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红人洛桑之死:时隔25年后,搭档博林坦言:他根本没喝多少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7:27 1

摘要: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的相声节目,总有那么几个名字让人眼前一亮。洛桑·尼玛就是其中一个,这位藏族小伙子,十三岁就从四川康定跑到北京闯荡,凭着一口好口技和模仿本事,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红人。

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的相声节目,总有那么几个名字让人眼前一亮。洛桑·尼玛就是其中一个,这位藏族小伙子,十三岁就从四川康定跑到北京闯荡,凭着一口好口技和模仿本事,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红人。

可惜好景不长,二十七岁那年,他在一场车祸中走了,留下一堆遗憾。官方说的是酒驾,可二十五年后,他的老搭档尹博林在节目里一说,大家才知道,那天他其实没沾多少酒。

1968年洛桑·尼玛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那地方山高路远,藏族风情浓厚。他小时候就爱模仿村里人说话,嘴巴一张,就能学出各种腔调。家里条件一般,父亲是当地干部,母亲是汉族,日子过得紧巴巴。

十三岁那年,1981年,他一个人背着行李,坐长途车颠簸两天两夜,到了北京,考进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学校里,他不光学文化课,还练舞蹈和音乐,基础打得牢实。毕业后,1986年,他被分到总政治部歌舞团,当了个文艺兵。刚进去时,没啥名气,只能干些杂活,调灯光、搬道具啥的。

转机来得突然。1989年,团里的曲艺演员尹博林注意到了他。尹博林比洛桑大十二岁,经验老道,看出这小子有模仿天分,就收他当徒弟。两人搭档练段子,洛桑负责口技和人物模仿,尹博林管对白和节奏。洛桑的强项是学人,声音神态都像,尤其是东北味,闭眼听分不清真假。

1993年,他们上央视《曲苑杂坛》,推出《洛桑学艺》系列,第一期就火了。节目里,洛桑跪坐蒲团,边说边变调,学琴学笛学人,观众笑得前仰后合。那时候央视是主流媒体,全国人守着电视看,一播出,洛桑就红了。

​成名后,洛桑没飘。1994年,他拿了中国曲艺家协会新人奖,二十六岁就站稳脚跟。工作忙起来,演出接不停,从北京跑到外地,藏族舞蹈和相声一结合,别出心裁。

日子眼看越过越好,收入稳了,买了房,准备接父母来北京享福。谁知,1995年国庆刚过,好日子就戛然而止。

1995年10月2日,北京西三环路段出了事。洛桑那天国庆假期,接父母来京,本想一家团圆。上午陪爸妈逛街,中午回家歇着,下午尹博林喊他去参加文艺圈聚会。饭局上,人多热闹,洛桑被围着敬酒,但他酒量一般,只浅尝几口。尹博林帮着挡了不少,俩人聊着段子,气氛还行。可席间有个外国人说不认识他,话戳了洛桑一下,他脸色变了,起身就走。

​出门时,洛桑没带大哥大,腰上BP机响个不停。他上车,启动引擎,往家赶。夜里十一点,西三环黑灯瞎火,前头一辆大货车抛锚,横停主道上,没开双闪,没放警示牌,司机也不在跟前。洛桑车速不慢,一头撞上去,车头变形,玻璃碎一地。送医院时,伤太重,抢救无效,当天走了。警方查了,定性酒后驾车,血检超标,说是主要责任。

消息一出,圈里炸锅,有人传和赵本山有关,因为洛桑模仿他太像,嫉妒啥的。赵本山赶紧出来辟谣,说纯属意外。

​尹博林那时候最难受,两人搭档几年,正红着呢。他多次想澄清,但舆论风大,传闻满天飞。洛桑父母守着录像机,里面是儿子笑脸,哭都哭不出声。官方结论定了,酒驾背锅,大家一提洛桑,就摇头叹可惜,但也带点责怪。

尹博林忍了二十五年,2020年上天津卫视节目,才开口。他说,洛桑那天真没喝多少,清醒着呢,酒精含量低,不影响判断。那货车停那,太离谱,黑咕隆咚没标志,谁碰上都躲不开。他还说,洛桑走前把存款给了妈,一家刚团圆,就阴阳两隔。​

​​洛桑走了,尹博林接了些活,继续上台,但总觉得缺了啥。文艺团里,少了洛桑的口技,节目味儿淡了。他那《洛桑学艺》系列,只做了六期,就停了。洛桑父母回四川,守着回忆,妹妹后来也进文艺行,当演员,学兄长那股子劲。

事闹大后,交通部门动了。北京路段加了夜间灯,货车停车得放标志,法规严了。文艺圈也学乖,聚会后推代驾,喝酒不开车成铁规矩。搁九十年代,酒驾没这么重罚。现在不一样了,安全第一,保命要紧。

来源:平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