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卡特彼勒这事儿挺有意思,本来大家都觉得它就是个造挖掘机、矿用卡车的,结果美银证券一份报告出来,说这公司藏着个“宝贝”没被市场看透,就是它旗下的SolarTurbines。说实话,我之前也没太关注这块业务,直到看了报告里的目标价调整,才觉得这里面有门道。美银
最近卡特彼勒这事儿挺有意思,本来大家都觉得它就是个造挖掘机、矿用卡车的,结果美银证券一份报告出来,说这公司藏着个“宝贝”没被市场看透,就是它旗下的SolarTurbines。说实话,我之前也没太关注这块业务,直到看了报告里的目标价调整,才觉得这里面有门道。美银不光重申了“买入”评级,还把目标价从495美元提到了517美元,而美股盘前它的股价才472.1美元,算下来还有不少上涨空间呢。
要说卡特彼勒,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工地上那些重型机械,毕竟它在挖掘机、矿用卡车领域的名气确实大。但美银的报告偏偏指出,大家都忽略了它能源与交通部门里的SolarTurbines。老实讲,这种传统巨头的新业务被低估太常见了,就像通用电气之前搞新能源业务时,刚开始也没多少人当回事。
这次SolarTurbines不一样的是,它刚好踩中了AI数据中心的需求点,还有个关键事儿,11月4日卡特彼勒要开投资者日,这可是多年来第一次,新任CEOJosephE.Creed会来讲增长机遇。这位CEO之前可是能源与交通部门的CFO,对SolarTurbines的情况门儿清,他说的话含金量肯定不低。美银还预测,就这发电业务,以后每年能给卡特彼勒多赚6到8美元的每股收益,这可不是小数目。
本来想觉得传统机械业务还能撑很久,后来发现现在行业风向变了,2024年全球工业机械报告里说,传统建筑机械每年也就涨个5到8个点,但数据中心配套的能源设备能涨两成以上。这么看,卡特彼勒手里握着SolarTurbines,相当于多了张跟同行竞争的好牌,就是不知道市场啥时候能真正看懂。
说了这么多SolarTurbines被低估,那它到底有啥本事能接住需求,首先它做的是1到39兆瓦的工业燃气轮机,还有售后服务,而且早几年利润率就超过两成,就算经济不好的时候也很稳。本来想觉得利润率高可能是偶然,后来发现它的客户都是xAI、Meta这种大厂,马斯克的xAI在孟菲斯的园区就用了它的产品,Meta的Socrates数据中心也没落下。
你想啊,这些大厂选设备肯定不随便,能被它们看上,说明SolarTurbines的东西确实靠谱。还有个点很关键,现在数据中心怕等不起,电网接入要五年以上,大型涡轮机也要等五六年,而SolarTurbines的产品18到24个月就能交货。更方便的是,它的涡轮机可以“堆叠”,数据中心规模变大了再慢慢加,还能当备用电源。说实话,这种灵活度,在现在数据中心抢着上线的情况下,简直是刚需。
IDC有份2025年的数据中心能源报告,说全球AI数据中心对备用电源的需求每年能涨三成多,小型模块化涡轮机市场2026年能突破80亿美元。这么大的市场,SolarTurbines已经占了先机。对比GEVernova的小型燃气轮机,SolarTurbines交付更快,功率也更适配数据中心,难怪订单能排起来,就连新出的Titan350涡轮机,需求都很旺。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市场对卡特彼勒的估值还没跟上,它的市盈率跟Deere、Cummins这些机械同行差不多,但比Eaton、Vertiv这些做电力设备的低不少,跟GEVernova、西门子能源比也有差距。老实讲,这就有点不合理了,毕竟它的发电业务每年增长幅度能到两成多,占总销售额的一成半,而且以后还会涨。
美银还预测,就数据中心和发电这块业务,以后能给卡特彼勒多带来100亿美元的销售额,峰值每股收益能到41到45美元。很显然,要是这些预测能实现,卡特彼勒就不只是个传统机械公司了,得算上能源业务的增长潜力。2025年二季度的数据显示,电力配套设备企业平均市盈率是28倍,传统机械企业才16倍,而卡特彼勒现在是17倍,这中间的差距就是估值重估的空间。
对投资者来说,11月的投资者日就是个关键节点,要是CEO能讲清楚发电业务的具体计划,市场说不定就会重新看它的估值。搞不清为啥现在还有人只盯着它的挖掘机业务,毕竟AI热潮下,电力需求可是实打实的增长,SolarTurbines这块业务要是爆发,说不定能让卡特彼勒再上一个台阶。
总的来说,卡特彼勒这次能沾上AI的光,全靠SolarTurbines这个隐藏业务。它解决了数据中心的电力焦虑,增长潜力又没被市场完全看透,接下来就看11月投资者日能不能给市场吃颗定心丸。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要是想布局AI产业链,不一定只盯着科技公司,像卡特彼勒这种藏着能源业务的传统巨头,说不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点尘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