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梅西出生在中国,他还能成为球星吗?先别着急回答,我们先看1场历史上最匪夷所思的赛马比赛,它根本就是1个流传了千年的历史骗局。公元846年,大唐皇宫中,上演了1场震惊朝野的"小太监赛马赢骑兵"的事件!
如果梅西出生在中国,他还能成为球星吗?先别着急回答,我们先看1场历史上最匪夷所思的赛马比赛,它根本就是1个流传了千年的历史骗局。公元846年,大唐皇宫中,上演了1场震惊朝野的"小太监赛马赢骑兵"的事件!
唐宣宗让个小太监和节度使的专业骑兵赛马,结果小太监居然赢了!听着是不是像天方夜谭?这场戏究竟是怎么演的。更精彩的是,你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唐朝的这套操作,在现代社会居然还在重演!
根据《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可靠记载,我们能还原3个真相:
1、根本不存在什么"3岁小太监"!唐代宦官制度明确规定,入宫年龄最低13岁。实际骑手是西域来的马术少年,被剃眉化妆成幼童的模样。这简直就是古代的"年龄造假"!
2、比赛规则暗藏玄机。史料记载的"五百步"实际只有现代300米左右。专业骑兵的战马披着40斤重甲,相当于背着2桶桶装水跑步,而皇宫宝马配的是轻便鞍具。这还没完,《武经总要》记载,比赛时特意让骑兵正对太阳方向,这可是古代兵法专门对付骑兵的招数!
3、提前3个月特训。唐宣宗专门让宫廷驯马师对西域宝马进行短程冲刺训练,就像让马拉松选手改练短跑,专业骑兵根本来不及发挥优势。
唐宣宗为啥要这么干?《新唐书·食货志》透露了背景:当时朝廷67%的军费都拨给节度使,但边防战绩惨不忍睹。皇帝不敢直接削军费,就导了这出戏告诉天下人:"不是朝廷不给钱,而是你们这些节度使太无能!"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当比赛规则本身不公平时,根本无法真正看出谁才是好骑手。
这剧情是不是莫名熟悉?就像现在国足每年烧钱几十亿,球员年薪亚洲顶尖,归化球员花费超10亿,却连东南亚球队都踢不过。难道问题真的只在球员身上吗?来看这组惊人的数据:1. 资源错配:唐代军费被层层克扣,现代足球青训资金被挪用;2. 系统造假:唐代伪造骑手年龄,现代青少年比赛年龄造假成风;3. 规则陷阱:唐代设定不公平赛制,现代足球管理机制存在"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的问题。当整个系统出问题时,个人再努力都是白费。就像让梅西在中国足球体系下成长,他可能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球星!
任何一个领域如果出现"投入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那就绝对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机制顽疾!从唐朝到现在,这个道理千年不变:当管理者总是找背锅侠时,背后肯定有不敢触动的利益链!
我们总吐槽"14亿人选不出11个会踢球的",但真相是:不是中国没有人才,而是人才根本就冒不出来!当青训资金被挪用,当比赛要改年龄,当选拔要靠关系,再好的苗子都会被埋没。真正要解决问题,就得:1、改革管理体制,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让懂足球的人管理足球;2、建立透明监督机制,资金使用、选拔过程全公开,社会舆论也不要总聚焦于“抓背锅侠”比如骂球员、骂教练,这样反而保护了系统性问题;3、打破利益固化、让成绩与管理者切身利益挂钩;4、重建青训体系、让好苗子不被“改年龄”毁掉。这比换多少个教练、归化多少个球员都管用!
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当某个领域总是需要背锅侠时,必定有不敢动真格改革的内幕!从唐朝赛马到现代足球,千年不变的教训是:系统坏了,再好的演员也唱不好这出戏!只有当比赛规则本身公平时,才能真正看出谁是好骑手。
来源:大话历史-说你不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