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逐“绿”而行 护航实体经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1:42 1

摘要:这家曾受困于“高耗能”标签的水泥企业,如今凭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发放的“产品碳减排量+碳足迹”双挂钩贷款,走上低碳转型的新路径。

人民网记者 黄盛

在甘肃平凉,新型节能设备正在庄浪县一家特种水泥制品车间里平稳运转,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这家曾受困于“高耗能”标签的水泥企业,如今凭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发放的“产品碳减排量+碳足迹”双挂钩贷款,走上低碳转型的新路径。

“十四五”期间,邮储银行在绿色金融政策驱动下,逐“绿”而行,在破解行业痛点中探索出特色发展之路。

顶层设计:构建绿色金融治理体系

“十四五”期间,“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的政策,驱动我国绿色金融从框架搭建迈向纵深推进。

锚定政策方向,邮储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并设立45家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为绿色金融落地搭建“毛细血管”。

在具体实践中,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突出。对此,邮储银行一方面制定“绿色金融授信政策指引”,明确风电、生物质能等重点支持领域;另一方面差异化下放审批权限,对绿色项目开通“限时服务+绿色通道”。邮储银行新疆区分行聚焦当地风光资源优势,为阿勒泰25万千瓦风电项目授信11.58亿元,助力项目实现年均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大连分行紧扣海洋强国战略,为金砣渔业发放5000万元贷款,助力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碳汇”标杆。

产品创新:激活绿色转型动能

推出光伏发电设备小额贷款、垃圾收费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投资全国首单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 ABS,承销首单碳中和超短期融资券,拓宽绿色资金渠道……

“十四五”期间,为平衡高碳行业转型需求与绿色项目风险收益,解决中小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难题,邮储银行加快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资管”的多元产品矩阵。

多元产品创新,激活了绿色转型动能。在钢铁这一“双碳”重点领域,邮储银行唐山市分行创新“钢铁产业低碳金融生态圈”,以超200亿元授信覆盖全产业链,破解传统钢铁“高碳锁定”难题。面对科技型绿色企业,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打破“重抵押”惯性,将金庄科技的58项专利纳入贷款授信评估,助力这家再生包装纸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年发电量提升至510万度,废水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生态协同:扎实绿色发展根基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率,构建多领域、多行业协同发力机制,已成为金融机构精准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方式。

在新技术方面,邮储银行加快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比如,依托“金睛”风险监控系统,实现绿色项目全流程环境风险监控;上线绿色标识自动识别功能,提升绿色信贷统计准确性;投产“金简”无纸化系统,年减排二氧化碳100余吨,实现自身运营低碳化。

绿色金融的发展不能仅靠银行“单打独斗”。目前邮储银行已经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签署《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倡议》,采纳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对标国际准则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同时,绿色贷款余额在今年6月末达9586.39亿元,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从甘肃水泥企业的转型突围,到新疆风电的清洁能源输出,再到大连海洋牧场的生态守护,邮储银行正紧扣国家政策、扎根地方实际、破解行业痛点,让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持久动能。(实习生朱超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