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由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翟俊杰等人主演的《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上映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1986年,由邵宏来、初国梁、江化霖、翟俊杰等人主演的《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上映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在片中饰演“李宗仁”一角的演员邵宏来,把李宗仁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不仅得到了普通观众的认可,就连李家后人也对他给予了超高的评价。
就连李宗仁的儿子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也被邵宏来精湛的演技给惊叹到了,忍不住赞叹道:“这就是活生生的我老爸啊!”
作为一名演技精湛的实力派演员,其实除了“李宗仁”这个角色以外,邵宏来还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精湛的演技折服了无数观众。
只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演技无比精湛的演员,已经低调离世8年......
一、
邵宏来出生于1933年,是江苏淮安人,他在淮安下面一个小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中长大,父母都是普通人。
邵宏来小时候,经历了战乱的炮火,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但他并没有因此磨灭对生活的信心。
虽说成长过程中历经艰难,而且在普通家庭中长大,但他却拥有一颗文艺心,非常喜欢艺术。
1949年,中学毕业后,16岁的邵宏来,带着他的艺术梦想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专科学校,也就是如今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
邵宏来在上戏学的是表演专业,在上戏学习的3年时间里,邵宏来接触了各种专业的表演知识,勤奋好学的他,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本功。
1952年,经过3年的用心学习,邵宏来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从上戏毕业,被分配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组工作。
由于天赋不错,表演功底扎实,而且工作中兢兢业业,同年年底,他离开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被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为了一名职业的话剧演员。
就这样,从小喜欢艺术的邵宏来,正式踏上演艺这条路,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二、
从1952年底开始,邵宏来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他一直活跃在该剧院的舞台上。
不断登台表演的他,凭借着舞台表演的方式,积攒下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把演技磨练得越来越好。
1956年,山东青岛组建话剧团,急需演员填补空缺,邵宏来得知消息后,本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的”的念头,他主动申请前往青岛,加入了青岛话剧团。
作为青岛话剧团的第一批演员之一,邵宏来进入话剧团后,他一直在为话剧团的发展做贡献,带领着话剧团的演员们到处演出。
在青岛话剧团发展期间,他先后参演了数十部话剧作品,很多作品都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8年,邵宏来所在的青岛话剧院排演了《敢想敢做的人》这个话剧上线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观众好评如此。
在这部话剧中,邵宏来也有着精彩的表现,随着这部话剧的走红,他跟着剧团的其他演员到处演出,活跃在全国观众的视野。
不过,那时候邵宏来的演艺事业虽然发展得很稳定,却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吃了不少苦头。
三、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邵宏来被打上了“右派”的标签。
尽管他那时候在舞台上的演出效果很好,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但每天都要接受批判,除此之外,每天演出结束后,他还要负责干一些幕后工作,例如打扫舞台甚至是厕所等等。
在那个特殊时期里,邵宏来的事业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他的生活,吃了不少苦头。
好在,邵宏来本就出身于普通家庭,小时候也吃过很多苦,因此对于事业和生活上的这些挫折,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笑着坦然去面对。
在他看来,只要他能够坚持住,曙光终有一天会到来,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邵宏来的名誉得到恢复,事业也重新回到了正轨。
恰好当时中国话剧导演、戏剧教育家朱瑞钧,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演员,倡议组建了一个师资进修表演训练班,并成立了一个实验性剧团,选拔一些好苗子去学习。
这个训练班的名额有限,因此朱瑞钧在选择学员的时候非常严格,当时青岛大大小小的剧团无数,可朱瑞钧就是看中了邵宏来。
被朱瑞钧选中的邵宏来,进入了这个训练班和实验性剧团学习,在这里,他的演技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而在进修期间,曾经事业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的邵宏来,也迎来了突破的机会。
四、
和当年在上戏读大学的时候不同,在上戏的时候,邵宏来一心只读圣贤书,心里只有学习。
而在进入进修班之前,邵宏来已经参加工作多年,因此他并没有全身心放在学习上,而是一边学习一边活跃在舞台上。
加上他之前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让事业一度停滞,为了能够尽快吧演艺事业发展起来,邵宏来可以说是不留余力的去发展,努力把握住每一次的机会。
邵宏来在进修班学习期间,上海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南昌起义》这部影片,在为该片选角的时候,剧组选中了邵宏来。
之所以选择邵宏来出演陈独秀这个人物,一方面是因为邵宏来的演技不错,表演非常有灵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年轻时候的邵宏来形象和气质都和陈独秀有点像。
后来在《南昌起义》这部影片中,邵宏来扮演了陈独秀一角,虽然只是配角,但他把角色塑造得特别好,让很多人都看到了他的演技。
而在这部作品的帮助下,邵宏来成功推开了演艺圈的大门,开始和电影结缘。
邵宏来凭借《南昌起义》这部影片进入影视行业后,他一边活跃在话剧舞台,一边继续等待拍戏的机会,断断续续的出演了不少作品。
演而优则导的他,还尝试着当起了导演,执导了一些影视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1985年,他和任豪联合执导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这部电视剧,虽然只有13集,却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长连续剧,可以说是开启了长篇连续剧的先河!
当然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大家第一次了解或者说是认识邵宏来这位演员,还是因为他主演了《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
五、
早在1965年,李宗仁回大陆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就向当时的知名导演成荫提出,可以把李宗仁指挥国民党部队取得台儿庄大捷的事迹拍成电影。
对于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导演成荫一直牢记在心,奈何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情一直被拖着。
1982年,成荫像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陈敦德提起了当年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希望广西电影制片厂可以支持和配合,帮助他拍摄“台儿庄大捷”的电影。
让人可惜的是,没过多久,成荫离开了人世,他生前一直希望可以拍摄有关的台儿庄大捷成为了他内心的一个遗憾。
好在,成荫离世2年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军利和费林军一起写出了《血战台儿庄》的剧本,导演杨光远得知后,推荐给了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陈敦德,陈敦德看完剧本后,决心要提已经离世的成荫完成遗愿,并获得了广西政府领导和黄埔军校同学会以及各方的大力支持。
1984年,《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正式提上拍摄的日程,在为片中的李宗仁一角选角时,剧组当即选择了邵宏来。
起初化妆师在为邵宏来做定妆照的时候,是根据李宗仁当年做副总统的样子来化妆,结果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邵宏来看完后表示:“我身上文人气质较重,这个造型是个军人形象,与我的气质不搭。”
邵宏来随后找来了李宗仁当年在台儿庄前线和蒋介石以及白崇禧一起拍摄的合影,让化妆师照着化妆,结果等造型出来后,大家都觉得他仿佛就是李宗仁本尊一样,异口同声的说道:“别找了,就他了!”
而邵宏来也没有让剧组失望,后来在拍摄《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的时候,邵宏来凭借着精湛的演技,把李宗仁的形象生动的塑造在了银幕上。
他在片中塑造的李宗仁,临危不乱,指挥果断,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得失,把李宗仁的光辉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片热映后,邵宏来塑造的李宗仁深入人心,得到了无数观众的认可,就连李宗仁的儿子也大为赞叹。
除此之外,曾经和李宗仁共事的秘书,也被邵宏来塑造的李宗仁形象给惊艳到了,忍住表示:“德公还魂了!”
在《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的帮助下,邵宏来迅速走红,成为了大众熟悉和喜爱的实力派演员。
六、
邵宏来凭借《血战台儿庄》这部影片走红后,他后来又陆续参演了不少影视作品,还多次塑造了李宗仁一角。
例如在《百色起义》、《开国大典》、《南线大追歼》、《肝胆相照》等作品中,他都扮演了李宗仁一角,向观众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李宗仁,都得到了观众的支持。
虽然邵宏来后期一度成为了李宗仁特型演员,但除了李宗仁这个角色以外,他还塑造了不少其他角色,其中最多的便是陈独秀一角。
把陈独秀一角也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他,在《周恩来在上海》、《开天辟地》等作品中,都塑造了陈独秀一角,也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直活跃在演艺圈的邵宏来,直到进入新世纪后,他才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不过,他后来虽然放缓了事业的脚步,但也并没有完全隐退,新世纪后,他还陆续参演了《黑洞》、《海上传奇》、《寻找微尘》等作品。
只不过,由于他后期参演的几乎都是配角,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2009年,在拍完《寻找微尘》这部影片后,邵宏来彻底从演艺圈隐退,不再参演影视作品。
隐退后,他把心思都放到了生活上,和家人相伴,安心享受他的晚年生活,把生活过得非常好。
2017年7月19日,淡出大众视野多年的邵宏来,因病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84岁。
正如他一生的为人准则一样,生前低调无比的他,离世时同样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以至于直到今天,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已经离世。
2025年,距离邵宏来离世过去了8年,他当年在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那些角色,依旧令人难忘。
尤其是他在《血战台儿庄》中塑造的李宗仁一角,哪怕是现在看来,依旧是经典中的经典,难以超越。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演员,邵宏来能够在银幕上留下如此经典的角色,足以被人铭记!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虞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