 模式,引入情景教学:组织学生用英语角色扮演,感受语言魅力;办英文电影配音大赛,让大家在欢笑中掌握地道表达。为让学生爱上英语,我把电影主题曲改成听力材料,在短视频平台发起 “每日一句英文金句” 打卡,还建了 “英语角 Online” 社群推送 BBC 新闻。这些创新渐有回响,2024 年,我获外研社 “教学之星” 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外语组一等奖。更自豪的是,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词达人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经不敢开口的学生,如今能自信用英语演讲,甚至站上 “理解当代中国” 外语能力大赛舞台。我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听到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才懂创新教学是为点燃思想火种。”

我办公桌上总有两本厚笔记本:一本记教学困惑与灵感,一本写科研思路与计划。入职后,我积极参与科研,作为第一参与人投身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作为第三参与人,参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项目及校级 “十四五” 规划教材编写;2024 年 10 月,我受邀在第六届全国课堂二语习得研究论坛宣读论文,在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出版专著《高效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为英语教学研究尽绵薄之力。

在师德践行上,我始终以行动诠释责任。每天清晨七点,我会在办公室为学生修改演讲稿;每周二的教研会,我毫无保留地分享 “情景教学法” 的设计思路;作为兼职辅导员,我用无数个夜晚陪伴学生,倾听并帮他们解决学业与生活中的困扰。“师德从来不是口号,它藏在每一堂用心的课、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里。” 这是我的信念,也是一直以来的行动准则。

我常告诉自己: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我愿始终做那个擎着火把的人,既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也让自己,成为光的一部分。(图文:闫福科)

编后语:随着最后一篇对本年度受表彰教师访谈的推出,“致敬筑梦人——教师节访谈”系列报道已落下帷幕。回望这一程走近“筑梦人”的旅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学识渊博的“经师”,更是循循善诱、以德化人的“人师”。他们用行动证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正是这些平凡日子里的坚守与不凡的付出,编织成了大学精神最温暖的底色。系列报道有终结,但敬意与传承永不落幕。在此,我们再次向所有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来源:凤凰天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