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华盛顿色彩画派代表人物,生于巴尔的摩,卒于华盛顿。其艺术实践以探索色彩与光的融合为核心,被视为杰克逊·波洛克绘画革命的继承者。
莫里斯·路易斯
Morris Louis
1912.11.28-1962.9.7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华盛顿色彩画派代表人物,生于巴尔的摩,卒于华盛顿。其艺术实践以探索色彩与光的融合为核心,被视为杰克逊·波洛克绘画革命的继承者。
1950年代起,他在未处理的棉质画布上倾倒稀薄丙烯颜料,通过控制液体流动形成染色效果,消除笔触痕迹。1959年创作《Faces》时采用浸泡切割法,使颜料自然流淌。1961年作品《Alpha Phi》以异国植物与人体曲线为灵感,色带平行延伸营造流动感。他与肯尼斯·诺兰等人被视为色域绘画先锋,该流派受到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支持。其作品被史密森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陈列馆等机构收藏。艺术史家迈克尔·弗雷德在学术研究中将其置于非具象绘画发展的关键位置。
第9号
221 x 182.9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1
“我画得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方法与他人的不同。我反对过度简化,但我仍然认为任何艺术时期都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真正的新鲜事物只是画家自己创造的,而这种微妙的边界才是关键。”
——莫里斯·路易斯
莫里斯·路易斯:光谱 个展 YARES ART 2018
莫里斯·路易斯·伯恩斯坦于1912年出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家中有四个儿子。他的父母,路易斯和塞西莉亚(卢克曼)·伯恩斯坦,是俄罗斯移民。路易斯就读于巴尔的摩的公立学校,并从小就对艺术产生了兴趣。15岁时,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决定放弃医学研究,而是于1927年接受了马里兰美术与应用艺术学院的奖学金。在早期的艺术生涯中,他受到了保罗·塞尚画作的影响,并参观了巴尔的摩的科恩现代欧洲艺术收藏馆。
炭烧日记:火书 IV
89.5 x 76.2 厘米
Magna丙烯、画布
2951
炭烧日记:火书无题 A
91.8 x 76.2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1
1932年毕业后,路易斯在巴尔的摩工作了数年,并成为巴尔的摩艺术家协会主席。1936年,他移居纽约。1936年至1937年,他师从墨西哥壁画家大卫·阿尔法罗·西凯罗斯,并以窗饰为生。 1938年,他开始为公共事业振兴署(WPA)的联邦艺术项目工作。他受雇于联邦艺术项目的“架上绘画部”,在那里他以受马克斯·贝克曼和其他表现主义艺术家影响的风格创作工人形象和其他日常生活场景。
莫里斯使用的Magna牌丙烯颜料
莫里斯和妻子玛塞拉·路易斯,巴尔的摩,1947
1943年,路易斯回到巴尔的摩,继续以具象、有时带有讽刺意味的风格进行绘画。1947年,他与马塞拉·西格尔结婚,并搬到巴尔的摩郊区,在那里教授艺术课程,并创作了受胡安·米罗启发的越来越多的抽象作品。20世纪40年代末,他开始使用,并成为他职业生涯末期的首选媒介。到1950年,路易斯的绘画风格开始转向抽象表现主义,深受杰克逊·波洛克的影响;他的作品开始在同行中获得认可,并在多家画廊展出。
无题
184.2 x 245.1 厘米
Magna丙烯、画布
1954
显著
189.2 x 252.1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4
摆锤
200.7 x 266.7 厘米
Magna丙烯、画布
1954
1952年,路易斯移居华盛顿特区,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和职业生涯。不久,他结识了画家,后者成为路易斯的挚友,并在色域绘画的发展中与他合作。此外,他还结识了艺术家和大卫·史密斯。通过诺兰,路易斯结识了颇具影响力的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后者成为了路易斯最忠实的支持者。格林伯格在路易斯的绘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他带路易斯前往位于曼哈顿的工作室,欣赏她不朽的巨作《山与海》(1952年)。弗兰肯瑟勒用丙烯颜料在画布上着色的技法深深地影响了路易斯和诺兰,他们回到华盛顿特区后决心将这些理念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莫里斯·路易斯(左)在华盛顿艺术工作坊中心授课
这张照片首次出现在 1953 年 3 月 13 日的《华盛顿邮报》上
路易斯直到大约两年后才完全领悟弗兰肯瑟勒的概念,当时他开始创作他的第一个成熟系列作品,名为《面纱》(1957-60),因其色彩的层层叠加而闻名。 (值得注意的是,路易斯本人很少为他的系列作品或单幅画作命名,除少数例外,其作品所用的希腊字母或希伯来字母和数字均由其遗产在身后赠予。)路易斯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将稀释的麦格纳品牌颜料倾倒在未拉伸、未涂底料的大块画布上,让颜料自然流动,直接渗入画布。
无题
194.3 x 269.6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6
无题
270 x 244.1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7
第 IV 号
194.3 x 238.4 cm
油画和纺织颜料、画布
1957
这种技法与定义抽象表现主义的“姿态”截然不同;路易斯的颜料自由流动,不受画笔或艺术家手的干扰。三维深度的错觉被消除;他的色彩并非在表面上留下痕迹,而是成为表面本身的一部分。然而,路易斯很快又回归了更为传统的风格。1957年,当他再次开始创作《面纱》时,他将之前三年创作的数百幅作品中,仅剩十幅被烧毁。这种修改和破坏是他不懈实验和追求完美的典型体现。
Tet
241.3 x 388.6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8
Beth Sin
233.4 x 287.7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8
褐红色
235.6 x 441.1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8
Dalet Kaf
254.6 x 362.0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9
路易斯持续探索“面纱”的概念直至1960年,并创作出几种截然不同的作品类型。其中包括“花卉”面纱,因其形似花朵的簇状图案而得名(例如《宁静点》(Point of Tranquility),1959-60年)。路易斯通过操控画布创作了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尽管他从未记录下自己的创作方法,并严禁任何人在他改建的餐厅工作室里观看他的创作,但仔细观察这些画作,我们仍然可以得出一些推测。他的创作过程涉及自制的木制画框,可以调节画布的松紧,使倾倒的颜料沿着画布表面的平坦区域、宽阔的凹陷或狭窄的通道流动。
阿列夫系列 II
198.1 x 269.2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0
阿列夫系列 VI
198.1 x 269.2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0
宁静之点
258.2 x 344.9 cm
Magna丙烯、画布
1959-1960
While
245.1 x 346.7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0
到20世纪50年代末,路易斯已声名鹊起。 1953年,他在华盛顿特区举办了首次个展,1954年,他在纽约的首次个展——在塞缪尔·M·库茨画廊举办的名为“新兴人才”的群展——也首次亮相。之后,他的作品在纽约的知名艺术经销商处展出,其中包括安德烈·埃默里奇和利奥·卡斯特利,以及伦敦和巴黎的画廊。格林伯格1960年的文章《路易斯与诺兰》在国际艺术学院的学习经历,帮助他确立了作为色域绘画创始人的声誉。
1954 年纽约库茨画廊“新兴人才”展览公告
1960年夏天,路易斯开始了名为《展开》的新系列创作。这些作品至今仍是他最容易辨认,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作品。它们以路易斯的绘画技巧命名,即先折叠画布,再倒入颜料,等颜料浸透画布后再展开。这些作品幅宽达20英尺,是他最具纪念意义的画作。最著名的《展开》系列作品以两条彩虹图案为特色,从巨幅画布的边缘延伸至完全空白的中心(例如1960年的《Delta Theta》)。尽管这些作品看起来像是即兴创作,但路易斯始终精心策划和执行,销毁任何不符合他标准的画作。
Delta Omicron
261.6 x 365.8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0
伽玛 Iota
259.1 x 397.5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0
Delta Ro
274.3 x 426.7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0
Beta Lambda
262.6 × 407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1
路易斯的最后系列画作,后来被称为《条纹》(1961年),以水平或垂直的细线条纹为特色,沿着狭长的画布延伸。与之前系列中自由流动的颜料不同,《条纹》的线条有条不紊地绘制,彼此不相交。所有姿态都被摒弃,这些作品与路易斯同时代的的硬边绘画风格更为接近,而非波洛克的作品。这些作品高度简化的色彩组合和严谨的形式预示着和等年轻艺术家的后绘画性抽象主义。
第38号
220.7 x 115.6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2
第 4-31 号
210.2 × 147.6cm
Magna丙烯、画布
1962
紫色填充
221 × 69.9 cm
Magna丙烯、画布
1962
1962年,路易斯因大量吸入颜料所蒸发的气体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几个月后,他在华盛顿特区的家中去世,享年49岁。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于1963年举办了一场纪念他的艺术展。
选择莫里斯在波士顿美术馆举办展览的作品,从左至右:玛塞拉·路易斯·布伦纳、阿布纳·布伦纳、肯沃斯·莫菲特、刘易斯·卡伯特、雷诺·莫利格尼和詹姆斯·勒布朗
素描作品无题 D69
40 . 4 x 30 . 6 cm
纸张钢笔和墨水
素描作品
无题 D233b
47.2 x 60 cm
纸张钢笔和墨水
路易斯作品极其丰富,但他的成熟职业生涯相对较短:从他的第一个“面纱”系列开始到他英年早逝,仅仅持续了八年。在他去世时,现存的600件作品中只有约100件公开展示过,因此他在艺术圈之外的影响力仍然有限。1965年,他的作品被列入华盛顿色彩画派的展览,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艺术界的地位,格林伯格继续称赞他是色域绘画的先驱。20世纪70年代,当他的拥护者格林伯格失去评论家影响力并且色域画派不再流行时,路易斯的重要性开始减弱。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几次大型博物馆展览的举办,包括1986年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的大型巡回回顾展,他的声誉得以恢复。今天,他的作品被视为抽象表现主义和色域绘画之间的重要桥梁,也对极简主义等后期运动产生了影响。
专家对莫里斯·路易斯的丙烯绘画作品进行修复
库艺术 × 策展人徐薇
来源:库艺术