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穿“国科优选”骗局!专坑老人,你家爸妈可能已中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7:44 2

摘要:真不敢相信,一个直播间竟连记者都进不去,这里头藏的不是啥商业秘密,而是专给咱爸妈量身挖的坑。9月21号,央视把“国科优选”的黑幕扒了个底朝天,这骗局的手段,比想象中还阴。

真不敢相信,一个直播间竟连记者都进不去,这里头藏的不是啥商业秘密,而是专给咱爸妈量身挖的坑。9月21号,央视把“国科优选”的黑幕扒了个底朝天,这骗局的手段,比想象中还阴。

这哪是简单卖假货?骗子们早把套路设计得明明白白。他们先像筛豆子似的,把目标老人精准挑出来,再把销售、发货、宣传拆得七零八落,让你想找人追责都没地儿寻,最后还把老人的好心,变成家里吵架的由头。

骗局第一步,不搞网上乱撒网,专盯线下。骗子摸透了老人的习惯,把门店开在社区、公园这些老人常去的地方,拿“免费领鸡蛋”“抢红包”当诱饵,轻松勾住大爷大妈。这么一筛,对小便宜上心的潜在目标,就全被圈出来了。

你要是被吸引过去,真正的套路才开始。他们会让你加个微信群,可这群不是谁都能进——年龄必须卡到55岁以上,差一岁都不行。

央视记者第一次试,就因为年纪不够被直接拒了,后来换了个年长的同事,才勉强混进去。

进群后审查更严,既要实名认证,还得回答一堆问题。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好奇心强、警惕性高的年轻人全被筛掉,最后留下的,全是容易被统一拿捏的“精准猎物”。

到了直播时间,群里会发带密码的链接。主播光靠嘴,把产品功效吹得天花乱坠,可你连产品包装都瞅不见。

更绝的是,直播一结束,视频立马没影,想回看留证据都没门。这种“看完就删”的套路,既造了“限时福利”的紧张感,又把证据全毁了,让你想较真都没辙。

等老人们被“抑制幽门螺杆菌”“效果立竿见影”的话哄得动了心,准备下单时,你以为是跟直播间主播或线下门店老板交易?其实都不是,真正操盘的是远在天边的“国科优选总部”。

线下门店的活儿被拆得清清楚楚:只负责拉人、发货,店员对产品疗效、直播内容一问三不知,就是个干活的工具人。

上海的王女士下单后,被告知去附近门店自提,可进店一看,店里空空的,连她买的“益生菌”的宣传、陈列都没有。商品和销售场景根本对不上,就算之后有关部门来查,门店也能撇得干干净净。

整个销售链被拆得稀碎:线上直播负责“洗脑”宣传,却不展示实物,让你抓不到虚假宣传的把柄;线下门店负责交货,却不掺和销售,跟产品宣传没关系;真正的交易,大多是群里发链接,引到第三方支付甚至直接转账,完全绕开有监管的电商平台。

中消协专家说得透彻:这种模式下,消费者手里的交易记录零零散散,想维权都不知道告谁。你要是提退款,对方直接把你拉黑、踢群,立马消失。每个环节的人都无关紧要,没人愿意担责。

这骗局最狠的地方,是掐住了老人心里最软的地方——对家人的爱。骗子太清楚了,老人最大的软肋,就是牵挂家里人。

就说上海的王女士,她没犹豫就买了10盒“益生菌”,想法特别简单:想让家人肠胃好点,觉得这是花钱买健康,是对家人的心意。骗局就这么裹上了“好心”的外衣。

可她兴冲冲把产品带回家,家人的反应却给了她一盆冷水。面对这来路不明、包装简陋的“神药”,家人怕不安全,坚决不吃,还埋怨她乱花钱。王女士一片好心,换来的却是不理解和指责。

这种感情上的打击,对老人来说太大了。他们会委屈、自责,甚至琢磨“是不是自己真错了”,这正是骗子想要的。等真相揭开,那被吹上天的“神药”,其实连保健品都算不上,就是普通食品,老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垮了。不光丢了钱,还得扛着“好心办坏事”的家里压力。

这种强烈的羞耻感,会让老人选择闭嘴,宁愿把委屈咽肚子里,也不愿跟子女说,最后陷进“自己怪自己”的圈子里,骗局到这儿就全成了。

“国科优选”这类骗局,比咱们想的更复杂、更精密。它不只是简单的骗钱,而是把挑目标、分散责任、操控心理揉在一起的陷阱。它钻了私域直播监管的空子,更利用了老人感情上的脆弱。

要治住这种骗局,监管部门得行动起来,扒开层层伪装,把整个黑产业链都查到底,不能让私域成了没人管的地方。而咱们做子女的,更得想想怎么跟爸妈沟通。

要是发现老人可能被骗了,别直接指责、埋怨,那样反而把他们推进骗子设的心理坑。

咱们该先放下评判,理解他们“为家人好”的心思,用耐心和共情,帮他们走出内疚。说到底,比拆穿骗局更重要的,是守住家里的爱和温暖。

来源:七号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