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1年以来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段调整期,而且日益艰难的调整又恰恰与汽车技术深刻变革相叠加。尽管如此,环境和形势的因素并没有影响斯堪尼亚对华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更未能影响在华工厂的建设进度。来自斯堪尼亚官方消息,位于江苏省的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在即
自2021年以来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段调整期,而且日益艰难的调整又恰恰与汽车技术深刻变革相叠加。尽管如此,环境和形势的因素并没有影响斯堪尼亚对华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更未能影响在华工厂的建设进度。来自斯堪尼亚官方消息,位于江苏省的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在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就会如期投产。随之,原本已经风云激荡的中国重卡高端市场势必再度掀起惊涛骇浪,国际重卡市场格局也将被重新构建。
从2020年签约落地,到2023年追加投资动力总成项目,再到2024年成立研发公司,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建设过程,清晰地反映出斯堪尼亚推进实施“中国战略”的信心。就在今年3月,首辆“中国制造”斯堪尼亚500R牵引试制车在如皋工业生产基地顺利下线并投入一系列的路试。根据规划,该基地的设计年产能为50,000辆卡车。
选择投资中国 就是投资未来
就政策而言,斯堪尼亚选择在中国投资建设制造基地,得益于2020年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允许外资100%控投,而这恰恰与斯堪尼亚方面的全球战略相契合。
无论是早期的发展,还是作为传拓集团旗下商用车业务中坚力量,斯堪尼亚全球市场战略一直坚持稳步推进。自1891年品牌创建、1897年生产第一辆机动车,到1957年在巴西建厂,跨越66年,斯堪尼亚卡车业务重心显然还在欧洲;自1957年至今(2025年),历经68年,斯堪尼亚在全球化发展迎来变革时代,选择了中国。
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Ruthger de Vries先生 (右二)
“我们已有两个生产基地,现在的产能是有些不足的,所以会有第三个生产基地,我们做出这个投资决定是着眼于长远发展,是整个集团的一个长期衡量。从全球视角看,我们觉得这个投资是必要的。”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Ruthger de Vries表示,斯堪尼亚对中国的投资并非局限于中国市场需求,当然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集团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显然是基于对全球市场形势和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考量。
1965年交付中国的斯堪尼亚(SCANNIA-Vabis)卡车(LT67 6ⅹ4)
在斯堪尼亚视角中,中国需求一直非常重要。从1965年首批10辆斯堪尼亚(SCANNIA-Vabis)卡车进入中国,到1975年500辆斯堪尼亚LT110木材运输车交付,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更大规模需求释放,斯堪尼亚“公路之王”成为无数中国卡车驾驶员的梦想座驾,斯堪尼亚也始终坚持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斯堪尼亚(中国)致力于成为客户的长期合作伙伴,为客户的成功助一臂之力。”斯堪尼亚中国集团总裁何墨池(Mats Harborn)长期主持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工作,并主导了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建设。在他看来,中国拥有包括重卡在内的全球最大商用车市场,斯堪尼亚在华投产不仅会带动中国市场需求,还将大大提升斯堪尼亚及传拓集团在全球商用车市场的竞争力。
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David Källsäter先生
从重视中国市场,到积极推进“中国战略”,斯堪尼亚正是在与时俱进的调整中不断提升全球化水平。鉴于中国及其辐射的东亚、东南亚等区域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建设了研发中心,从而与制造基地相互赋能。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David Källsäter基于亚洲市场新战略表示:“从短期和中期来看,我们的战略就是‘增长战略’。如果我们希望保持这种增长,并长期持续扩大规模,就需要在合适的时机丰富产品组合。要想在中国和亚洲占一席之地,在中国建立工厂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们首先要生产的是性能优异的柴油车,未来也会生产电车。”
“中国制造”采用国际标准 保证“世界品质”
自从首辆“中国制造”斯堪尼亚500R牵引试制车下线,国内卡友就对“中国制造”斯堪尼亚的性能和品质报有种种揣测。前不久,工信部第39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清单中,斯堪尼亚经典产品的亮相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
那么,如皋工业生产基地的“中国制造”斯堪尼亚卡车到底会不会针对本地市场需求给出“定制化”方案?
来自斯堪尼亚中国的产品培训师Kevin透露:“如皋基地首批下线的牵引车,正是去年在中国上市、搭载斯堪尼亚最新动力链的Super卡车。最关键的是,如皋工业生产基地也完全遵循全球统一标准,品质这一块,卡友们可以放心!”。
卡友们非常熟悉的斯堪尼亚驾驶员培训师周登科老师也透露说:“我已经亲身体验过如皋生产的Super新车——无论是动力、驾驶操控性、还是舒适性,驾驶体验完全与现在进口的车辆一致!(再悄悄地告诉大家)如皋生产的Super新车还会在欧洲版本基础上,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升级惊喜,大家可以狠狠期待一下!”
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特种车销售总监杨俊先生
“如皋是斯堪尼亚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保持着与欧洲生产线一致的品质水准。其实这对于许多应用领域当中那些想用高端品质,却受限于价格和交货期的这部分用户需求来说是巨大的利好,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追求卓越性能的企业,能够以更优的价值门槛,享受到斯堪尼亚科技所带来的卓越运营效率,这将极大赋能我们的上装厂,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产品,共同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特种车销售总监杨俊介绍,随着斯堪尼亚实现本地化制造,大大缩短了交货周期,在过去进口的方式中,通常需要7-8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才可以交付,现在只要走人民币内贸,缩短了诸如订船、海运、报关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销售+租赁”成就更多卡友“斯堪尼亚梦想”
受限于战略布局,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一直是“大区域”布局,随着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投产,昔日的网络布局显然无法为产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此,斯堪尼亚积极推进渠道建设,计划到2025年底的经销商数量超过40家,到2026年底总数突破70家。
同时,斯堪尼亚还审时度势针对牵引车推出了“经营性租赁”业务,企业或个人均可通过创新的租金月付模式以更优的成本获得包括全新斯堪尼亚Super牵引车高效节能的运营价值。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David Källsäter进一步阐述:“每个伟大的企业都是需要进化的,通过践行‘中国战略2.0’,我们正全面整合资源,重塑卡车零售模式,从‘交易型伙伴’转型为‘运营型伙伴’正是我们携手新老客户与经销商共同实现的战略演进。我们正在拓展价值链,以满足客户当前以及未来的期待,这便是高端化的内涵,不仅能提供可靠产品,更能实现卓越运营。”
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蒯军先生
“斯堪尼亚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它在油耗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是能够支撑租赁业务的核心本质。”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蒯军表示,斯堪尼亚在全力推进销售的同时积极发展经营性租赁业务是基于斯堪尼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优势下的“战略组合”。当前物流市场竞争白热化持续加剧,除了为用户提供性能和品质足够优异的运输装备,斯堪尼亚还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更少资金压力的运营解决方案。显然,经营性租赁业务以及销售业务的齐头并进,为更多想开斯堪尼亚的卡友带来了良好机会。
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斯堪尼亚的服务体系及服务项目也进行了相应提升和优化,包括金融、配件保障等都有面向不同场景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结语】
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即将投产,这一时刻的到来将为斯堪尼亚全面拓展中国市场,并充分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启动“加速键”。对于中国商用车市场而言,“中国制造”本地化斯堪尼亚产品在为更多用户创造更优运营价值的同时,还会显著促进中国商用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对于国际市场而言,“中国制造 世界品质”的SCANIA产品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助力高效运输,进一步实现共赢、乃至多嬴。
来源:卡车之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