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6日,迅速崛起的网红户晨风(网络视频博主,泛娱乐领域自媒体创作者,1年多全网粉丝近200万),被曝其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遭到封禁或功能限制。
一、不到10天,户晨风、张雪峰两个网红被封
2025年9月16日,迅速崛起的网红户晨风(网络视频博主,泛娱乐领域自媒体创作者,1年多全网粉丝近200万),被曝其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遭到封禁或功能限制。
而就在户晨风被全网封禁所引发的舆论热潮尚未过去,在抖音、微博等多个自媒体平台分别拥有几千万粉丝的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其社交平台账号相继“应声落马”的消息又传来。9月24日,张雪峰的账号在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均被禁止关注。澎湃新闻就此询问其工作室工作人员,对方回复“正在反省”。
二、户晨风是何许人?
户晨风,出生于贫穷农村家庭,后随父母进城。2023年11月27日,他发布了首个作品《100元人民币,在泰国首都曼谷的购买力到底有多强?》,从此开始进行自媒体创作。
后来相继发表了《新加坡街边卖艺,84 岁老人的一生》、《呼和浩特,真假乞讨?——户晨风全球真假乞讨系列》等非常有流量,推动他成为新晋网红的重要作品。
户晨风之所以备受关注,快速成长为网红,主要是他常常发表极端观点和制造对立的言论。比如:他长期以“安卓人=底层/低收入”“苹果人=精英”的标签划分人群,宣称“用安卓手机=低收入群体”、“专科生是安卓学历”,还公开宣扬“电车只选特斯拉、油车只开丰田”,“安卓厂商应放弃2500元以上市场”等观点,否定国产汽车、国产手机的快速成长和技术突破。
此外,户晨风跟很多网红一样,有些名气成为网红,就开始飘得不行:他在直播中炫耀“月纳税3万多元”,声称“月入5000元的人不配与我对话”,并宣扬“年夜饭不如麦当劳”、“无山姆超市的城市不宜居”等争议观点。9月10日,他又提出“安卓消亡论”,预言iPhone 17将垄断高端市场。
小网红户晨风在各自媒体平台得帐号悉数被封,应该是因为他过于放飞自我、总靠争议言论引发关注而导致。
三、再一起来看看牛气冲天的张雪峰!
张雪峰(真名张子彪,1984年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人,毕业于郑州大学)。苏州研途教育联合创始人,现任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峰学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2016年6月,张雪峰凭借《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走红网络。然后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升学规划(志愿填报)领域的顶流,对中国及海外诸多院校及专业,如数家珍。在直播连线、各种节目和现场访谈中,拥有超高人气,其直言不讳、指点江山的风格,得到很多人的喜欢,也有很多争议和批评。
尤其是今年以来,张雪峰更是放飞自我,争议言论屡屡出现。2025年1月,张雪峰谈“上4休3”的相关话题词持续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6月28日,张雪峰说大多文科不考公就是销售引发热议;9月3日,张雪峰在组织员工观看九三阅兵后表示,若祖国统一战争打响,将个人捐5000万、公司捐1亿,该视频上传网络后引发争议 。
总的来说,张雪峰本次被限制的原因,相关方虽未公布,但估计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
1、其敏感言论屡踩红线:对台战争打响捐巨额款项(公司捐1亿、个人捐5000万),被广泛批评“煽动战争”、消费爱国情绪,涉嫌借敏感议题做营销;对高校文科专业的极度贬低(文科无用论、闭眼摸专业都比选新闻专业好)等,导致全社会无数人都抵触高中读文科、大学上文科专业,引发了众多高校等强力抵制;
2、其公司的商业模式触碰到监管准则:高价收割和贩卖焦虑(高考志愿咨询费1.3~1.9万/人次、3小时吸金2亿多,涉嫌利用信息差牟取暴利);虚假宣传惹争议(早于高考命题封闭时间就推出、168元/套的高价《高考预测卷》错题频出,涉嫌踩踏教育公平红线);公开大力宣扬"选错专业毁一生",涉嫌挑动社会民众负面情绪。
四、缘何一众网红纷纷被打压?
近期,正是国家网信办“清朗行动”的关键期,小网红户晨风,以及大网红张雪峰,无一例外地都是靠着极具个性甚至极端的观点,以及激烈的、挑动社会情绪、甚至煽动对立的各种言论,引发网友、粉丝和社会的关注,吸引网络流量,进而牟取商业利益。
一周时间,户晨风和张雪峰先后出事儿,俩人刚好凑一对,哥俩相得益彰。
1、他们之所以能红起来、并肆意跳动,是他们能审时度势,明白红线所在;
2、他们突然土崩瓦解甚至可能消失,也正是他们认错了红线的位置。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了流量失去了底线、屡屡触红线,迟早都会有那一天,包括张雪峰等,网络新秩序的建设大潮持续推进,于是他们这些常在河边走想捞鱼的人,首先被卷入洪水。
可是,水不会一直涨,终究有退潮的时候。跟以往诸多网红一样,退潮以后,又纷纷露出水面,急需肆意跳动、急需捞金。因此,户晨风、张雪峰们还能不能回来?这次是15天,是30天,再或者一去不返,我们大家都不知道。
不知道水位几何,于是无数人都在一次又一次,靠靠着胆气去触碰、去尝试、去摸索未可知的天威。这不仅不科学,甚至有点悲呛。
最后,由衷地向监管部门建议,把规则放在明面上,把处置原因和结论,以及申诉通道放在明面上,对于公众才有更显著的约束作用,才有教化世间的意义。只有经得起被监督审视,才能保证施行过程中自我纠偏。
来源:正能观察与思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