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养孩子比较佛系,而老师养孩子比较严厉?(令人深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7:15 3

摘要:去年一年,都是家里比较灰暗的时刻。为什么呢?原因就在女儿身上。马上就要中考了,女儿的其他科目成绩还可以,就是数学不行,于是我想着怎么也得提升一下数学的成绩,不要成为拖后腿的科目。

去年一年,都是家里比较灰暗的时刻。为什么呢?原因就在女儿身上。马上就要中考了,女儿的其他科目成绩还可以,就是数学不行,于是我想着怎么也得提升一下数学的成绩,不要成为拖后腿的科目。

我花重金为她请了我们当地的一个有名的退休教师,这个老师曾带出过好几个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附近的金牌补习老师了。

中考的前一年女儿几乎没有什么出去玩的机会,最后一年拼一把,每天放学回来和周末节假日不是在学习就是在补习,本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中考无忧了,但是中考成绩出来,我们一起傻眼了。

女儿在考完第一科语文的时候,出来就垮着脸,一看就考砸了,等全部科目考完,一出校门我急忙问她考得怎么样,女儿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都怪你,本来我其他科目成绩还不错,就是你一直说要提升数学,这下好了,不但数学没考好,其他科目也考砸了,我中考完了!”

她哭着喊着,把错全推到我身上,那我肯定不服啊:“我给你花了那么多钱,就为了你能上个好学校,到头来却成了我的错了……”

成绩出来了,但是只能上普高,我专门查了一下,这所学校不用说考上985等重点高校了,连一本的学生都很少,这就让整个家庭在那个假期中都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

后来我想通了,既然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那就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上高中之后,补习、课外作业、假期作业安排……效果很显著,孩子成绩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了。

一天早上,我发现到点了女儿还没有出来,于是我叫她赶紧起床去上学,没成想这一句话一下点燃了孩子的怒火,她朝我大喊大叫,披散着头发,毫不夸张地说就像疯子一样:“上学上学上学,一天天就没有其他事情吗?我肚子疼死了还上学,是不是哪一天我死了你才开心……”

听了这样的话我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我就冲她发了火,那天在我的强制要求下女儿中午还是去了学校,但是后面一连几天都是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去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来。

她爸爸说:“我看她就是装的!”

在一次偶然机会我带她到了北大医院精神科,在这里我才发现休息区80%竟然都是十多岁的孩子。家长们拿着诊疗单叹息:“他才十几岁,怎么就抑郁了呢?”

医生对面的父亲也忧心忡忡,不敢置信:“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到了这里,我才知道,原来抑郁不仅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孩子承受的压力不比成年人少。

结果不出意料,我的女儿也中度抑郁了。原来我的每一次“为你好”都是一次逼迫,将孩子不断推向黑暗的深渊。

孩子不优秀,未来真的不会完

看过一个让人深思的问答:

“为什么医生养孩子都比较佛系,老师养孩子却比较严厉?”

“因为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也不是多优秀的孩子,长大之后也顺利毕业了,找到了工作,能够养活自己。

所以不优秀,真的没那么严重,未来真的不会毁灭。

在医院诊室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2025青少年情绪白皮书》的数据:全国12岁以下儿童抑郁筛查阳性率达17.4%,重点学校的孩子中,每4个就有1个存在情绪障碍。

那些我们拼命想让孩子挤进去的"优秀圈层",或许早已成了吞噬他们笑容的漩涡。

放过孩子,也放过曾经的自己

要离开医院的时候,我看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蹲下来和小男孩说话。后来才知道,她是儿科主任张医生,女儿今年刚考上大学,却是个"没上过补习班的特例"。

"我见过太多家长在ICU外哭着说'只要孩子活着就好',可为什么非要等到那一刻才明白?"张医生的话像温水慢慢漫过心尖。

她给我看手机里的照片:女儿在山里露营时笑得露出小虎牙,镜头里还有歪歪扭扭的帐篷和烤焦的棉花糖。

"小学时她数学总考70多分,我拿着试卷问她'需要妈妈帮忙吗',她说'让我自己再试试'。后来她用三年时间慢慢爬到90分,这个过程里她学会的不只是解题,还有面对挫折的勇气。"

这让我想起女儿曾经的画。她画过一幅《我的一天》:画面里的小女孩被书本和试卷淹没,眼睛是两个空洞的黑洞。当时我只觉得"不吉利",现在才看懂,那是她无声的求救。

我们总把"严厉"包装成爱,却忘了孩子的成长需要阳光,也需要喘息的阴影。

前几天刷到一条新闻,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心理老师在家长会上展示了一组数据:班里45个孩子,有19个在服用抗抑郁药物,3个已经休学。

"我们总在问孩子'为什么不努力',却很少问自己'为什么非要逼他成为别人'。"老师的话像警钟,敲碎了许多家长的执念。

现在的我,退掉了所有的补习班,不再催促孩子,还专门请假带女儿去蒙古看了她心心念念的大草原落日……当笑容重新绽放在女儿脸上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原来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把孩子塞进"成功"的模具,而是蹲下来,陪她看一场慢慢落下的夕阳。

就像那位医生说的:"比起'考多少分','今天开不开心',才是更重要的人生课题。"

来源:宋少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