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将回收来的材料制作成次级防护手套、防火毯等产品,阻燃性能还能保持在80%以上。”9月21日,在杭州举办的“青年潜能”绿色创业营青春小店故事会上,来自南通大学的仲虹静分享了她带来的“退役消防服循环再生”项目,该项目凭借环保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赢得了现场阵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骏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我们将回收来的材料制作成次级防护手套、防火毯等产品,阻燃性能还能保持在80%以上。”9月21日,在杭州举办的“青年潜能”绿色创业营青春小店故事会上,来自南通大学的仲虹静分享了她带来的“退役消防服循环再生”项目,该项目凭借环保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退役消防服循环再生项目创始人仲虹静在“青年潜能”绿色创业营交流分享
“鹅群农林互助·光伏鹅舍共生”项目代表朱康烨介绍了通过“鹅—肥—农林”循环体系改进传统养殖模式的创意。浙江大学MBA 特聘教授、创业投资人王海伦接连发问:“成本降了多少?存活率是不是提高?”他建议项目团队要进一步关注养殖户最关心的成本与收益问题。
鹅群农林互助·光伏鹅舍共生项目代表朱康烨在“青年潜能”绿色创业营交流分享
从回收利用,到绿色农业,从工厂二氧化碳回收,到农村污水处理,10位“青年潜能”项目代表先后分享了他们投身绿色创业的生动故事。每日互动联合创始人、华旦天使投资创始人张洁、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文和,KAB 高级培训师涂德虎等9位专家与项目代表互动交流,并为参训营员进行一对一指导。
据悉,本次活动聚焦绿色创业主题,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承办,活动得到浙江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等51所高校的87名营员参加了实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王艳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韩飞等21位专家参授课与创业辅导。
“首先不要追求平台级的项目,为什么?因为它对我们资金、资源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很难实现商业闭环。”在专题培训中,擎天远瞩(上海)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刘义建议青年创业者:“从一个具体的痛点,哪怕是很小的痛点入手,把它切进去。”结合自己新能源行业从业经验,刘义以整车出海跨境服务、电池健康检测、研发易拆解的电池包结构等案例,为营员解读了细分领域的创业项目如何获得成功。
青年创业者的故事也格外打动人心。“青年潜能”项目代表,来自重庆科技大学靶锐净项目负责人段兴明回忆自己从大一开始调研松材线虫,手把手培养线虫做实验。他介绍道:“松材线虫病害,又称松癌,每年对林业造成严重危害,一棵树感染后15天就可能死亡。传统的喷洒或焚烧方式虽然有效,但会破坏生态环境。我们想到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结合靶向药物技术开发绿色农药,靶向性强,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附带影响。”这一思路引起不少营员的共鸣。
在“设计思维工作坊”培训中,君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万力则强调,设计思维最重要的不是立即把方案落地,而是要思考“在什么场景下,为谁解决什么问题”。他表示,绿色创业并非空中楼阁,而是要落到真实的应用场景之中。
在实训参访环节,营员走进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实地探访安吉余村的村庄风貌,了解其从“矿山村”到“生态村”的转型故事。参访营员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更帮助他们找到将自身专业与绿色创业结合的路径。
来自昆明国土学院的鄢丝祥,项目聚焦“鱼菜共生”一体化种养设备。他说,余村之行让自己真切感受到绿色创业的价值,既能优化生态环境,又能带动村民共同富裕,这对他后续的创业实践有很好的启发。来自辽宁石油理工大学的张璐说:“之前我不觉得大学生可以真正去做绿色创业项目,这一次让我认识到很多很厉害的青年伙伴,也让我看到绿色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潜力。”来自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周赟也结合自身项目谈到:“在安吉余村参观时,我就想到如何把生物颗粒燃料和乡村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绿色能源的新方向。
参训营员在杭州程天科技展示厅内体验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
在杭州程天科技的实地参访,也给年轻创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家聚焦外骨骼机器人的创新企业。公司展厅内陈列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功能丰富、技术领先,引发了营员的浓厚兴趣。“穿上之后真的太不一样了!” 来自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王宇琛,在亲身体验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后,难掩兴奋地分享感受。他表示,佩戴后走路明显更轻松,只需轻轻抬腿,就能清晰感知到机器传递的向上助力,“最让我触动的是,这类设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能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他坦言,这次体验让自己真切看到前沿科技与绿色应用结合的可能性,也对绿色创业的内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主办方通过营员破冰、导师个性化辅导、绿色创业工作坊、创业投融资、设计思维工作坊和实地参访等模块化培训内容,旨在提高青年绿色创新能力,促进青年掌握绿色技能、通用技能、创新创业技能,助力青年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